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讓外出都變成了一種煎熬,很多人恨不得整天待在家裡,不過,大部分人都不得不每天出門,有的還要直面正午的高溫。面對如此的熱浪,如何讓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健康舒適?
渴不渴都要隨時喝水
楊淑霞介紹,通常一天中陽光和紫外線最強烈的時段是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不過現在的北京上午9點左右就能感覺到太陽很「毒」了,所以上班族不妨早上七八點出門,下午五六點後回家,避開最強烈的陽光。中午12點前後最炎熱時儘量不要出門,宜在陰涼處活動。
蔡紀明還提醒,如果長時間接受陽光照射或在戶外工作,一定要降低勞動強度、調整作息時間,並增加午休時間。此外,高溫天氣身體裡水分流失速度高於任何季節,因此外出最好攜帶足夠的飲水,不論是否口渴都應隨時喝水,以溫度略低於體溫的涼白開最好。一定要保證每日飲水4大杯到8大杯。如果經常在室外出汗,還可自制一些淡的糖鹽水。但老人和有代謝疾病的人群喝白開水即可。此外,年輕人喜歡在大汗時暢飲冰凍飲料,這樣可能造成胃部痙攣,引發腸胃疾病。
防曬要看紫外線強度
陽光會使皮膚變黑變粗,但很多男性並不是那麼地「愛面子」,認為自己不需要防曬。專家指出,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蔡紀明介紹,男性也應該有防曬意識,所有人群從小孩到老人都應防曬,要意識到紫外線給我們帶來的傷害,除了讓皮膚變黑、粗糙,還會使皮膚老化,並成為很多疾病的根源。雖然適當地接受陽光照耀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是在紫外線很強的天氣一定要儘量少受陽光直射,尤其是長時間的直射。
張建中教授建議,夏季出行前一定要關注紫外線強度,這一指數與氣溫高低沒有太大關係,陰天也可以有很強的紫外線。如果紫外線很強,要儘量避免出門;如果不得不出門,要在出門前半小時做好準備工作:給臉部和身體暴露在外的部位分別擦上專用的防曬產品,如果覺得防曬霜太油膩,可選擇防曬噴霧或防曬液,最好是防水抗汗配方的,但如果出汗嚴重,建議每隔兩至三小時補擦。北京目前紫外線強的天氣應使用防曬值SPF30及以上的產品,並同時戴上寬檐帽和使用遮陽傘,儘可能地避免陽光的傷害。
${FDPageBreak}
穿著暴露未必涼爽
面對高溫,很多女性愛穿小吊帶和超短的熱褲,但從防暑降溫角度,穿得越暴露未必越涼快,白色衣服也並非最防曬。
楊淑霞介紹,當外界氣溫不是特別高、低於體溫時,黑色和深色衣服會吸收熱量,防止體溫的散失。此時穿白色淺色衣服或露出胳膊和腿會感到更涼快。但當出
現罕見的高溫時,寬鬆的深色而且質地厚密的織物反而會起到隔絕陽光、製造陰涼的作用,例如中東婦女在炎熱季節穿著厚厚的黑色長袍卻不顯悶熱。所以,如果溫度達到了40℃左右且需要在陽光下活動時,不妨選擇深色寬鬆肥大的長裙、闊腿褲,質地要比較密厚,給皮膚隔絕陽光,反而比只穿小吊帶和熱褲要感覺涼快。
張建中建議,如果感覺皮膚有輕微曬傷,如輕微發紅、疼痛,建議回家後及時用毛巾包上冰塊進行冰敷,皮膚被暴曬後不宜使用有特殊功效的護膚品如美白產品,要塗抹一些溫和舒緩的霜劑,如VE霜、矽霜。如果是嚴重曬傷,建議不要自行處理,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及時起效的外用或內服藥物。
墨鏡過深會讓人慢半拍
很多人在太陽下步行時間長了會感到頭暈、胸悶,這很可能是中暑的前兆,此時一定要及時找到陰涼處歇一歇,有條件的馬上飲用些淡鹽水、酸梅湯,避免中暑。
專家強調,夏季的高溫是一年四季中必須經歷的,人不能違背自然的規律,所以夏季順應環境、經常出汗對身體有好處,可以促進人體的代謝。因此,尤其提醒開車一族,夏季開車出行時不要一味地關閉車窗把自己悶在清涼的車內冷氣中,尤其是那些一下車又走進另一個清涼的空調環境的人,如果經常無法接觸到環境的本來溫度,會使人體自然的調節功能減弱,降低免疫力。
出行喜歡戴墨鏡遮擋陽光的司機也要注意,開車時如果佩戴過於深色的墨鏡,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腦的時間將會延遲,會使人反應變慢,所以開車時最好別戴顏色過深的墨鏡。
足療保健的常用手法
單食指扣拳法是指施術者一手扶持受術者的足,另一手半握拳,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1、2指間關節屈曲,以食指中節近第1指間關節(近側指間關節)背側為施力點,作定點頂壓。此法適用於腎上腺、腎、小腦和腦幹、大腦、心、脾、胃、胰、小腸、大腸、生殖腺等足底反射區。
疤痕體質與疤痕疙瘩的鑑別
一般具有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的患者可以判定為疤痕體質;通俗地講,就是疤痕突出皮面並較外傷後的傷口面積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