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女,85年生人,軟體公司銷售,入職1年
初入職場,劉麗娜就顯得比同齡人成熟。她說,這要歸功於書上、網上、師兄師姐傳授的職場守則。她把這些箴言融會貫通,無論是與同事還是客戶交往,都能派上用場。
比如有一條「發揮性別優勢解決問題」,劉麗娜說,雖然職場不是情場,但女人若是足夠聰明,能把情商發揮到極致,性別能幫上大忙。
「比如明白進退之道,懂得尊重身邊的男同事———特別是尊重男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然後,再以退為攻,求得實際效果。」劉麗娜說,用這種方法,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卻讓男人覺得是他們占了上風。
點評
職場守則更要悟
善於演繹的人容易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善於總結的人才能從複雜的事情中找出簡單的規律。「低調做員工,高調做工作」、「你的上司越忙,你的飯碗越危險」。這些職場守則由80後說給80後聽,遠比職場老妖精們念叨更出效果。
但從來都是道理容易,執行難。悟不透規則的人只能就事論事,下次碰到同樣的事仍然會迷惘。比如性別優勢問題,在初入職場可能管用,但這並不是屢試不爽的利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兒童塑料杯「一無所有」
記者在一些超市、商場發現,兒童的塑料水杯、水壺有的很軟,有的較硬。用手捏較硬的水杯,感覺有裂碎的聲音。
在染坊街某商鋪,記者對這家賣的圖案鮮艷的兒童塑料水杯、水壺,向老闆詢問:「這個杯子會不會漏水?」老闆說:「不會,密封很好。」「怎麼有塑料的氣味哦?燙得不?」老闆回答:「塑料水杯當然有塑料氣味,最好不要用沸水燙。」見記者質疑其水杯質量,老闆馬上說:「我這裡的東西保證質量的,和商場賣的一樣的,商店裡的一些塑料水杯還不是一樣說不能開水燙。」
記者在其他一些超市、商場均發現,兒童水杯、水壺幾乎都沒有什麼外包裝,最多就是包了一個塑料帶,杯子外表除了一些活潑的圖案外,便沒有任何標識。
專家說法:
相關標識應該齊全
從事多年婦幼保健工作的專家、成都市急救中心陳主任告訴記者,現在有害塑料中毒的醫療事件雖然不多,但是某些成分不良的塑料的確會傷害人體健康,因為塑料中毒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塑料的有毒成分是慢慢滲入人體血液,會很快發現病症,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兒童,他們又特別喜歡用一些外表好看,但是塑料質量相對較差的水杯水壺,這些水杯水壺很多都是有害塑料製成,遇熱常出現異味,甚至塑料變軟有毒的化學成分就被無知的兒童食用,長期如此,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川大化工學院畢業、現在聯邦製藥公司上班的檢驗員陳小姐就塑料的成分問題告訴記者:某些塑料中含有一種叫聚丙乙烯,燃燒時會釋放苯乙烯,或含有叫「PVC 聚氯乙烯」的物質,就是有毒的。而且,某些不良商販在加工時會混入一些有毒的增塑劑,這些化工成分都是可歸為危險品的,長期或大量食用會導致人體中毒死亡。
成都市質監局相關人士稱,根據全國塑料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標準GB/T 16288-200X 《塑料製品的標識和標誌》,明確規定塑料製品的標誌體系由標識、塑料數字編碼、圖形符號和功能性說明等構成。質量報實習生寧俐報道
鏈接:辨別塑料水杯等用品的安全性,一是看是否乾淨和純淨,一般劣質塑料製品洗得不乾淨,發粘發澀;二是聞味,如果有刺鼻的氣味,即便是裝了飲料或食品,不擰開蓋,從外面聞,也能聞出氣味。
最讓前輩們討厭的8種職場新人
在很多畢業生為工作焦頭爛額時,已有些幸運兒作為新人進入職場。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新人的哪些行為、哪些素質在前輩眼中很不得人心呢?今朝我們要盤點一下職場新人最不受歡迎的8個地方。
排名第1:極不合群
物流公司職員王先生
雖然我們公司新進的職員上班時基本都是坐在辦公桌前處理單據等,並不需要性格過分熱情開朗或者為人八面玲瓏,但是公司當然也不希望找一個類似於患自閉症的職員每天像空氣一樣地存在。新來的一批職員中有一個女孩子就內向得讓人受不了。她剛來上班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她是幾點來的,往往是辦公室中我偶爾頭一抬,猛地看見剛才還空著的位子上已經有一個身影端坐在那裡。下班時候也是這樣,大家才開幾句玩笑的時候看見她還在,剛回到座位上忽然就發現她的桌上已經清理一空,下班了。被她這麼毫無聲息地一來一往嚇過幾次,我們大家也都習慣了,最後幾乎都漸漸忽略她的存在了。
