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制情法治療疾病
以情制情是根據情志及五臟間存在的陰陽五行生剋原理,用互相制約、互相克制的情志,來轉移和干擾原來對機體有害的情志,藉以達到協調情志的目的。此謂祖國醫學獨特的心理治療與康複方法。這一心理治療的原則到金元時代,以著名醫學家張子和的《儒門事親》為代表,達到了充分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水平。張子和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謔浪戲狎之言娛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人耳目,易人聽視。」
在使用以情制情法時,要在患者有所預感時,再進行正式的情志治療,不要在病人毫無思想準備之時,突然地進行,並且還要掌握病人對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以便選擇適當方法,避免太過或不及。
「喜傷心者,以恐勝之」——過度興奮對心臟傷害大
以恐勝之,又叫驚恐療法,適用於神情興奮、狂躁的病症。《洄溪醫書》裡亦記載一例喜病恐勝之例:某人新考上狀元,告假返鄉,途中突然病倒,請來一位醫生診視。醫生看後說:「你的病治不好了,七天內就要死,快趕路吧,抓緊點可以回到家中。」新狀元垂頭喪氣,日夜兼程趕回家中,七天後安然無恙。其僕人進來說:「那位醫生有一封信,要我到家後交給您。」只見信中講到:「公自及第後,大喜傷心,非藥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無妨矣。」
以上一例,說明喜傷心者,可以恐解之。原因何在呢?《吳醫匯講》解釋說:「必有所樂謂之喜,何反謂喜傷心哉?凡人之氣,以平為期,不及者病,過者亦病。經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試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樂之過而失其正也。當此樂以忘憂之際,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渙散乎?至於恐能勝喜,其義維何?蓋喜為心志,恐為腎志,水能制火,既濟之道也。抑更有顯而易見者,人當極喜之時,適有恐懼之事,猝然遇之,莫不反喜為憂者,惟喜之情緩於恐,而恐之情急於喜也。是以水火克制之理言之,或近傅會,而不知勝復之道本乎人情,實有深相印合者。」
「思傷脾者,以怒勝之」——過度思念傷害脾臟
以怒勝之,是利用發怒時肝氣升發的作用,來解除體內氣機之郁滯的一種療法,它適用於長期思慮不解、氣結成疾或情緒異常低沉的病症。《續名醫婁案》載:「一富家婦人,傷思慮過甚,二年余不寐。張子和看後曰:『兩手脈俱緩,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丈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進,脈得其平。」此例說明了思之甚可以使人的行為和活動調節發生障礙,致正氣不行而氣結,或陰陽不調,陽亢不與陰交而不寐,當怒而激之之時,逆上之氣沖開了結聚之氣,興奮之陽因汗而泄,致陰陽平調而愈。
《四川醫林人物載》裡也記述了一例郁病怒激之病例:青龍橋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種怪病喜歡獨居暗室,不能接近燈光,偶爾出來則病情加重,遍尋名醫而屢治不驗。一天名醫李健昂經過此地,家人忙請他來診視。李氏診畢,並不處方,卻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亂其句讀,高聲朗誦。王叱問「讀者誰人」,李則聲音更高。王氣憤至極,忘記了畏明的習慣,跑出來奪過文章,就燈而坐,並指責李氏:「你不解句讀,為何在此高聲嘶鬧?」儒生一怒之後,鬱悶得泄,病也就好了。
「憂傷肺者,以喜勝之」——悲傷過度傷害肺
以喜勝之,又稱笑療,對於由於神傷而表現得抑鬱、低沉的種種病症,皆可使用。在《醫苑典故趣拾》中有這樣一則笑話: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鬱寡歡,成天愁眉苦臉。家人特請名醫診治,當名醫問完其病由後,按脈許久,竟診斷為「月經不調」。那位巡按大人聽罷,嗤之以鼻,大笑不止。連連說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經不調」,真是荒唐到了極點。從此,每回憶及此事,就大笑一番,樂而不止。這是名醫故意以常識性的錯誤所引起的發笑。
金元名醫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後不久突然亡妻,故終日哭泣悲傷,終成疾病。求盡名醫,用盡名藥,久治無效。朱丹溪為其診脈後說:「你有喜脈,看樣子恐怕已有數月了。」秀才捧腹大笑,並說:「什麼名醫,男女都不分,庸醫也!」此後,每想起此事,就會自然發笑,亦常將此事作為奇談笑料告訴別人,與眾人同樂。 移月轉,秀才食慾增加,心情開朗,病態消除。這時,才告訴他這是以喜樂制勝悲憂的治法。
