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搭飛機時都曾有過脹氣或耳鳴等反應,這些症狀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其實它們都與高空中壓力的變化有關。人類開始意識到氣壓變化會帶來許多生理毛病,是19世紀中葉時,發生數起熱氣球飛行員缺氧死亡案例後,科學家才有系統的研究高空生理問題。
目前大型民航機的飛行高度往往超過10000公尺(米),此時外界壓力會降至0.25大氣壓力以下,如果客艙不加壓,人體將會呼吸困難而造成缺氧。大多數的人在海拔3000公尺處會感到呼吸困難,而患有胸腔疾病或是長期大量吸菸者可能在未達此高度就呼吸困難,因此,飛機上的客艙壓力調節裝置會使客艙壓力維持在相當於海拔1500~2400公尺的範圍。
高空氣體膨脹效應
根據波以爾定律(Boyle’s Law),定溫下,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而人體內如消化道等中空的器官內存有氣體,當飛行高度上升時,氣體體積就會增大,使身體感到不適;如果起飛前剛好喝了碳酸飲料,這些飲料中釋出的二氧化碳將會充斥在消化道中,造成脹氣。因此搭飛機前應多留意飲食,不宜喝碳酸飲料,也應避免嚼食口香糖或吃得太快,而吞進較多空氣。
壓力變化也會造成耳朵不舒服,中耳與外耳之間有一耳膜,由於中耳內部壓力不易與大氣壓力迅速平衡,當兩邊壓力不相等時,耳膜會向壓力小的一邊凸出,特別是下降過程比爬升時明顯。飛機爬升時,外界氣壓減小,中耳來不及調整,內部壓力會大於外界的壓力,不過中耳內部氣體可經由鼻腔排出,使耳膜的內外壓力達成平衡,因此不容易造成疼痛;但下降時,特別在4500公尺以下,因壓力變化較大,外耳壓力會很快大於中耳內部壓力,因此耳膜會向內凸出,造成疼痛,感冒的人症狀尤其明顯。
要克服耳膜疼痛的症狀,可以嚼食口香糖,藉由咬合的動作讓頭顱內的腔室間壓力達到平衡,也可以用「閉口、捏鼻、鼓氣」三合一的Valsalva動作減輕疼痛。Valsalva與擤鼻涕動作很像,即嘴巴緊閉,用手將鼻孔捏住,然後用力呼吸,強迫體內氣體從耳咽管進入中耳,即能使中耳、外耳壓力平衡。
高空減壓病
氣壓的變化也會影響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根據亨利定律(Henry’s Law),定溫時,氣體溶於液體中的量與該氣體產生的壓力成正比,也就是當大氣壓力越高時,液體能夠溶解的氣體量就越多。萬一飛機在高空發生急速減壓(如窗戶或機身蒙皮結構破裂、機艙加壓裝置受損),原本已經溶於體液內的空氣(主要是氮氣)會因氣壓降低而變回氣態,如果釋出的氮氣氣泡超過肺臟所能夠排出的量時,氣泡便會隨著血液循環,而滯留於身體各處。隨著氮氣氣泡滯留的位置不同,可能發生各種症狀,造成「高空減壓病」。高空減壓病的臨床症狀很多,例如:四肢關節疼痛、胸口灼熱、乾咳、呼吸困難、視覺障礙,以及皮膚刺痛或發癢等。
有些人出「國」旅遊時會去潛水,由於潛水時人體處於高水壓環境中,大量氮氣會溶解於體液,且潛水越深、越久,氮氣溶解量就會越多,但上岸後,因為壓力降低,原先溶於體液中的氮氣便會在身體組織中形成細微氣泡,若是潛水後立刻搭飛機,這些氮氣氣泡便會膨脹而阻塞血管、壓迫神經或引發血液病變,發生更嚴重的「高空減壓病」。因此若是出「國」旅遊潛水後,應避免於24小時內飛行,多留一點時間讓體內的氮氣透過肺臟排除。
在高空中,除了胃脹氣、耳鳴,較敏感的人可能會發現鞋子、腰帶都會變緊,這也是氣體膨脹造成腳腫腰粗的生理變化。因此若想舒適的乘坐飛機,搭機前最好注意飲食、避免潛水活動、穿寬鬆衣服,就能減少不必要的困擾了。
客艙失壓怎麼辦?
