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都有過這種體會,若很久不運動之後突然運動,或突然提了一次重物,常常會肌肉酸痛,渾身不舒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在中醫理論里,脾主肌肉,當人突然運動或搬提過重的物品時,會導致脾氣一下子耗費過多,使肌肉內部氣虧,而艾灸脾經原穴太白,可以調理疏通經氣,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的症狀,運動過度造成的局部受傷也可使用這個方法。一般半小時就可以解除這種酸痛。
太白穴位於腳內側,大腳恥骨鼓起來的關節後下方凹陷處,「太白」為古代星宿之名,傳說此星有平定戰亂、利國安邦之能。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可以很好地治療脾臟之疾,進而治療由此引起的其餘四髒疾患,故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太白位於腳內側,大腳恥骨鼓起來的關節後下方凹陷處。
很多脾虛的症狀如夜裡睡覺流口水,舌頭兩邊有齒痕,吃完東西腹脹,消化不良,女性崩漏、月經淋漓不盡,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管脾虛的症狀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為它是原穴,這個穴位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是主管脾經上各個問題的。
休息是消除肌肉酸痛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症狀,並可緩慢促進代謝產物的排除,恢復酸痛部位肌肉組織的營養,使之恢復正常。休息並不是靜臥不動,可以散步,做輕體操,或初級瑜伽。
注意合理營養:運動時被消耗的物質靠平時的營養物質來補充,所以膳食中要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種類要多樣,易消化,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艾灸美容養生功效
將艾葉曬乾,搓取艾絨,製成艾柱,置於選定的穴位燃燒,用治百病,這種神奇的艾灸療法,流傳至今已三千多年了。現將臨床常用養生與美容,並有良好效果的艾灸療法選介於下:
治面部皺紋多:臨睡前,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面部的穴位,約距穴2~3厘米左右選進行熏灸,每次選2~3個穴位,各灸5分鐘左右,至皮膚產生紅暈為度。魚尾紋多,選太陽、絲竹空;額紋選陽白、印堂;笑紋選地倉、下關、頰車。或將鹽末填平臍孔,切取0.3厘米的鮮姜1片,中心用針穿刺數孔後置於臍上,薑片上置中艾炷(如黃豆大)點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燒完再換一艾炷,每次3~5壯,至局部皮膚產生潮紅為度,每晚1次。
治疣:首先常規消毒疣部,再用凡士林少許塗於疣上,取艾絨製成與疣相同大小的圓錐形艾炷3個,將1個艾炷放在疣上,點燃使艾炷燒盡(一般不痛,如艾炷大於疣則燒灼正常皮膚引起疼痛),去艾灰後,疣上再略塗凡士林(起粘附作用),將艾炷放上點燃,這樣連灸3個艾炷,疣被燒焦。一般治療1~2次,疣體脫落,治療後消毒紗布覆蓋,以防感染。
治面癱:用隔姜灸法,即取新鮮生薑切0.2厘米厚的薑片,上用針刺數孔,將艾炷置於薑片上點燃,在患側的陽白、頰車、地倉、顴髂及四肢雙側的合谷,足三里穴,每穴施灸3~5壯,施時局部灼燙時,將薑片提起片刻再放下,反覆幾次,直至艾炷全部燒完。每晚臥前施灸1次。
治牙齒鬆動:每晚臨睡時,端坐凳上,將艾條點燃後,在下肢的絕骨、湧泉穴上懸灸,每穴2~3分鐘,至局部出現紅暈,再請家人幫助,施灸腎俞、大杼穴,每穴2~3分鐘,至局部出現紅暈。農曆每月前2日下午5時~9時施灸。補腎益精,強骨固齒。
治雀斑:以艾條點燃後,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處,使局部有溫熱感,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施灸時,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傷皮膚,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經活血,防治雀斑。
治黃褐斑:臥前取1支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黃褐斑局部施灸,艾條距皮膚2~3厘米,至局部皮膚產生紅暈,自覺有溫熱感,施灸10分鐘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治眼瞼下垂:用艾條點燃後,在上眼瞼至前額部來回懸灸,至局部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施灸20分鐘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每晚1次,10次為1療程。
治面部虛胖:每晚臨睡前,將艾條點燃,端坐床前,分別灸足三里、天樞、中脘穴,每穴懸灸5分鐘左右,局部出現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感。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治痤瘡:將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顴骨、下關、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約1~2厘米,每穴灸2分鐘,至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耳穴壓豆配合艾灸治原發性痛經
痛經是一種極常見的婦科疾病,指女子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一周以內)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以致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現代醫學將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後者是指由於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或宮頸狹窄等所引起的痛經。前者又稱功能性痛經,是指在排除盆腔器質性病變的基礎上,周期性發生於月經期的痙攣性疼痛。
中醫學認為,原發性痛經屬於「經行腹痛」的範疇,其病因多與外邪侵襲、臟腑功能異常及情志失調等有關,病機不外是因實「不通則痛」和因虛「不榮則痛」,虛者多責之於氣血肝腎之虛,實者多責之於氣鬱及寒、濕邪之侵。
臨床中發現,經前期進行耳穴壓豆配合經間期、經後期艾灸關元穴,治療原發性痛經,效果顯著且患者易於接受。現介紹如下:
一、耳穴取穴:主穴:子宮、內分泌、卵巢、盆腔、皮質下。配穴:神門、腹、肝、腎、交感。
方法:在行經前3~5天進行耳穴壓豆,常規消毒後,取王不留行籽用膠布貼牢,貼敷於相應耳穴上,並適當按壓,使耳廓有發熱、脹痛感,囑患者每日按壓3次,每次每穴按壓半分鐘。
經前期氣血逐漸旺盛,血海滿溢,故選用子宮、腹、盆腔等穴,以調理局部氣血,行氣止痛;內分泌、卵巢調理內分泌及卵巢功能;肝、腎以疏肝補腎,緩解少腹痛;交感以解除子宮平滑肌痙攣;取皮質下以調理皮層功能,緩解緊張狀態;神門以鎮靜止痛。
二、艾灸關元穴:於月經過後第5~15天艾灸關元穴,每日約30分鐘。
痛經雖有虛實之分,但痛經「夾虛者多,全實者少」,經後期血海逐漸虧虛。經間排卵期與行經期一樣,除舊生新,氣血活動顯著,故在經後期及經間期艾灸任脈與腎經的交會穴關元,可補益元陽,鼓舞氣血,以利下月經血順利排出。
以上兩種方法配合,一般連續治療兩個月,即可獲得滿意療效。
艾灸也是補腎好方法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臟腑機能活動的原動力。腎的精氣從功用來說可分為腎陰、腎陽兩方面。腎陰與腎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人體的動態平衡。當這一平衡遭到破壞後,就會出現腎陰、腎陽偏衰或偏盛的病理變化。
艾灸療病四法
將艾條點燃後,距患部1~2厘米處施灸,以皮膚無灼傷、微微潮紅為度,對面積較大者用迴旋灸,由外向內一圈圈地逐漸灸治,對分布散在者分批進行灸治。一般每晚1次,10次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