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速行走法:
每天堅持行走1500~3000米的路程,行走速度保持均勻適中,並且不中斷地走完全程。可根據體力逐步增加行走路程,每次走完以略感疲勞為度。長距離行走主要是訓練耐力,有助增強肺活量。此法需長期堅持,方能取得明顯效果。可每天行走1次,此法比較適合於年老體弱者。
變速行走法:
兩腿按一定速度行走,可促進腹部肌肉有節律地收縮。加上雙臂的擺動,也有助增加肺的通氣量,使肺功能得到加強。每日步行路程以1000~2000米(根據自己身體狀況而定)為宜。行走時需變換速度,如先採用中速或快速走30秒至1分鐘,後緩步走2分鐘,快慢交替進行。行走時儘量挺直胸部,配合呼吸鍛煉,一般可採用走四步一吸氣,走六步一呼氣。每天行走1~2次,早晚進行最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春季運動四個細節 多散步
一是春季應該多旅遊
因為在寒冷的冬季里,身體被厚厚的棉衣捂了兩三個月,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不活動,更是萎縮不展,收縮無力,極需外出踏青賞景,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特別是,春天的郊野,空氣清新,枝條吐綠,芳草茵翠,鮮花鬥豔,百鳥爭鳴,置身於如此優美的大自然懷抱,簡直令人陶醉,所以自古以來,人們最喜踏青春遊。
二是春季宜多散步
春暖花開之際,散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生保健方法。眾多壽星的長壽秘訣之一,就是每日要有一定時間散步,尤其更重視春季散步,因為春季氣候宜人,萬物生發,更有助於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量力而行,切勿過度勞累。
三是晨起提倡宜伸懶腰
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懶腰,是因為經過一夜睡眠後,人體鬆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故方醒之時,總覺懶散而無力,此時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吸深呼,則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祖國醫學認為,「人臥血歸於肝」,「人動則血流於諸經」,經過伸懶腰,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肌肉關節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頭腦清楚,同時,激發了肝臟功能,符合春季應該養肝之道。
四是多做戶外活動
散步,皆屬於戶外活動的範疇,因內容豐富,故單列一項介紹。所謂戶外活動,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園、大自然中的一些運動,如釣魚、賞花、散步、郊遊、練**、打太極拳等。由於在室外,空氣中的維生素較豐富,這種維生素就是空氣中的負離子,負離子雖見不到,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飄遊」,是地球上生物維持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對預防兒童的佝僂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都十分有益。
每天散步二十分鐘就能預防感冒
一項有關微生物的研究結果顯示,經常進行中等強度鍛煉,可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包括常見的冬季疾病:感冒、扁桃體炎、鼻竇炎和流感等。
每天只需要進行20分鐘的散步,就有可能讓你在整個冬天都不受感冒困擾。研究者得到的數據說明,進行過能加速心跳的運動鍛煉後,人們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最高可下降三分之一。
據科學家解釋,運動讓感冒遠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s cell),又叫做NK細胞,NK細胞能對抗病毒性感染。而在中等強度鍛煉中,你的身體會產生更多的NK細胞。
不過,如果你只是為了防止生病,就不適宜在冬季跑馬拉松。這種長達42公里的運動,雖然已經得到科學驗證不會提高心臟病發風險,然而,卻會損害免疫系統,降低NK細胞的生產。
每天散散步 實現減壓生活
如果是想利用步行幫助減肥,那就需要在走路過程中消耗更多熱量,並保持足夠的強度。選擇在山路上步行,或在走路過程中加入幾段慢跑,是最佳的方案。如果不想走得太快的話,每周至少有5天需將步行時間延長至45~60分鐘,也可以獲得相同效果。
健身的兩大方式 散步時甩手臂
人們行走時保持手臂靜止不動和擺臂行走的代謝率有很大差異。散步時擺臂可以讓行走的效率更高,相當於以加快20%的速度或身背10千克背包的速度行走。同時,正確的擺臂姿勢可以起到維持身體平衡、協調步頻,提高腿部動作的效果。擺臂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防止老人摔倒,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