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寒冷,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到戶外活動,宅族們更是如此。相對來說,宅族們長期宅在家裡,對於抵抗寒冷更顯得無招架之力。因而冬季是宅族們最容易染上流感的季節。
進入冬季流感高發期了,冬季氣溫偏低,很多老人、孩子和一些體質虛弱的人都選擇儘量不出門,認為多待在溫暖的室內,就可以避免接觸到流感病毒等致病因素,從而確保身體健康。冬天「宅」在家中不出門,真能與疾病絕緣,達到安然過冬的目的嗎?
「宅人」抵抗力易下降
天津胸科醫院急症科主任醫師邵寶生提醒,冬季里,若因貪圖家中的溫暖而長時間深居不出,不到戶外進行耐寒鍛煉,容易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反而使自己成為肺炎、流感等疾病襲擊的目標人群。所以,越是天冷越需要進行耐寒鍛煉,以不出門的方式來預防疾病並不可取。
邵寶生介紹,在冬季進行耐寒鍛煉,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患感冒等冬季疾病的幾率,尤其是一些有呼吸道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人群,耐寒鍛煉能使其身體對寒冷產生耐受力,從而提高抗病力。同時,進行耐寒鍛煉時,由於能接觸到陽光紫外線的照射,促進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起到調節體內鈣、磷代謝的作用,增加對鈣、磷的吸收,達到預防骨質疏鬆和增強免疫力的效果。而缺少冬季耐寒鍛煉的人,一旦從溫暖的室內走出戶外,身體經受不住強大的溫差,冷風一吹,就容易感冒;如果身處人群密集的地方,由於抗病力不強,會更容易受到致病菌與病毒的侵襲。
另外,溫暖的室內如果空氣質量不好,也容易為細菌孳生創造條件,長期「宅」在家裡,一樣也會生病。
${FDPageBreak}
耐寒鍛煉貴在堅持
那麼,如何進行冬季耐寒鍛煉呢?邵寶生介紹,冬季一定不要「宅」在家裡,要適當去戶外做些體育活動。不管是健康人還是身體基礎比較差的人,慢跑和快走都是比較好的耐寒鍛煉方式,各個年齡段都比較適合;另外,老年人打太極拳也能起到調節呼吸的作用。
耐寒鍛煉應以自己不感到疲勞、不覺得寒冷難忍為原則;每周堅持鍛煉3-4天,每天保持鍛煉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另外,寒冷天氣里,每次鍛煉的時間也要因人而異,應隨著鍛煉次數的增加而逐步增長,鍛煉時最好選擇陽光相對溫暖的時段,以自己身體出現發熱的感覺並微微出汗為宜。除了循序漸進,還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就起不到增強耐寒能力的效果。
${FDPageBreak}
戶外活動避開人群
做耐寒鍛煉,運動場所也很重要。邵寶生提醒,鍛煉的地點最好選在公園或體育場所等空氣質量良好的地方,儘量避免在汽車尾氣嚴重的馬路邊鍛煉,也應避免在高層建築下進行,因高樓下經常有風向不定的硬風吹過,常被這種空氣流動力強的風吹到,會使人頭痛,甚至著涼引起感冒等症狀。另外,還應避免在人流大的公共場所進行鍛煉,更不要長時間待在商場、車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有人認為,在戶外逛街也能起到耐寒鍛煉的作用,這是十分錯誤的。人多的地方,空氣質量都不好,若自身抵抗力尚未增強,很容易與人群中的患病人員交叉感染。
此外,霧霾等惡劣天氣里不適合在戶外鍛煉,以免激發呼吸道疾病。做耐寒鍛煉時要注意保暖,根據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物。
非「宅」不可注意降溫
對於常年臥病不起的重症患者,很難保證每周走出戶外3-4次,此時,可通過調節室內溫度來起到耐寒鍛煉的作用。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21℃左右,最高也不要超過24℃。同時,最好每天開窗換氣,利用空氣的流通清潔室內空氣,對細菌的繁殖可起到抑制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凍瘡預防應從初冬開始
在冬季生活中,凍瘡雖然算不上什麼大病,發作起來真讓人癢痛難忍。凍瘡雖然常常發生在寒冷的隆冬時節,但是,現代醫學認為,預防應從初冬開始。
臨床研究表明,預防凍瘡首先應從秋末冬初起進行耐寒鍛煉。具體方法是: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凍瘡的部位,如手和腳,開始每天浸泡半小時,以後浸泡一小時。其次是應注意局部保暖,如外出時使用口罩、手套、防風耳套、圍巾等,鞋子也應穿暖的,但不宜過緊。另外,還可適當吃些牛肉、羊肉、狗肉等溫性食品,以增強身體的耐寒能力。
局部按摩是預防凍瘡最好的方法。一是手按摩:兩手合掌,反覆搓摩,使其發熱,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反覆相互共摩擦15~20次;二是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覆按摩15~20次;三是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後擦雙大腿根,一下一上為一次,共擦15~20次;四是臂按摩:右手掌緊按左手腕裡邊,用力沿內側向上擦到肩膀,再翻過肩膀,由臂外側向下擦到左手手背,這樣為一次,共做15~20次。右手做法與左手相同。
${FDPageBreak}
凍瘡 別用熱水泡
凍瘡是一種發生於寒冷季節的末梢部位皮膚局限性淤血性紅斑性疾病。長期暴露於寒冷、潮濕的空氣中及患者末梢循環障礙是發病的主要因素。缺乏運動、手足多汗、營養不良,貧血、鞋襪過緊也是本病發生的誘因。本病常發生於初冬、早春季節,多見於婦女、兒童及缺少活動和肢體末梢循環較差者。
凍瘡好發於手足背、足跟、指趾、耳廓及鼻尖等處。損害大小不一,初起為紅或紫紅色的淤血性紅斑,壓之退色,去壓後紅色又緩慢恢復。嚴重者可有水泡,破後形成潰瘍。自覺局部腫脹、冰涼,暖熱後有瘙癢、灼熱或疼痛感。愈後常遺留下萎縮性疤痕。