本來,新人剛入職場,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可以和同事們聊聊天、吃吃飯熟絡起來,有幾個新人的確是這麼做的,也已經融入了大團體,但是這位新人愣是堅持每天自己帶飯來,時間一到,微波爐里一轉,就躲到會議室的角落裡一個人吃悶飯去了。如此不合群的新人,大伙兒還真是第一次見識。也有幾位好心的同事一開始主動找她搭訕,可是她最多禮貌地回答一下,然後就又跟得了自閉症一樣,一言不發。後來同事私底下聊起,有人用「太可怕了」來形容她。
排名第2:太愛表現
廣告公司總代理劉先生
我們公司新進來的一個員工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他本身是學日語專業的,但是工作中暫時沒有他專業的「用武之地」。然而,他似乎並不甘心這樣的狀況,仿佛不用到日語就難受得無法工作似的。於是,平時同事交流或者開玩笑,有事沒事他總會夾雜幾句日語,如果在場有人聽得懂還好,問題是同事中沒有一個懂日語的。他也不顧這樣的表現會讓別人產生什麼樣的反感,一邊講一邊還要看看其他同事,尤其是女同事,那種眼神就像是在炫耀:「瞧我日語講得多順溜。」幾乎每隔兩天,他都要打一兩通完全講日語的電話,一開始我還納悶我們並沒有那麼重要的日本客戶啊,所以聽到他對著電話聽筒日語講得歡暢,我就會多看他幾眼,瞧他那語氣、強調,也是在打私人電話。公司雖沒有明文規定不准打私人電話,但是這樣張狂地表現自己,未免過頭了吧。大家知道你會日語,也犯不著如此強調的。
排名第3:推卸責任
人事專員韓小姐
我最討厭的新人是那種不肯承認自己錯誤的人,聽不得別人批評,總喜歡推卸責任。別看新人一般都很嫩,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人「以嫩賣嫩」。仗著自己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懂,就什麼事情都拿自己是新人來做擋箭牌。一旦做錯事被發現,即開始猛找藉口,還不忘加上一條理由:「我是新來的,所以原本不懂這樣的規矩。」
有一些新人直到做了一兩個月後,還會有一種把自己當作新人的心態,覺得其他同事應該照顧自己。新人開始一兩次說自己沒經驗犯了錯沒關係,大家都可以諒解,但是一遇到問題就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勢必引起旁人反感。在職場中,推卸責任的人本身就不受人尊敬,何況新人與周圍的環境還沒有完全磨合好,這樣如何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我只能說,這樣的新人,往往面臨人際關係的危機。
排名第4:行為怪異
貿易公司業務組姚先生
我們曾經來過一位新員工,剛進來的時候沒發現什麼特別不好的地方。那時正好是冬天,天氣還算好,大部分人認為並不是很冷,但突然有一天我們發覺這位新員工進入辦公室總是戴著帽子。她的帽子是連著衣服的那種,而且全黑。一開始大家都沒覺得什麼,可後來發覺她每天都是同樣的打扮,而且進了公司也沒有脫掉帽子的意向,整個一天上班都是保持這樣的裝束,不免讓人覺得怪異。
經過查證,發覺她並沒有禿髮、掉發的尷尬,就更加不明白她為什麼那麼喜歡戴著帽子。最近大片《達芬奇密碼》上映,我們越發覺得她的背影看上去很像電影中的異教徒,不由得讓大家都產生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另外,她走路的聲音也很輕,整天戴著帽子不發聲音地移來移去,平添大家的恐懼感。後來我們試著跟她提出,但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以說她是很執著地喜歡戴帽子吧。到最後,我們實在忍無可忍了,向公司領導反映,公司領導出面向該員工提出了想法。最後該新員工也很知趣地改換門庭了。${FDPageBreak}
排名第5:敷衍了事
展會公司項目負責人麥先生
新人來公司,總是要從基本的工作開始做起,在慢慢適應的過程中了解並熟悉整個工作環節的流程。何況,展會業的工作內容和流程就是這樣,籌備期比較長,工作內容也比較繁雜瑣碎,但是只有經歷過這個過程,才會對最終舉辦成功一個項目有成就感。在漫長的準備階段,展會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宣傳、招商、租借、反覆確認等,不斷地打電話給參展商確認一些細節問題。
