中醫認為,陽虛、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針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艾灸只適合陽虛、氣虛人群
和其他中醫療法一樣,艾灸也有其適應症,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便施灸。中醫認為,艾灸本身就是補益陽氣的,適合體質陽虛、氣虛的人做。如果體質不對,亂灸很容易出問題。不適合艾灸人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會出現渾身燥熱,滿面潮紅等症狀。因此在家做艾灸時,,最好先請中醫辨證一下自己的體質,在中醫的指導下施灸。
施灸距離以皮膚感覺為準,最佳時間無定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時艾條要和穴位或皮膚保持多遠的距離。距離太遠了力道不足,不能發揮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傷皮膚。艾灸時最佳距離為以人的皮膚感覺為準。
艾條在剛點著的時候溫度不高,這時可以稍微近一些,讓艾條和皮膚保持1到2厘米的距離。隨著艾條燃燒的逐漸充分和溫度的升高,距離就要稍微遠一點,保持2到3厘米的距離。這樣才能使效果達到最佳。
在日常保健時施灸的時間沒有定式。有的人經絡敏感,稍微灸一會就全身都熱起來,有的經絡不敏感時間就要稍稍延長一些。灸多少時間要以局部皮膚的變化為準。如果發現皮膚慢慢變紅,出現紅暈了,那就可以停止了。
關元、氣海艾灸最補陽
艾灸是針灸的一部份,針灸都是以中醫的穴位經絡學說為基礎,艾灸也不例外。有些人在施灸時完全不懂經絡穴位,純粹是哪裡不舒服灸哪裡。其實,中醫專家指出,這樣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對於某些急性的或病程短、應急等疾病療效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對於大多數慢性病、久病,只懂得哪裡疼痛就灸哪裡是遠遠不夠的。
中醫用艾灸來補陽氣,最常用的兩個穴位是關元穴和氣海穴。這兩個穴位都位於腹部,肚臍往下四個手指併攏的距離,就是關元穴。關元和肚臍之間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氣海穴。這兩個穴位如果溫灸,溫陽的作用非常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夏季體質虛寒可試試穴位艾灸
你是否經常手腳冰涼,畏寒怕冷’那麼你可能是虛寒體質哦。中醫認為,春夏養陽,陽氣不足,可試試穴位艾灸。
有句話叫做冬病夏治,就是說一些冬春無法治癒的疾病可通過夏天恰當的艾灸,益氣補陽,治養結合,從而達到顯著地治療效果。
中醫主張「春夏養陰」,「冬病夏治」便是這種理論的具體體現。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皮膚毛孔是開合的,艾灸會很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因而通過艾灸治療,可使一些過敏疾病、慢性疾病、風濕病等進行有效治療。
但是艾灸並非所有人都是適用,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能通經絡,祛除寒濕,補陽益氣,因而更適合陽虛、氣虛人群。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陽氣不足、怕冷、手腳冰涼的虛寒體質者,在夏季最好進行「溫陽」療法,從而達到保護陽氣、補中益氣、改善臟腑陽氣不足的療效。
足三里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需注意,艾灸足三里儘量不要發生灸瘡,即艾灸條熏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疱。
若要養腎,也可艾灸湧泉穴。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是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
《黃帝內經》有云:「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說:腎經之氣來源於足下,並涌灌向全身各處。堅持艾灸湧泉穴,可益氣補腎,改善身體陽氣不足的現狀。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加強運動,不吃寒涼,多吃促進血液循環,含鐵的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加以堅持便可取得一定療效。
艾灸治療關節疼痛
選擇一:艾條治療
1、點燃艾條,令其緩慢燃燒;
2、一手拇、食、中三指拿著艾條,同時小指放在皮膚上作為支撐;
3、將艾條懸於穴位之上,艾火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燻烤,以使穴位局部溫熱紅暈,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
4、還可以在穴位周圍移動艾條,擴大施灸面積。每穴應保證施灸20分鐘以上,依次施灸,每天1—2次。
5、艾灸後最好按摩患處或順著經絡按摩,每個人的不適感都不同,這些要根據自己的不適,按摩腿部的足三陽或足三陰的經絡。
選擇二:艾灸盒治療
用單眼艾灸盒或雙眼艾灸盒在疼痛或腫脹的部位開始艾灸,在膝關節周圍和局部壓痛點和腎俞穴等部位。如果有熱感或微熱感並能順著經絡感傳,並向四周擴散,這是氣至而有效。並觀察氣至點是否有感傳、是否有接續的感傳。用兩根艾條分別在雙腎俞穴施灸,患者可感覺熱感向四周擴散並傳至下肢,部分患者可感覺傳至膝關節。若感傳不能達到膝關節,可以再點燃一根艾條放在所感傳到的遠端接續感傳。以膝關節,腎俞為主要艾灸穴位,並觀察感傳路線,做好接續感傳。
選擇三:自貼式灸粒
把兩個或三個自貼式灸粒直接貼在疼痛點或腫脹部位,一次性點燃,每個穴位艾灸2--3次。在腎俞穴也是這樣的感傳的性質。對於艾灸的施灸部位,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疼痛部位為腧穴,這就是以痛為輸或以感傳為腧、或以溫熱,酸、麻、脹、涼等為腧,為艾灸點。艾灸不一定要求穴位準確,主要是有感傳,就是我們針灸所說的氣至而有效,艾灸也是,有這些感覺也是氣至而有效。
陰虛濕熱人群不宜艾灸
陰虛火旺者艾灸等於火上加火。如今氣溫越來越高,陽氣升發,陽氣浮在人體表面,艾灸養生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護陽,然而專家提醒,艾灸並非人人適宜,陰虛火旺者不宜艾灸。如果艾灸,等於「火上加火」。
艾灸治療多餘乳房(副乳)
艾灸是可以對多餘乳房(副乳)的形成情況進行有效的治療,當然這樣的治療性效果是看艾灸的治療方式是否妥當,加上自身方面所存在的各種問題情況而出現效果性的不同,利用艾灸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從中醫的角度而選擇的治療方式,因為在形成了艾灸治療這個過程中,是可以一步步慢慢讓乳房方面的情況達到一定的恢復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