對局部凍傷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結的體液恢復正常。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圍變溫暖,很快可以治癒。對局部凍傷的急救要領是一點一點地、慢慢地用與體溫一樣的溫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溫。如果僅僅是手凍傷,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溫。然後用乾淨紗布包裹患部,並去醫院治療。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熱水中或用火烤患部,這樣會使凍傷加重。由於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不要作。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則會使傷口糜爛,患處不易癒合。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泡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薑塗擦局部皮膚,有預防凍傷的作用。
${FDPageBreak}
冬季來了,寒冷侵襲,凍瘡隨之而來。在冬天,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由於皮膚耐寒性差,機體耐寒能力弱,再加上平時缺少鍛煉,血氣不通暢,自然而然便手手腳腳就長起了凍瘡。一旦凍瘡長起來了,它便是個難纏的大問題——瘙癢、腫脹、疼痛等感覺令人難受至極。由此,凍瘡備受人們的關注。
認識凍瘡
凍瘡是由於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損害,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它好發於手足、面頰、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損為瘙癢性局限性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可出現水疱、糜爛和潰瘍。凍瘡初起為局限性蠶豆至指甲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觸之冰冷,壓之退色,去壓後恢復較慢,自覺局部有脹感、瘙癢,遇熱後更甚,嚴重者可有水疱,破潰後形成潰瘍、經久不愈。非得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於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輕鬆防治
1.機體抗寒力差的人群可以在入冬前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E、蜂膠以及蛋白質粉等用以增強免疫力,增強體質,抵禦寒氣襲體;
2.經濟條件允許的可以考慮買些人參,鹿茸等滋補品來服用,因為體質差,虛弱畏寒的人群吃了人參,鹿茸後不僅能增強體質,而且能活血行氣,大大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使凍瘡不再復發;
3.用藥膏治療凍瘡,首先可以選用凍瘡膏,其次可以用綠藥膏,雲香精,正骨水,風油精等塗搽患處,如果患處出現糜爛情況的,應先用紅黴素或克林黴素軟膏消炎,然後再用十滴水,雲南白藥粉糊來搽,敷患處。
此外,傳統中醫中藥方面還有不少針對凍瘡的方劑:
1.紅花20克,桃仁20克,歸尾20克,芒硝20克,川楝子20克煮水浸洗患處,一天數次,這主要是針對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
2.當歸20克,防己12克,黑老虎20克,紅花20克,黃芪20克煮水浸洗患處,一天數次,這主要是針對凍瘡引起的皮膚皸裂。
飲食中肉類過多會致過早衰老
經常吃肉會導致智商下降,這是近來英國科學家在8170名參與實驗的對象身上發現的有趣現象。
英國Southampton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對30歲後的女性和男性在10歲也就是智商完全成熟時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其中有4.5%的人習慣進食蔬菜類食品,而有123名實驗對象喜愛進食如魚肉、雞肉等的肉類。
在對他們的智商測定後,研究人員發現,兒童時代智商較高的,由於偏好肉類的飲食習慣,他們的智商沒有太大的提高。而喜愛進食蔬菜的人,智商有明顯的提高。
研究還發現,大多素食者都是女性,而且受過良好的教育,社會地位也比較高。肉類愛好者的智商只比幼年平均提高了15%,而素食者平均提高了38%,差異非常明顯。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把受調查者的社會背景和教育水平考慮進來,智商和飲食習慣之間的關係更加明顯。
還有許多證據顯示,喜愛素食的人患心臟疾病的幾率也非常低;少吃肉食的人,血壓會逐漸降低。這項新的研究向人們解釋了,為什麼高智商的人得心臟病的幾率反而小。人們可以發現,飲食習慣不僅僅影響了智商,同時對健康有巨大影響。
對於喜愛吃肉的人們,科學家建議,最起碼每天攝取一些蔬果,對健康、對智商都有巨大影響。因為大多數蔬菜水果中都不僅僅含有多種維生素,還含有很多鹼性物質。這些鹼性物質對改善大腦功能有一定作用。豆腐、豌豆、油菜、芹菜、蓮藕、牛奶、白菜、捲心菜、蘿蔔、土豆、葡萄等屬鹼性食物。
睡眠質量如何決定你長壽與否
俄羅斯健康與社會發展部長雅各布·列文,在星期五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睡眠是人長壽與否的指示器。
19個人體奧秘:每分鐘死3億細胞
美國「探索」頻道網站刊文,列出19個有趣的人體奧秘。你的身體每分鐘會消失多少個細胞,你身體裡的種種趣聞你又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