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但是整天握著聽筒打電話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所以,我們的一位新人就因此而受不了,開始「搗漿糊」了。找全了名單叫他第一遍打電話推薦我們正在籌備的這個展會,問問對方有沒有興趣參展,他一開始打得很賣力,可是畢竟工作太單調,後來他就開始偷懶了。我在旁邊偷偷觀察他,發現到最後,凡沒打通的或者暫時找不到負責人的電話,他就忽略不打了。然後向我們報告說這些單位不準備參加本次展會。這是何等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又會讓公司產生多少損失?這樣的新人一開始太讓人詫異,經過我暗示指點,也沒見他工作態度積極一點,反而因為有了「前科」而讓我放不下心,每次他報告什麼事情有問題或者無法完成,我總會認為他有敷衍了事的嫌疑。我相信沒有哪個公司喜歡擁有這種工作態度的員工。
排名第6:不拘小節
李先生部門主管
現在的年輕人特別講究個性,原來公司里有個新來的,男生,他戴一個耳釘,頭髮染黃,一小撮一小撮的。每次一進來都會令大家眼前一亮,牛仔褲上剪幾個大洞,電腦包斜挎在身上,走起路來松松垮垮。做事明顯帶有自我標籤,而且喜歡跟潮流。我為此特地跟他談過,他說穿西裝穿得太死板了,沒有年輕人的感覺。我就讓他到寫字樓的大門口,看看走下來年齡差不多的人穿的是什麼。
一些新人真的很不懂禮貌。進門自己先進、出門自己先出,主管、同事走到他身邊說事情,作為新人第一時間要站起來,這些都是很基本的禮儀,而我看到很多的職場新人,往靠墊上一靠,二郎腿一翹,很沒有教養。企業是由很多人組成的一個團隊,你過了頭就會影響大家。
排名第7:缺乏主動
林先生營銷主任
新人剛來公司都會接受培訓,而且我們老員工一般也都會幫助他們,但是很多新人就像算盤一樣撥一撥動一動,不撥就不動,人家不來教他,他也就不學了,就等在那兒等別人來教。有一次,我剛剛招聘一個學生,結果一個星期,我看見她在那裡上網,百無聊賴的樣子。我把小女孩找到辦公室談話,問她當初選擇我們公司的目的是什麼?她說看大家在忙,不知道該幹什麼,所以只好上上網,看看這裡、看看那裡。我說你不知道該幹什麼就要不恥下問,這是你的主動性不夠,在家裡你的父母會為你準備好一切,在企業不同,企業是要通過你們生存發展的,你要為企業做事情。
很多新人招聘的時候說自己什麼都會幹。去了之後做錯事情卻說公司沒有培訓。學校里學的東西在企業裡面可能會過時,這跟知識結構不匹配有關,所以作為大學生進入企業之後要不斷學習,保持知識方面的更新,同時保持自己在職場上、行業里的競爭力。即使你在大學裡面英語拿到專業八級,但是到了企業裡面發現還是需要學,因為在一個行業裡面有很多的專業術語。
在企業裡面一定要讓自己處在不斷的學習狀態,學習別人的經驗、學習別人好的處事方法和態度,還有知識方面的更新,要比較多地了解自己所處的這個行業以及所在的企業將會用到的知識。
排名第8:過於稚氣
徐小姐職員
公司每年都會招收一些新鮮血液進來,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深知他們的種種迷茫和無奈,所以,對他們還是比較理解和照顧。新入職場確實會有很多需要向前輩們請教的地方,但是可能帶新人的經歷太多,有時候覺得有點煩。其實,也不能怪他們不努力,真的是這些孩子的社會經歷太少,一遇到狀況就六神無主。總覺得他們依賴性很強,仍舊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
有一次,讓一個新人給外地的供應商匯款,很簡單的事,結果她卻連著兩次因為粗心而把單據填錯,款全數退回。最終還是我親自出馬才弄好。看著她慌張的模樣,我也不好意思責備,對於那種一說就哭的新人我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沒拿她怎樣,她就哭得梨花帶雨似的。
剛剛從學校進入社會,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新人在這樣的時候,不能還像在家裡那樣任性嬌氣,總把自己當孩子。畢竟這裡不是幼兒園,做錯了事情還要人哄著。這是上班的地方,新人要聽得進善意的批評。
