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防灰霾不可取

  近日,我國氣象研究者通過長期監測發現,我國肺癌發病率近幾十年來上升4倍,灰霾是一個根本原因,尤其是在城市。專家提醒,灰霾可促肺癌高發,但戴上口罩防灰霾的做法並不可取。

  中醫主任醫師尹志超介紹,灰霾的本質是細粒子顆粒物,直徑很小,戴口罩並不能阻擋空氣中這些細粒子的顆粒物,而且經常戴口罩會增大呼吸的壓力,所以也不宜長期戴。要防灰霾,關鍵還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應合理膳食,鍛煉身體,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相比之下,採用防花粉的一些措施更有用,比如將窗簾和門帘潤濕,就可以過濾一些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另外,不要在灰霾發生時開窗換氣。因為灰霾來臨時,室內的空氣反而比室外潔淨。此外,市民要儘量避免在灰霾天氣中出行,不在公共場所滯留過長時間,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等患者尤應注意。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專家教你怎樣認清毒蘑菇

    每年的7月~9月,是北京毒蘑菇中毒的多發季節。

    北京的夏末秋初,氣溫較高、雨水增多,正是野生蘑菇生長旺盛的時期。在都市裡憋壞了的人們一到周末就喜歡駕車出遊,採摘野生蘑菇進行野餐。

    然而,當「味道鮮美」、「口感細嫩」、「高蛋白,低脂肪」……這些詞彙伴隨著野生蘑菇在眼前不停閃現的時候,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可能威脅生命的事實:野生蘑菇中,一些種類帶有毒性,甚至是劇毒。

    8月16日,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和北京市衛生局聯合發出預警,提醒市民嚴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發生。

    我國的毒蘑菇大約有二百多種,其中,許多種類的形態特徵與食用蘑菇相似,很容易使人誤采誤食。北京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向華介紹說,北京的毒蘑菇主要分布在城市周邊的山區、鄉鎮和農村。每年的7月~9月,是北京毒蘑菇中毒的多發季節。

    早在2007年8月,北京房山區就發生了一起因誤食毒蘑菇而引發的群體中毒事件。當時,一位居民將野外採摘的野生蘑菇與另外6人分食。很快,7人先後出現了嚴重的消化道中毒症狀,被送入醫院救治。5天後,首位重症患者因急性肝腎衰竭死亡;再過了5天,又一位中毒者被奪走了生命。其餘5人經過治療後,終於痊癒。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對這7人食用的野生蘑菇進行了鑑定,發現這種蘑菇名叫「毒鵝膏菌」,毒性很大,食用後發病率達到100%,死亡率也非常高。但這種蘑菇看上去只是在菌柄上部比一般的食用蘑菇多了一層菌環,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到。毒鵝膏菌在北京並不少見。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統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文華安告訴記者,食用毒蘑菇中毒時,最快10分鐘就會發作,最慢的可以潛伏24個小時。毒性較大的「白毒傘」,攝入50克就足以讓一個成年人喪命。食入「白毒傘」後,人體的肝、腎、血管內壁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都會受到嚴重損害,最後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達90%以上。而即便是毒性相對較輕的毒蘑菇,食用量過大也會致人死亡。

    胃腸炎型中毒是最常見的類型。這類中毒的潛伏期和病程都比較短,一般多在食用後10分鐘~6小時發病,恢復較快,死亡者也很少。發作時,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可能還伴有頭昏、頭痛、全身乏力的症狀。但嚴重者會出現吐血、脫水、昏迷,以及急性肝、腎功能衰竭而死亡。臭黃菇、毛頭乳菇就能引起這類中毒。

    神經精神型的中毒,程度相對較輕。中毒者會表現出精神興奮、精神錯亂或精神抑制等神經性症狀,以及各種幻覺反應。誤食毒蠅鵝膏菌,就會引起幻覺反應。

    溶血型和肝臟損害型是中毒程度較大的類型。所謂「溶血」,即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這種類型的中毒一般在食用毒蘑菇後6~12小時發病。除了有噁心嘔吐、腹痛或頭痛、煩燥不安等病症外,中毒者還會出現急性貧血、肝及脾臟腫大等。有時,溶血可以引起腎臟損害,甚至繼發尿毒症等。中毒嚴重者可能因肝臟、腎臟嚴重受損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此類中毒症狀主要由大鹿花菌引起。

    肝損害型中毒是引起死亡的主要類型。誤食毒鵝膏菌所引起的中毒,就屬於這一類。毒素會對肝、腎、心、腦、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這類中毒的病程長、病情複雜,如果不及時搶救,死亡率可高達80%~100%;而且這類中毒的潛伏期較長,患者會出現一段假愈期,其間除了感到輕微乏力外,沒有別的症狀,而實際上毒素正在損害你的肝。

    「辨別蘑菇是否有毒需要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即便是專業人員,也很難保證準確無誤,普通公眾就更不容易做到了。有人說『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這種說法並不可靠。外觀漂亮的橙蓋鵝膏類菌,就是清香可口的食用菌;而毒粉褶菌幾乎接近白色,卻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向華介紹說,判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最好從蘑菇的生物學特徵入手,適當結合化學等其他方法。

    從形狀上看,無毒的蘑菇頂蓋較平、傘面平滑而且上面沒有環,菌柄也大多沒有環。有毒的蘑菇,頂蓋中央凸起,形狀怪異,傘面厚實板硬;菌柄比較長、容易折斷,而且有菌環、菌托。從蘑菇的分泌液判斷,將新鮮野蘑菇撕斷,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撕斷的截面不會變色,而且散發著清香味;有毒的分泌物大多黏稠、呈赤褐色,暴露在空氣中的斷裂面容易變色,同時伴有辛辣、惡腥等怪味。

