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臨近 注意預防春節常見疾病

  春節期間合家團圓、走親訪友、吃喝應酬等都是必須的,還有的人喜歡時尚新鮮,會去找一個自己喜歡而有風景宜人的地方,看不一樣的山水,品不一樣的美食,感受不一樣的年味。無論春節怎麼過大家都希望能夠快樂、開心、健康。所以,專家提示,公眾應注意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是小孩這種特殊人群,更要做好相關疾病的預防。

  專家提醒春節期間防傳染病:

  一、流感

  目前,北半球溫帶地區正值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的高發季節,北美、歐洲和中東地區流感活動呈上升趨勢,一些國家相繼報告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我國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活動近期也呈增強趨勢,並出現個案流感死亡病例。專家提示,公眾春節期間應注意:

  (一)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儘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避免與流感樣症狀(發熱,伴咳嗽或咽痛)人員密切接觸;外出旅行需注意休息,保持良好身體狀況。一年內未接種過流感疫苗者,可到當地接種點接種流感疫苗。

  (二)出現流感樣症狀的患者:建議取消或推遲外出旅行計劃,儘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場所或參加聚會活動,如出現流感樣症狀應及時就醫。

  (三)外出旅行期間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或流感樣症狀者,應第一時間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如需近距離接觸他人時,應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建議有出現流感樣症狀遊客的團體終止旅行自我隔離休息,密切觀察自身健康狀況,症狀較重者要及早就醫。

  二、腸道傳染病

  為防止春節期間腸道傳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發生,專家建議公眾春節期間應注意:

  (一)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準備食物前、進食前及如廁後,要洗手或使用消毒用品擦拭手部。

  (二)不吃不衛生、腐敗變質和不潔食品,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品;不食用生的、半生海產品等,如毛蚶、蝦、蟹等;不到無證攤點購買食品;不去人員密集和環境衛生差的地方就餐。

  (三)飲用開水、衛生合格的瓶裝水或桶裝水,不飲用生水。

  (四)一旦出現發熱、噁心、嘔吐、持續性腹瀉、水樣便等症狀,儘早就診。

  (五)赴國外旅行應關注外交部網站發布的「中國公民出境游注意事項」。目前,海地等國家和地區有霍亂疫情,如赴上述地區,須注意飲食衛生。

  小孩節前注意三大疾病

  1、化道疾病:節日期間,親朋好友聚會,都會準備豐富的食物,多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為主,而高纖維素的食物卻比較少。連續讓孩子進食這些食物,會造成孩子消化不良,嚴重的還會引起急性胃炎、腸炎等,出現發熱、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再加上放寒假期間,孩子們三餐不像往日那樣定時定量,這些都是引起消化系統疾病的誘因。

  另外,節日期間,飯菜準備得較多,容易有剩飯剩菜,如果儲存不當或者時間過長,飯菜容易變質。孩子吃了變質的食物,就會引發胃腸道急性感染。

  2、吸道疾病:放假了,各種遊玩、聚會、聚餐,都會打亂孩子日常的生活規律,使孩子的休息時間減少,或者乾脆就不睡午覺了,晚上也睡的比平時晚。睡眠不夠,不僅會影響食慾,導致心情煩躁,還會使孩子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病毒擊中,患上冬季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疾病。

  3、外傷害:在寒暑假期間,兒童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率要占到全年總數的一半。而寒假兒童傷害中,又以燒燙傷、中毒為最多。這是由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最新公布的信息。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季該怎麼進補 冬季進補三步走

  冬季很多人遵照傳統開始進補,但補後經常感覺脾胃不適,有些人便認為自己「虛不受補」,放棄了進補計劃。中醫專家指出,其實問題不在於進補的食物,而是因為進補的方法不對。冬季進補,最好先做「引補」,只有調理好脾胃功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家認為——五類人最宜冬季進補

  冬季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恢復正氣,還有利於祛除病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進入到最佳狀態。生活在都市中的現代人,大多精神壓力較大,工作超負荷,晚上熬夜情況較多,所以經常會因為睡眠不足等出現疲勞乏力、精力下降的現象,因此適當進補有助於消除疲勞、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另外,進補所用的藥物多數是溫性的,冬季吃不但不容易上火,而且補腎的效果比較好。黃啟輝說,中老年人、辦公室一族、腦力勞動者、身體較虛弱者或平時容易感覺疲勞而力不從心者,最宜冬季進補。

  什麼時候開始補?

