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計好食量
一兩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個或1個半雞蛋就足夠了。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開始時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食
用,以後逐漸加至1/2—1個。如果吃得太多超過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胃腸就負擔不了,就會導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2、算計好煮雞蛋的時間
煮雞蛋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一般8—10分鐘,煮得太生,蛋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不能被破壞,使生物素失去活性,影響機體對生物素的吸收,易引起生物素缺乏症,發生疲倦、食慾下降,肌肉疼痛,甚至發生毛髮脫落、皮炎等,也不利於消滅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煮得太老也不好,由於煮沸時間長,蛋白質的結構變得緊密,不易和胃液接觸,因此難消化。
3、半歲前的嬰幼兒不宜食用雞蛋清
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腸壁的通透性較高,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使嬰兒機體對導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現象,發生濕疹、蕁麻疹等病。
4、不宜吃煎炸雞蛋
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蛋被油包住,高溫的油還可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它胺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食用後還會在口腔和胃內不易和消化液接觸,使消化受到影響。
5、發熱病兒不宜吃雞蛋
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於病兒康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老人常踢毽子可防糖尿和痴呆
踢毽子是集休閒、娛樂、觀賞、競爭為一體的簡便宜行的健身運動項目,是中國民間傳統運動項目之一,隨著奧運會在北京的成功舉辦,全民健身活動的熱情倍增,只要稍加留意,便可隨處看到踢毽子的群體。
踢毽子是一年四季、老少皆宜開展的一項體育運動,它是一項具有較強健身功能和娛樂性、藝術性的運動。這項運動不受年齡限制,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隨時隨地都可開展,運動量也可根據愛好者的實際情況隨意掌握。
對慢性骨關節疾患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是一項比速度、比耐力、比技術的運動,經常踢毽子可以調節人的眼、腦、神經、四肢,通過下肢踢、落、跳、挪、轉、磕、盤、拐等動作,使腳、腿、腰、頸、眼各部得到鍛煉,發展速度、耐力、靈敏、反應、柔韌、彈跳、協調等素質。通過鍛煉對機體相關部位或疾病相關症狀的作用帶來的積極結果。直接的結果譬如對頸椎病、肩頸部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等慢性骨關節疾患的緩解作用。
有專家還專門以踢毽子為手段,制定出用以治療腳部畸形的方案,據說對「八字腳」的矯正能收到明顯效果。其方法是:如意欲矯正「外八字腳」,踢毽子時可用內拐踢法,即屈膝用腳內側踢的方法;矯正「內八字腳」,可採用外拐踢法,即屈膝用腳外側踢的方法。長期堅持,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可延緩衰老提高抗病力
踢毽子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踢毽子還可以促進腿部肌肉的增強和青少年骨骼的健康成長,達到提高肌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可防糖尿和痴呆
踢毽子對糖尿病患者有特殊的作用。糖尿病人由於營養過剩、體育鍛煉缺乏,致使下肢萎縮,而踢毽子以人的腿部、腳部活動為主,帶動全身血液循環,對調節人體血糖起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對頸椎、腰椎間盤突出、肩頸部疾病、坐骨神經、近視、老年痴呆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幾點注意
踢毽子屬於運動比較激烈的項目,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病等嚴重疾患的人,要慎重參與,妥善掌握好尺度。就是身體健康者,也要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活動時間、方式上合理安排,運動量要從小到大逐漸堅加,運動方式宜從簡單到複雜慢慢升級。同時,最好能了解一定的人體生理和骨關節方面的知識,掌握好踢毽子的基本技巧,不能盲目蠻踢,以免造成崴腳、傷筋、摔傷、骨折或其他更嚴重的傷害來。
冬季抗脂技巧:大碗吃飯有助控制食慾
一到冬季,不少人有這種經驗,總是抗拒不了香噴噴的麵包;對於甜點,總是找得出「另一個胃」。很清楚自己身材已經日漸走樣、血脂肪也不理想,卻控制不了食慾。甚至不得不懷疑,自己是不是對甜食或是垃圾食物成癮了?
上癮食物 專家點名垃圾食物
這些年來,確實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某些食物在大腦中確實會激發類似上癮的反應。美國佛羅里達州一群神經生物學家就發現,垃圾食物可能就是潛在的上癮食物之一。
按部就班 擺脫垃圾食物奴役
面對情緒,而不只是限制食慾。不管是出門走走、跟寵物玩、運動,任何可以讓你遠離冰箱、提升情緒的方法,都可以試試。
試著減輕傷害。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弱點是巧克力,卻又「不小心」買了兩大包回家。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冰到冷凍庫,畢竟堅硬如石的巧克力,要吃比較困難、相對不容易過量。
單靠意志力跟食慾作戰不容易,不妨「用食物對抗食物」。當你突然間很想吃一碗鹹鹹熱熱的泡麵,這時候真正的生理原因可能是礦物質攝取不足,不妨喝一杯溫熱的低脂牛奶、一顆奇異果,其富含的鈣、鎂等礦物質,或許可以降低你對鹽的渴望。
給自己設定一個限量
接下來,不妨給自己2周的時間,完全不接觸巧克力、餅乾等零食或垃圾食物,或許可因此擺脫原本無所不在的食慾。
突然間很想吃某種東西的時候,不妨先喝杯水,過10分鐘後,有時候你會發現食慾變得沒有原來那麼強烈。
大碗吃飯有助控制食慾
飢餓感會受到注意力等因素的影響,如看著電視吃東西容易過量進食。據美國《健康》雜誌報道,英國心理學家近日發現,人的短期記憶也會影響食慾。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00名志願者,讓他們分別喝大份(17盎司)和小份(10盎司)的番茄湯。在吃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用一根秘密隱藏的管子從大份湯中抽走一些,或為小份湯加一些,以確保志願者的進食量相差無幾。吃完2―3小時後讓志願者報告飢餓感,結果發現,喝大份湯的志願者,飢餓感普遍低於喝小份湯的志願者。
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傑夫・布拉斯多摩稱,相比於食物攝入量等因素,人們對上一頓飯的記憶可能對胃口有更大的影響,所以用大碗吃飯的人才不容易餓。注意力的分散會影響人們對剛吃過的食物分量的正確記憶,因此,進餐時應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儘量不要看電視或做其他事情,這樣能有效控制食慾。
在進餐前花點時間觀察食物的分量,這有助於對食物的分量形成正確的記憶,避免過度進食。
「抗生素雞」損害腎功能 或導致藥物性耳聾
近日有媒體爆料稱,某雞肉大型供應商在飼料中添加藥物餵養肉雞,45天讓肉雞速成供貨。消息一出,眾多消費者紛紛質疑45天速成的肉雞是否是激素催熟的?這樣的速成雞還能食用嗎?專家表示,長期攝入抗生素導致藥物性耳聾和腎功能損害。
孩子患肥胖症?或因兒時缺脂肪
專家稱,事實上,這幾十年肥胖症的流行,與兒時攝取脂肪量過少有關。專家建議,兒童在2歲前可選擇飲用全脂牛奶,或在輔食中添加半勺食用油。2歲後,可逐漸減少脂肪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