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身體器官,心臟不好容易導致出現心臟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出現胸悶心慌,心臟不適,同時也可能會出現心臟病、冠心病,嚴重的會出現有猝死的現象。那麼,出現心臟不好的現象,通過看哪裡可以判斷心臟不好?
1、看舌苔。健康的舌頭應該呈現出淡粉色。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舌頭呈現暗紫色或有淤斑,在中醫屬於血脈淤阻。如果舌頭上有淤斑,並且伴有心慌、氣短,甚至失眠多夢、心前區刺痛等症狀,提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
2、看臉色。臉色常常像嬰兒一樣紅撲撲的人,需要注意心臟方面的健康狀況。比如,臉色呈暗紅色,往往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如果呈蒼白色,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
3、看耳朵。當耳垂上出現褶溝或一條斜線時,有可能是冠心病的徵兆,是因為耳垂對缺血相當敏感。動脈硬化導致的血流減少會引起耳垂血管斷裂,造成側向的皺紋。如果發現耳垂出現對角型摺痕,建議及時到醫院查一下心臟和血管。
4、看下肢是否有浮腫。下肢如果有浮腫,也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所以才會導致出現下肢有水腫,出現有麻木不適的現象。
5、看大魚際部位。在手掌大魚際處和手心部位出現有紅色的紅血絲團,說明可能是有心肌缺血症狀,這個你需要到醫院做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總的來說,如果出現了心前區疼痛,心悸等現象,並且出現了不適的現象,那這種情況是有可能是心臟方面有問題了,特別是有高血脂、高血壓、吸菸的人,應該儘早到醫院裡檢查,做心電圖心臟彩超或者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確診疾病。用藥針對性調理治療。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這幾種病是「跑」出來的 記牢這些跑步注意項
最常見「跑步傷」是因為跑步過程中重複動作和關節肌肉承受壓力所致。下面綜合多項研究總結出「跑出來的幾種病」,並給出相應的預防指導。
這幾種病是「跑」出來的
1、「跑步膝」。指跑步等運動造成的膝蓋傷。典型症狀是膝蓋附近疼痛,長時間保持膝蓋彎曲坐姿、下樓梯或者走小坡路時,膝蓋疼痛更明顯。但是,跑步到底會不會增加關節炎發病幾率呢?
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一項涉及7.5萬名跑步運動員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只要一開始膝關節很健康,跑步就不會明顯增加關節炎風險,有些人到中老年時仍然可以繼續慢跑。慢跑者罹患關節炎的風險其實比不常活動的人群更小。
2、髂脛束綜合徵。多發生在長跑過程中或者跑步結束後,其主要原因是,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滑囊炎症所致。主要症狀是腫脹和疼痛。
3、脛前疼痛/外脛夾。該病發病位置為脛骨骨幹前方或小腿內側,病因多種,最常見原因是脛骨周圍骨膜慢性炎症。
4、跟腱炎。跟腱炎通常是由於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壓力所致。患者跑步之後,小腿肚子或腳後跟以上開始出現輕微疼痛。
5、足底筋膜炎。該病疼痛症狀最明顯,病因是在負重過大、行走或跑步過程中,足底肌肉受到巨大衝擊,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足底筋膜發炎。走路時,疼痛症狀會加重,疼痛點常靠近腳後跟。
如何「奔跑」才最健康
平時鍛煉提倡慢跑,以每次30至40分鐘為宜。如果是以強身健體為目的,就必須配合休息,否則疲勞過度,身體反而會出現毛病。一般來說,可以跑兩天休息一天,或跑三天休息一天,一周不超過3次。如果是為了減肥,那麼必須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方能達到效果,只有每天運動時間超過半小時,身體才開始動用脂肪酸,也就是開始消耗脂肪,這時候可以多跑一會兒,但也不建議超負荷運動。新手可以將運動時間從最初的20分鐘,逐漸往上增加,以便讓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適應後也不要超量。
有些人希望每天都能「破紀錄」,用手機應用軟體記錄每天跑出的距離,希望比前一天多跑一段距離。最好的方法是每兩三天提高一次目標數值,不要天天加量。年輕人進行運動也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切勿突然加大訓練量。在長時間奔跑、做下蹲、引體向上等動作時,一旦出現肌肉酸痛、小便變少、顏色變深成濃茶樣等橫紋肌溶解症疑似症狀,要立即去醫院。
至於跑速多少,最大心率的60%-90%這個範圍都可以,而最大心率的簡單算法就是:220-年齡。
跑步時的注意事項
1、小步跑: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的用力強度,減少消耗。
2、不要低頭,要抬頭,雙眼注視前方,這樣不會對頸椎造成傷害。
3、跑步時,雙手自然放鬆,拳頭不要握得太緊,也可以伸開雙手,掌心向內。
4、雙腳落地要輕快,「下腳」過重會增加骨骼負擔;腳落地的時候,膝關節應該略微彎曲。
5、集中精力,也說是說不要一邊運動一邊看電視
6、一般情況下,以四步一呼吸為宜,並儘量始終保持這一節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較好。
7、長跑剛開始時,由於氧氣供應落後於肌肉的活動需要,因此會出現腿沉、胸悶、氣喘等現象,特別是經常不鍛煉的人感覺會更強,但這是正常的。如果感覺比較難受,應停下來,步行幾百米,採取跑走結合的方式。
立冬養生宜早睡晚起 10個點需注意
立冬表示冬天已經到來,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
立冬養生宜早睡晚起飲食偏溫
立冬後太陽升起較晚,落下偏早,因此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睡眠。立冬後是感冒高發季節,老年人常因此引發老慢支、肺心病、心衰等疾病,尤其是對於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而早睡晚起可避免寒氣侵襲,預防感冒。
飲食方面要以溫補養陰為主,多食黑色食物,不宜吃生冷食物,以免陽氣受損。另外,要多喝熱水,如生薑紅糖水。特別是脾胃不好,容易胃著涼、大便稀、肚子痛的人,喝點薑湯是不錯的選擇。飲食養生還需根據不同的體質而有所區別,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吃些溫性的食物,如牛羊肉、狗肉、桂圓等;陰虛體質的人,中醫認為酸甘化陰,苦能清熱,可以吃些酸苦食物,如山楂、酸梨和飲用苦丁茶、菊花茶等,同時,還可以進補性味咸寒的動物性食品,如甲魚、海參、烤鴨、烏雞等。對於所有人,冬天可以吃蘿蔔,老話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之說,因為蘿蔔是辣味涼性食物,既通氣又能排便順暢,對身體有益。
立冬後要注意十點
1、多「點」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3、防「點」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4、調「點」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5、早「點」睡
「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6、進「點」補
冬季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7、護「點」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8、早「點」睡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9、進「點」補
冬季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10、護「點」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換季小心四種假感冒 換季感冒怎麼辦
氣候有所回暖,時升時落的溫度讓人措手不及,感冒的人變得越來越多。季節交替時醫院感冒患者明顯增多是年年都有的現象。
眼睛變黃面色發黑 可能是肝臟受損
肝,是人體最大的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代謝器官和防禦器官,也是胎兒的主要造血器官,人體新陳代謝的樞紐。養肝就是養命,肝臟,是身體內的重要器官,也是較為脆弱容易患病的一個器官,現在生活中,人們抽菸、喝酒、熬夜、大吃大喝等等,都會導致肝臟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