    此外,有一些化學鑑別法比較實用。採集野生蘑菇後,將它們的汁液取出,用紙浸濕,立即在紙上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如果紙變成紅色或藍色,則表明該蘑菇有毒。也可以用蔥在蘑菇傘面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也表明蘑菇有毒。煮野生蘑菇時,放入幾根燈芯草,或者與大蒜、大米一起煮,遇到毒蘑菇,燈芯草會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大蒜、大米也會變色。不過最為直觀的方法,還是採摘時拿著蘑菇的圖冊,逐一識別。

    「我們建議,人們儘量不要在野外採摘自己不認識的蘑菇,也不要將幾種蘑菇混雜在一起吃,否則一旦中毒,很難鑑別、治療。」文華安說,即使是同一種野生蘑菇,在不同的生長區域,由於生長環境等的差異,它們具有的毒性也會有程度上的差別。但常食用的松口蘑、牛肝菌、雞縱菌等野生無毒蘑菇,性質並不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不會從無毒變成有毒。

    向華提醒,吃了野生蘑菇一旦出現不良反應,要大量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把手指伸進咽部促使儘快嘔吐,以儘量減少毒素的吸收,同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採摘者採摘野生蘑菇

    常見的野生毒蘑菇

    ①毒蠅鵝膏菌: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四川、西藏、雲南等地。

    ②毛頭乳菇: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四川、廣東、甘肅、青海、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

    ③白毒鵝膏菌(白毒傘):分布於我國河北、吉林、江蘇、福建、安徽、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山西、廣西、廣東、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④毒鵝膏菌: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江蘇、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區。

    ⑤臭黃菇:分布於河北、河南、山西、黑龍江、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廣東、四川、雲南、甘肅、陝西、西藏等地區。

    ⑥毒粉褶菌:分布於吉林、江蘇、安徽、台灣、河南、河北、黑龍江等地區。

    ⑦大鹿花菌:分布於我國吉林、西藏等地區。

謹慎這7種最差的飲食方法

  愛美是每個女人的天性,傲人的S型曲線也是女人夢寐以求的。而快節奏生活常常讓我們腰間的贅肉不經意變多,大腿越來越粗,體重也慢慢飆升……生活家小編精心為您量身定製了360度完美的瘦身計劃,讓您的身材重塑完美曲線,成為眾人目光中的焦點!

  許多飲食方法常常會導致我們體重增加甚至引起消化疾病,美國《新聞周刊》的一篇文章列舉了以下7種最差的飲食方法。文章還告訴人們,最好的飲食方法是坐在餐桌前聚精會神地吃飯。

  1.在廚房裡吃東西

  站在電冰箱或者爐子前一邊吃飯一邊準備飯菜常常會在無意中增加人們攝入的卡路里。同樣地,面對剩菜,人們所攝入的卡路里也會增加許多。「當一個勤儉節約的媽媽在飯後清理飯桌的時候,她常常會想到:將這麼多雞塊扔掉是一件多麼可恥的事情啊。於是,她就開始吃這些雞塊了。」美國營養協會發言人邦妮說。

  2.吃東西太過匆忙

  當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迅速吃下一大盤義大利麵時,他們發現這些人平均在9分鐘之內攝入了646卡路里,而那些被要求慢慢享受的人則平均在29分鐘之內攝入了579卡路里。此外,匆忙就餐還導致消化不良以及胃痛。

  3.在工作時吃東西

  從早上開會時的免費油炸圈餅到中間休息時的免費飲料等,整個工作時間似乎成了一個不斷攝入卡路里的過程。事實上,辦公室免費食品能夠使人體攝入的卡路里迅速增加。同時,由於對免費飲食的誘惑難以抵禦,人們在辦公室里的食慾會大大增加。美國康奈爾大學200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座位鄰近辦公室果盤的人往往會吃下許多糖果,但他們對自己究竟吃下多少卻一無所知。

  4.在昏暗中吃東西

  美國某大學200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熱衷於暴飲暴食的人往往喜歡在燈光昏暗的環境中就餐。研究人員認為,在吃飯的時候,昏暗的燈光會減少人們的害羞感。

  5.吃東西嚼得太少

  大量的研究表明,充分咀嚼食物有助於消化並防止腹脹和胃痛,「當你未經充分咀嚼而吞下一大塊食物時,這些食物就很難被充分分解。」邦妮說。因為,食物經過充分咀嚼過後與唾液中的消化酶接觸的面積就會增加。那麼,怎樣才算得上是充分咀嚼呢?一般來說,嚼上25次使食物呈現糊狀最好。

  6.在餐館裡吃東西

  大量的研究表明,經常性外出就餐與身體肥胖、脂肪增多以及其他身體指數增高有著密切的聯繫。美國孟菲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每周外出就餐6次到13次的婦女平均每天多攝入290卡路里的能量。

  7.在屏幕前吃東西

  無論是在電腦還是電視機屏幕前,邊吃東西,邊長時間沉迷於網絡或電視節目將大大增加無意識的飲食。一些主要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看電視是導致肥胖的一個危險因素,對於青少年尤其如此。邊吃東西,邊看電視會帶來雙重危害:它會增加無意識的飲食並占用了那些用來進行消耗卡路里的活動時間。

耳鳴持續一周以上要就診

手機尾號為0123的讀者:我近來耳鳴,不管白天還是晚上,耳邊好像一直有蟬在鳴叫。該如何醫治?

催熟劑催熟的橘子可能致癌 專家指導如何辨別

正常情況下,橘子的成熟期應該在11月份。這個時節的橘子應該呈青色。但近日市場上卻出現了一種黃得發亮的橘子,因賣相好頗受市民喜歡。那麼,這種橘子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變身的呢?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