飛機的客艙加壓裝置有時候會故障,導致「客艙失壓」,氣壓遽降,此時飛機必須馬上降低到約3000公尺或更低的高度,因為氣壓遽降除了造成空氣稀薄,更會影響人體內的「血氧飽和濃度」,導致缺氧。血氧濃度是指血液中血紅素攜帶氧氣的比例,血氧飽和濃度則是血液中含氧量達到最大的比例,一般人在平地時,血氧飽和濃度約為97%,在海拔3000公尺時會降到約92%,再低就會影響生理機能。
每個人缺氧的症狀都不太一樣,通常包括頭痛、暈眩、疲勞、興奮感、噁心、視力模糊、呼吸不順、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心智行為改變、判斷力變差、意識喪失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任何程度的缺氧都會造成傷害,值得注意的是,缺氧的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但對個體判斷力的損害卻可能已經發生,因此即使像飛行員這樣具有豐富相關知識的人,也可能因未察覺而無法立刻化解缺氧的危機,造成空難。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雨季當防飲用水污染
進入雨季以來,我國各地降雨量逐漸增多。濟南市衛生監督所近日提醒,降雨給飲用水帶來了污染的隱患,應謹防飲用水污染情況的發生。
據介紹,降雨對飲用水污染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一是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攜帶大量污染物進入地表水源,超出水廠的正常處理能力;二是降
雨通過滲漏將污染物帶入地下水中;三是污水倒灌入蓄水池中。
衛生監督人員說,飲水污染可以導致水質渾濁,水中微生物指標、感官指標和其他化學指標增加或發生改變。如果不能及時有效處理,可能導致介水傳染病的暴發或流行。
濟南市衛生局衛生監督部門提醒各供水單位,要做好飲用水源的保護,防止飲用水源污染,及時清除水源防護區的人畜糞便、化學毒物等;加強水質檢測,發現水質變化較大時,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加強飲水消毒,廣大農村地區要更加注意;加強蓄水設施的防護,應當對蓄水設施進行檢修,防止出現裂縫、滲漏;加強宣傳,防止在水源防護區建設可能污染水質的項目,防止使用劇毒農藥。
衛生監督部門同時提醒民眾,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不做污染水質的事情;注意生活飲用水衛生,喝開水和桶裝水,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流里游泳、戲水;不使用污染的水洗水果、刷牙、洗餐具等。一旦因飲水發生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時,要及時就近就醫,並報告當地衛生部門。
家裝時水電改造注意3點
選電線看銅芯
目前,市場上的電線品種多、規格多、價格亂,消費者挑選時難度很大。一般家庭裝修,常用2.5平方毫米和4平方毫米兩種銅芯線,但價格上,同樣規格的一盤線,因為廠家不同,價格可相差20%~30%。至於質量優劣,長度是否達標,消費者更是難以判定。
據業內人士透露,電線之所以價格差異巨大,是由於生產過程中所用原材料不同造成的。生產電線的主要原材料是電解銅、絕緣材料和護套料。目前原材料市場上電解銅每噸在7萬元以上,而回收的雜銅則便宜很多;絕緣材料和護套料的優質產品和殘次品的差價更懸殊。另外,長度不足、絕緣體含膠量不夠,也是造成價格差異的重要原因。每盤線長度,優等品是100米,而次品只有90米左右;絕緣體含膠量優等品占35%~40%,而殘次品只有15%。通過對比,消費者不難看出,成品電線銷售價格存在差異是材質上存在貓膩所致。
那麼,購買電線時怎樣鑑別優劣呢?
一要看。看有無質量體系認證書;看合格證是否規範;看有無廠名、廠址、檢驗章、生產日期;看電線上是否印有商標、規格、電壓等。還要看電線銅芯的橫斷面,優等品紫銅顏色光亮、色澤柔和,否則便是次品。
二要試。可取一根電線頭用手反覆彎曲,凡是手感柔軟、抗疲勞強度好、塑料或橡膠手感彈性大且電線絕緣體上無裂痕的就是優等品。${FDPageBreak}
挑水管看材質
為使居室美觀,人們在裝修時,水管一般都採用埋牆式施工,所以,如果水管質量不好,一旦出現滲漏和爆裂,將帶來難以彌補的後果。
鋁塑複合管是市面上較流行的一種管材,其質輕、耐用而且施工方便,其可彎曲性更適合在家裝中使用。其主要缺點是在用作熱水管使用時,由於長期的熱脹冷縮可能會造成卡套式連接錯位以致造成滲漏。選購鋁塑複合管時,需要注意兩點:①檢查產品外觀,品質優良的鋁塑複合管,一般外壁光滑,管壁上商標、規格、適用溫度、米數等標識清楚,廠家在管壁上還列印了生產編號,而偽劣產品一般外壁粗糙、標識不清或不全、包裝簡單、廠址或電話不明。②細看鋁層,好的鋁塑複合管,在鋁層搭接處有焊接,鋁層和塑料層結合緊密,無分層現象,而偽劣產品則不然。
PP-R管是一種新型的水管材料,無毒、質輕、耐壓、耐腐蝕,採用特殊的熱熔方式連接,不會腐蝕生鏽,不會結垢。挑選時,可注意:①產品名稱:真PP-R的產品名稱應為「冷熱水用聚丙烯管」或「冷熱水用PP-R管」,凡冠以超細粒子改性聚丙烯管(PP-R)或PP-R冷水管、PP-R熱水管,PP-E管等非正規名稱的均為偽PP-R管;②偽PP-R的密度比真PP-R略大;③真PP-R管呈白色亞光或其他色彩的亞光,偽PP-R管光澤明亮或色彩鮮艷;④真PP-R管完全不透光,偽PP-R管輕微透光或半透光;⑤真PP-R管手感柔和,偽PP-R管手感光滑。⑥真PP-R管落地聲較沉悶,偽PP-R管落地聲較清脆。偽PP-R管的使用壽命僅為1—5年,而真正的PP-R管使用壽命均在50年以上。
此外還有銅管、不鏽鋼管。雖然耐腐蝕、消菌,但價格太高了,一般家庭很少有人問津。
布局要科學
現在建材市場材料管理不太規範,在選購電線、開關、燈具、給水管等水電材料時不要圖便宜,要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同時要認真檢查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檢測報告、3C認證等資料是否齊全,並且要開正式發票。在水電施工過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開槽打眼時不要把原電線管路或水暖管路破壞。電氣管路鋪設時要穿線管,不要把電線直接埋到地面或牆裡,這樣不僅不安全,並且一旦損壞就不能維修。水暖管道在鋪好後一定要進行打壓試驗,合格後再做下一道工序,防止管道漏水造成損壞。
2.廚房和衛生間等需要做防水的部位,做完防水後一定要做閉水試驗,合格後再貼磚。
3.電線接頭一定要涮錫,廚房和衛生間的接頭建議做防水處理,接頭可以用高壓自粘帶和黑膠布進行包紮。
4.重量超過3公斤的燈具,一定要固定在螺栓或預埋吊鉤上,禁止使用木楔固定;安裝高度小於2.4米的燈具金屬外殼必須做保護接地,衛生間一定要選用防水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