「恐傷腎者,以思勝之」——驚恐過度傷害腎臟
以思勝之,主要是通過「思則氣結」,以收斂渙散的神氣,使病人主動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緒,以達到康復之目的。《晉書·樂廣傳》記載:「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樂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酒,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弓、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頓愈。」「杯弓蛇影」這一成語所講的歷史事實,說明由恐懼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來解除其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從而使疾病消除,恢復健康。
「怒傷肝者,以悲勝之」——憤怒過度傷害肝臟
以悲勝之,是根據《黃帝內經》「悲則氣消」和「悲勝喜」的作用,促使病人發生悲哀,達到康復身心目的的一類療法,對於消散內郁的結氣和抑制興奮的情緒有較好作用,最適於病人自覺以痛苦為快的病症。《儒門事親》中載:張子和治婦人病,問病人曰:「心欲常痛哭為快否?」婦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謂。」張又曰:「少陽相火,凌的肺金,金受屈制,無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為快也。」於是,張子和鼓勵病人儘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復。此病例為木火的傷肺金,肝肺氣鬱,故以哭出為快。
這裡還要說明的是:在運用「以情勝情」療法治療情志因素所導致的病變時,要注意刺激的強度,即治療的情志刺激,要超過、壓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採用突然的強大刺激,或是採用持續不斷強化刺激。總之,後者要超過前者,否則就達不到以情勝情的治療目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飯前飯後服藥有講究 服藥最佳時機
中藥忌嘴
服中藥一般要忌食辛辣食物,如青紅辣椒、鮮干辣椒、胡椒麵、芥末、生蔥、洋蔥、生蒜、韭菜、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豆蔻、生乾薑、白酒等。蔥、蒜等做熟後辛辣味大減,食用禁忌可適當放寬。
服中藥忌食辛辣食物,多與所治疾病的性質有關。如熱病和陰虛,中醫所說的熱病主要指病人有發熱、便秘、尿短赤、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乾等症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火」或「上火了」。這時過食辛辣食物會加重內火,這對熱病來說等於火上澆油,同時也能抵消清熱及滋陰藥物的作用,因此,陰虛少津患者(常見症狀是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神煩氣粗,尿黃便乾等)也不宜多食辛辣。
另外,還要根據所服用中藥的性質、特點,確定忌口。如服用甘草、蒼耳、烏梅、桔梗、黃連、吳茱萸等藥物時忌食豬肉;服地黃、首烏時忌食蔥、蒜、蘿蔔;服丹參、茯苓忌食醋;服蒼朮、白朮忌食桃、李子;服土茯苓、使君子忌飲茶;服荊芥忌食蝦、蟹等海鮮類食物;服厚朴忌食煎炒豆類;服人參、黨參時忌食蘿蔔,因為蘿蔔有消食、化痰、通氣的作用,而人參、黨參是滋補性藥物,兩者同時服用會使滋補的作用降低。
西藥忌嘴
很多西藥的化學成分與食物中的化學成分可以發生化學反應,不利藥效的發揮,因此需要忌口。如服用抗貧血的鐵製劑時,如果用茶水送服,鐵劑就會和茶中的鞣酸結合不能被吸收;服用優降寧、痢特靈時如果吃扁豆、香蕉、奶酪等食品,就會引起血壓升高;服用甲硝唑、頭孢類抗生素時如果不注意戒酒,就會引起面部發熱、頭痛,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胸痛、煩躁不安甚至血壓下降、休克等症狀;服用安眠藥期間飲酒還有生命危險。