  絕大部分中醫都會認為,一年一度的進補季節,在冬至前後開始為佳。中國傳統文化里的另一本

  《易經》中就有「冬至陽生」一說,意思就是在冬至這一天,陽氣上升,人們運化食物營養的能力會明顯上升,因此在這一天開始進補,效果會比較好。

  不過這個時間也不是一刀切,對於那些患有慢性疾病長期陽虛的人,完全可以加長進補時間,從立冬就開始進補,一直補到立春結束。非此類體質的人,就可以從冬至開始,一直補完三九嚴寒天。

  冬季進補三步走

  1、胃幫助人體消化,腸幫助吸收,胃腸有問題,進補就是白忙活。所以在進補前,先調理好腸胃,讓腸胃有個好環境,才有利於吸收營養。

  2、藥補不如食補,膏方不是唯一的補,在吃藥進補前,應該先把每天的飲食調理好。煲湯、熬粥,甚至每天攝入適量堅果,都屬於進補的範圍。先花點時間諮詢醫生了解自己的體質,然後在進補季節多吃些與體質相適的食物,就是一種很好的食補。

  3、如果食補還不夠,那就去醫院吧,找有經驗的中醫師開膏方調理,也可以在諮詢醫師的前提下,泡藥酒、吃藥膳來調理。

進補=喝藥?冬季進補謹防4誤區

  寒冷的冬天,正是為身體進補,構築健康防線的好時機,俗話不是說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而且經過秋天的調理,我們的身體也已經準備好接納冬日滋補美味。

  專家提醒,進補要避免4個常見誤區:

  誤區一:不調脾胃就吃大餐

  「虛不受補」是人們放棄進補計劃的最常見原因。其實,這一認識有一定的錯誤。黃啟輝指出,問題出在進補前沒有做好「引補」(先把脾胃功能調好,可吃些具有健脾開胃作用的藥物,如黨參、太子參、炒薏苡仁、山藥、蓮子、砂仁等,然後再吃大餐),導致脾胃無法耐受「大補」。

  誤區二:一家人分享兩片黃芪

  補品雖好,但要細水長流。有些人喜歡一次用較多的藥材,導致出現「上火」,也有些人「惜藥如金」,用一點藥材煲湯給全家人喝。進補的藥材,必須遵循量要少、持續時間長的原則。人參每人每次服用不要超過5克,每周服1~2次;阿膠每人每次服用不要超過10克。劑量大了會出現副作用,而劑量太小則不會奏效,曾有一位老伯,聽說黃芪能補氣,於是每次煲湯,不管用什麼湯料,都要往裡面放兩片黃芪,煮上4000毫升水,讓全家人喝兩天,這樣的用法當然起不了什麼作用。

  誤區三:濃茶送藥 不如不補

  進補要遵循服藥的原則,不能用濃茶送藥,同時也要注意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原則,以免藥物相互作用,給人體帶來傷害,這些服法禁忌大有講究,詳情可諮詢中醫師。

  誤區四:進補=喝藥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很多人重視進補的方劑,卻忽視了日常飲食里也有很多效果較好的進補原料,如羊肉是治療氣血兩虧的食物,而雪梨則可以滋陰潤燥,是養陰的好幫手等。藥補在於扶正,食補在於養生,兩者不可或缺。

  冬季進補最佳食物:

  芋頭:質地細軟,容易消化,是冬季調養脾胃之佳品。

  紅薯: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的功效。

  蘿蔔:味辛甘、性平,入脾、胃、肺經。民間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說

  山藥:性平,味甘,在中醫里被列為「上品」藥材,除了有補肺、健脾作用之外,還能益腎、壯陽

  大豆:素有「植物肉」的美稱。食用時可以自制「五豆漿」,用大豆、黑豆、青豆、豌豆、花生一起磨漿,每天飲用。

冬季打羽毛球注意事項

打羽毛球一直都是減肥人士的首選,它不但可以有效減脂還有更多健身功效!羽毛球場地不需要太大,在室內體育館同樣可以進行。而且羽毛球簡單易學,那麼,羽毛球如何運動更減肥?

有口臭尷尬多 嚼點什麼防口臭

口臭是令人尷尬的症狀,影響情緒和社交。除了牙周病會引發口臭,近來因口腔乾燥引起的口臭現象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