職場最忌諱的4種跳槽方式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晉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於求成就不行了。急於求成者往往「欲速則不達」。 職場最忌諱的4種跳槽方式 一、隨意改行,盲目跟潮。 沒有一個行業是永遠的熱門。不考慮自身專長和興趣,即使應聘成功,也難以長久。何況每一次換行都必須從新手做起,知識和經驗難以積累,也很難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如果到了四十歲還沒有在某個行業里開拓出一片天地,那麼跳槽就業將會變得比較艱難。這裡還要提醒廣大的應屆畢業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專業,畢竟學以致用者輕車熟路,較非專業者容易上手得多。隨意改行意味著沒有職業目標,難有發展。 二、不加分析,盲目聽信。 據統計,約有50%的跳槽是為了追求高薪。通過跳槽能讓薪資上個台階固然是好,可是為了一兩百塊跳槽就顯得過於草率。現在很多中介或公司在招聘的時候說得花好稻好,可是工作後才發現被騙。比如在「年薪」上作文章,在「四金」上「搗糨糊」等等,花樣百出,不一而足。求職者如果不加分析,就會輕易入瓮。有的人在跳槽時只盯住薪資,不考慮自身的長遠發展,更是得不償失。盲目聽信者往往會迅速再次跳槽,進入惡性循環。企業認為這樣得求職者做事草率,難堪大用。 三、意氣用事,盲目跳槽。 有些人僅僅因為一點小事與上司或同事意見不和,便「一紙休書」,「掛印而去」。這樣的人情商一般高不到哪兒去,更缺乏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換了環境也難有作為,反易成為老單位同事的笑柄。企業一般也不願招聘。 四、急於求成,盲進忙出。 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晉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於求成就不行了。急於求成者往往「欲速則不達」。一位曾在金貿大廈工作過的人事告訴筆者,金貿大廈最後晉升到高層管理位置的並非當初能力最強者,而是能堅持留到最後的人。經驗和能力都需要日積月累。來到新的環境,光是獲得領導和周圍同事認同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晉升機會的獲得更需要耐心。因此,現代成功學認為成功更多的取決於情商和逆境商,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智商了。要把潛力轉化為能力,實力轉化為地位,切忌急於求成,頻繁跳槽,況且好企業一般都比較看重員工的忠誠度,頻繁跳槽乃大忌也。
現代職場的新同事規則
辦公室的同事關係,說來有點玄妙,日日與你相對的人,既是出力幹活的合作夥伴也是升職提薪的競爭對手,前輩關於同事關係已經有好多告誡了,似乎你不得不步步設防,小心從事。可是,被網絡文化、新經濟浪潮灌溉的新新人類沖入了職場,同事規則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在it、媒體、律師所、網絡公司等聚集了高文化高素質青年人才的行業里,同事關係與過去相比已有了很大變化。同事間不再像過去那樣暗地裡使絆子,不屑於用那些背後損人的花招,他們關心的是怎樣才能通過最佳的合作達到資源的最好組合,帶來最多的效益。不僅在工作上這樣,在生活上也是如此,他們認為這種新型的同事關係是互動互惠的。 如果你是一個已身置這些職場或是準備投入其中的白領,對這種新的’遊戲規則」就要更多的了解,才能與他們和諧相處,並從中享受這樣的同事關系所帶來的好處和樂趣。 規則一 透明競爭 不玩陰招 對於老闆來說,他們看中的是你的才能與創意可以給事業帶來的活力和效益,用人的目的很明確,所以他們晉升和提薪的標準是你的業績,採用的是透明的競爭機制,而任人唯親或拉幫結派則是大忌。 而周圍的同事也討厭那些喜歡搬弄是非,玩弄陰招的人,他們更願意與那些有才氣且志趣相近的同事相處。 許多的新行業需要的是團隊的配合,同事時常一起加班研討,長時間的共處,彼此更為了解,往往成為知心朋友,這點與傳統的職場人際完全不同。所以你不要抱著同事是’冤家」、’敵人」的成見,否則你難以立足,更難發展了。你與新新同事的共處原則是彼此尊重、配合,然後儘管施展你的才華,在透明競爭中求發展。 規則二 個人喜惡 勿入職場 你有自己的喜惡,但要記住切勿將此帶入職場,因為你的那幫新新同事可能都很有個性,有自己獨特的眼光,每個同事都與你一樣有著自己的喜好,也許他們的衣著打扮或是言談舉止不是你所喜歡的,甚至為你所討厭,你可以保持沉默,可不要去妄加評論,更不能以此為界,劃分同類和異己,你最好能多點’兼容」。要是為此而惹惱他們,那你會樹敵過多,在辦公室的處境就大大不妙了。相反的,你的包容則會贏得他們對你的尊重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