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仰臥位,用禪推法推中脘、天樞、氣海、關元、大橫穴各2分鐘。
2、取仰臥位,用拇指、示(食)指拿兩下肢支溝、照海穴各1分鐘;然後患者兩膝屈曲,使腹壁放鬆,用掌摩法順時針摩臍周及下腹部2分鐘。
3、取俯臥位,用中指指端點按長強穴2分鐘,患者輔以提肛收縮30次。
4、取俯臥位,用中指指腹端重力按揉秩邊、白環俞各2分鐘;然後用拇指指端點壓百會、承扶、足三里、承山穴各半分鐘。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推拿能治療失眠嗎
失眠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DlMS),祖國醫學又稱其為「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種病證,為各種原因引起入睡困難、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淺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
臨床以不易入睡,睡後易醒,醒後不能再寐,時寐時醒,或徹夜不寐為其證候特點,並常伴有日間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體倦乏力,甚則心煩懊惱,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及工作、學習和生活。 歷代醫家認為失眠的病因病機以七情內傷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臟腑不外心、脾、肝、膽、腎,其病機總屬營衛失和,陰陽失調為病之本,或陰虛不能納陽,或陽盛不得入陰。
中醫推拿治療失眠症的方法:推拿治療失眠,效果肯定,且沒有副作用。但應該辨證施治。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用輕柔的手法操作於頭部,能促進血液循環, 改善因腦供血不足缺氧引起的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同時能有效地調節大腦皮質功能,恢復正常的生理性睡眠;
足部血管豐富,手法操作能促進臟腑氣血的運行。手法直接作用於腹部,增強胃腸蠕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改善因心脾虛、脾胃不和引起的肢倦神疲納差。背部脊柱及旁開系督脈和膀胱經所屬,有俞穴分布。通過手法操作,行氣通絡,調節臟腑,養心安神,健脾和胃,補腎健腦的作用。
總之, 對機體實施有效的按摩和良性刺激,能恢復自主的生理性睡眠,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中醫推拿法可治小兒厭食
1、 清胃經:胃經穴位於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之間。操作時,沿赤白肉際,自腕橫紋推向掌指橫紋,100~500次。具有調胃、和胃、化積清熱之功效,能治療食少,腹脹,泄瀉、嘔吐胃痛等。
2、 推脾土:脾土穴位於拇指橈側面。操作時,沿拇指橈側緣從指尖推向指根,連續100~300次。有健脾胃、進飲食、除濕熱之功效。
3、 揉脾俞:脾俞位於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開1.5寸。操作時,用拇指或中指點揉此穴10~50次。可調理脾氣,治療食積、痰飲等證。
4、揉四橫紋:為食、中、無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間關節橫紋。操作時,掐揉四橫紋從食指紋至小指紋,每揉3~5次掐一次。具有化積消疳之功效,能治療胃痛、腹痛、厭食、消瘦等。
5、 揉胃俞:胃俞位於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旁開1.5寸。操作時,用拇指或中指點揉此穴10~50次。可和胃降逆,治療呃逆、嘔吐、胃痛等。
6、 運內八卦:以內勞宮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為半徑,所形成的圓圈。運300~500次,能寬胸和胃,調理升降,對治療咳嗽、厭食、腹脹有良效。
頭痛時實用的自我推拿方法
面對頭痛這種生活中的常見疾病,我們可以通過很多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其中比較快捷簡便的方法就是自己按摩了。那麼我們該如何自己按摩才能減輕頭痛的影響呢?下面一起學習下吧。
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手法
推拿也可以調理小兒疾病,但是小兒皮膚嬌嫩,推拿的時候要注意手法,也要注意操作順序,下面我們來看看小兒推拿的順序和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