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乾燥上火怎麼辦?按摩3穴位輕鬆降火

進入冬季,氣候乾燥,不少人都出現了上火流鼻血的症狀,特別是開暖氣的地區。在室內打開空調後,空氣變得乾燥,鼻腔黏膜也隨之變得乾燥脆弱,很容易受傷而導致小血管破裂,人就會流鼻血。如果輕微的出血可採取半坐臥或側臥位,頭部稍向前低的姿勢,改用嘴巴呼吸來保持氣道通暢,並以手指壓迫鼻翼止血,約10分鐘左右流血量多自然減少或停止。如果多量或快速的出血,尤其是合併高血壓或其他病症。

其實,不單單是鼻出血,如今,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空氣也越發乾燥起來。乾燥的天氣極易耗傷人體陰津,使人體出現一派「燥」象,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病症,如皮膚過敏、咽喉腫痛、乾咳少痰、大便秘結、胃腸道不適、上火流鼻血等。

「外火」 「內火」有何不同?

當外界環境高溫炎熱時,這種「外火」會首先侵犯人的皮膚,人體常常有感冒的表現。「內火」則不同,它是從體內表現出來,例如口渴口苦、眼乾耳鳴、心煩急躁、小便發黃、大便秘結等症狀。內火是怎麼產生的呢?概括來說,都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郁滯化火而成。就好比一個有限的空間裡擠了很多人,大家都想通過卻誰也動不了,全堵在原地干著急,這個環境就會很燥熱。所以說,氣血不通就容易上火。加之冬天有寒氣在外面束縛著人體,人的氣機更密閉,體內的熱不容易散出去,因此是內生之火多見的季節。氣血郁滯在不同臟器,火就出現在不同的臟器,從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最為常見的有胃火、肝火和心火。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辦法對付這些「火」。

常按摩三大穴位 輕鬆降火

第一個是照海穴。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徵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第二個是湧泉穴。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此外,合谷穴(位於「虎口」處)有清熱解表的作用,空閒時按摩可緩解牙齦腫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症狀。

因此,在寒冷季節,養生也不是一味保暖和補充熱量,還要適當「滅火」,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要保證室內濕度在50%左右,可放置一盆清水或配備加濕器。

其次要多喝水,冷卻體內燥熱,愛上火的人可以加點薄荷、菊花等。

再次要根據體質適當吃點冷食作為調節,腸胃健康者可以吃點涼菜,腸胃不太好的人可以吃點大白菜、芹菜等涼性食物,少吃菠蘿、橘子等熱性水果。

最後,要規律生活,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過度疲勞。最後,別拒冷空氣。可在天氣好時,選擇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極拳等戶外運動,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常見的「上火」類型 飲食調理給你降降火

上火,不管在哪個季節,上火都是一個常見的病症。那麼上火怎麼辦呢?上火後飲食要注意哪些呢?如何調理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上火的飲食調理方法。

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

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

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黃膩。

肝火

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上火的飲食調理方法

1、多吃一些降火食物

人體上火的時候,我們飲食中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比如新鮮的蔬菜、橙子、綠茶等;還可以吃一些含礦物質比較高的食物,比如芥藍、檸檬、薄荷、菊花等,這些食物鈣和鎂的含量高,除了能降火還具有寧神、降血壓的功效。

2、少吃一些高熱量食物

高熱量的食物會增加人體的膽固醇,會不利心臟呼吸到充足的氧氣,所以,上火的時候還是要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比如有:雞蛋、乳製品、紅肉等食物。

3、儘量少吃茄屬食物

茄屬的食物吃多了,也是和高熱量食物一樣,會不利心臟呼吸到充足的氧氣,所以,上火的食物還是要少吃這類食物。比如:茄子、辣椒、土豆等食物。

冬天還上火?多是因為「燥

冬天寒冷乾燥,因為「上火」症狀去醫院看病的人明顯增多。針對不同的上火症狀,大家應該學會區別對待。

冬季上火多因為「燥」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冬季上火多是由「燥」所引發。

一、在北方地區,本身氣候就非常乾燥,再加上室內普遍使用暖氣,燥熱的室內環境,都會讓人的氣管黏膜淨化作用變差,直接導致鼻腔、咽喉等發乾,並影響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如果不注意飲食調節和補充水分,就很容易陰陽失衡,導致上火。

二、在飲食方面,冬天人們喜歡進食牛羊肉來禦寒,比如火鍋、燒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冬季美食。但牛羊肉本身偏溫,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薑、枸杞、當歸等滋補品,可謂「燥上加燥」,人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不容易散發,容易導致上火。

三、作息時間不規律,夜晚休息不夠、過度勞累等也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千萬不要小看上火症狀。它不但能引發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爛嘴角、流鼻血、牙痛、食欲不振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導致口瘡、便秘、痔瘡等疾病,同時更嚴重是破壞人體免疫力,給各種疾病的入侵、復發提供可乘之機。

降火也要分部位

這裡特別提醒大家「降火」要分清部位,一般來說中醫按人體的三焦把「火」分為三類,即把頭暈、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

但三焦火一般患者不好自己分辨,那麼可以更簡單地把我們體內的「火」分為兩類:實火和虛火。實火患者表現為面紅目赤、口唇乾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耳鳴耳聾、癤瘡乍起,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虛火以陰虛火旺者居多,多表現為全身潮熱、夜晚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等症狀。

由於冬季吃火鍋的人很多,涼茶類飲料就成了很多食客的首選。但要注意,涼茶的本質是藥茶,對有實火症狀的患者比較適宜,但對於出現虛火症狀的患者,喝涼茶會導致涼上加涼,身體反而更虛。

那麼,虛火的人怎麼食療?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喝鴨肉粥。鴨肉粥是我國古代醫書《肘後備急方》中的一道古方,除了陰虛體質的人外,平時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或者經常感覺勞累的上班族和皮膚乾燥的人,不妨常喝鴨肉粥。

按穴位能降火

經常按摩某些穴位也能幫助降火。

第一個是照海穴。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徵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乾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第二個是湧泉穴。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上火引發口臭的患者要注意哪些問題

有的人平時有挑食的習慣,所以在口臭的問題出現後,不知道可以用哪些飲食方法去解決,其實,與其使用一些自己喜歡的食物來治療口臭,倒不如改掉自己挑食的毛病,這樣效果會更好,特別是對於上火引發口臭的患者而言,更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上火口臭就按這個穴位

後溪穴。 後溪穴很好找,位於小拇指的根部外側,手掌橫紋向外的盡頭交際處。按摩時可微握拳,以另一隻手拇指掐揉5分鐘,以感到輕微酸痛為佳,之後再按摩另一側。還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除了消除口臭,按摩此穴還能預防頸腰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