此外,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油鹽醬醋糖,這些對藥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吃降脂類藥物時,要不吃或少吃動物油,以增強降脂藥物的功效;服降壓、利尿類藥物時,儘量少吃鹽;服用優降寧時不可吃醬油,不然會引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服用抗酸藥物、胰酶素、紅黴素、磺胺類藥物時,要少吃醋,以免藥物減效增毒;糖除影響降糖藥物的療效外,還可抑制某些退熱藥的療效。
飯前或飯後服大有學問
研究還發現,服藥與吃飯的相對時間對藥效影響明顯。根據我國大多數人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可將基本用藥時間劃分幾種情況:飯前服是指藥品安排在進餐前30~60分鐘服用。目的是使藥物較快進入腸道,有利於腸道吸收,減少食物對其生物利用度的不良影響,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飯後服則要將藥品安排在進餐後30分鐘左右服藥,主要是為了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此外,餐中服藥是指進餐過程中服藥,藥服完後繼續用餐,目的是藉助於食物中的油類促進藥物吸收或利用藥物阻止食物中糖分的吸收,加速血糖轉化。而「空腹服」則是指在8~10小時內沒有進食的情況,通常指晚上入睡後至清晨起床這個時間段內沒有進食情況下服用,目的是避免食物的干擾,讓藥物迅速地進入小腸發揮效力。
適宜空腹服用的藥物: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部分驅蟲藥,如氯硝柳胺、奧苯達唑、鶴草酚;第二類是鹽類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等。服用後應多飲水,使藥物迅速入腸發揮作用,服後4~5小時致瀉;第三類藥物是指食物的存在能降低其生物利用度的藥物,如四環素、利福平、雷米封等。在飽腹時服用可降低血藥濃度及吸收量,尤其是與奶製品及含鈣、鎂、鉍、鋁、鐵等食物同時服用時吸收受抑制。
適宜飯前服用的藥物:可增加食慾和胃液分泌的藥,如苦味健胃藥、龍膽、大黃及其製劑;胃黏膜保護藥,如胃舒平、胃必治等,使藥充分作用於胃壁;利膽藥如硫酸鎂(小劑量),膽鹽及腸道抗感染藥如磺胺咪、黃連素等,飯前服以使腸道藥物濃度不致過分稀釋;人參製劑、鹿茸精等一些對胃無刺激的滋補藥物,飯前服能較快吸收。腸溶片在飯前服用,可較快通過胃部到達小腸發揮作用。
適宜吃飯時服用的藥物:能及時發揮作用的藥物,如助消化藥胃蛋白酶、澱粉酶、胰酶及其製劑胃蛋白酶合劑、多酶片等,飯前片刻即可服用;油類、高脂肪食物有助於某些藥物的吸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如灰黃黴素、無味紅黴素等。
適宜飯後服用的藥物:對胃黏膜刺激性大的藥物,如消炎痛、乙醯水楊酸、硫酸亞鐵、金屬鹵化物;硝基呋喃類,如呋喃坦啶、痢特靈、強強力黴素等。在飯後服用可避免對胃產生刺激,因為這些藥物可引起噁心、嘔吐等消化道不良反應,重者可導致藥物性胃炎。食物的存在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藥物,如地高辛、維生素B2、心得安等屬主動轉運吸收的藥物,飯後用藥可隨食物緩慢地通過特定的吸收部位,使藥物可以得到較充分的吸收,以提高血藥濃度和藥物療效。
編輯推薦:
涼茶是藥 長期飲用對身體有害
中藥代茶飲並非隨心所欲
吃藥蘿蔔吃不得 吃中藥禁忌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選擇好適宜糖尿病病人的食物,對糖尿病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1)易於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乾、蛋糕、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
(2)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更應特別注意,應該不用或少用,防止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
(3)不宜飲酒。因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營養素只供熱能,每克酒精產熱約7千卡(294焦),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數服磺脲類降糖藥的病人,飲酒後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燥等反應。注意,胰島素的患者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為了病人的安全還是不飲酒為佳。查看糖尿病吃什麼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