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 警惕「紅蘋果現象」

  

  ●有益提示●

  近日,某集團公布了去年健康檢查年度報告,其中一項專門針對職場女性的健康檢查數據表明,「紅蘋果現象」在都市職場女性當中越來越普遍,導致25-45歲女性疾病的一個重要致病原因則是心理健康問題,這往往被大多數身在職場的女性所忽視。

  「紅蘋果現象」是指一個外表新鮮光亮的紅蘋果,放久了,儘管外表仍然是誘人的紅潤,但裡面會悄悄地變黑。常常被用來比喻職場女性外表光鮮靚麗,身心健康卻隱患重重,病痛不斷。美兆體檢針對近一年的1萬餘名女性受檢者數據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了威脅女性健康的十大風險疾病,即骨質疏鬆、隱藏性肥胖、體重超重、血脂異常、脂肪肝、甲狀腺功能異常、貧血、肝功能異常、血壓高。而這些疾病大多來自於心理壓力和不良的生活習慣。

  某體檢中心行政院長介紹說:「在對來體檢的所有職場女性的生活習慣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長時間處在空調環境中、常坐不動、不能保證睡眠時間、面對電腦過久、三餐飲食無規律、不吃早餐、不定期體檢,這些習慣成了侵蝕女性健康身體的重要因素。更糟的是,許多職場女性只會注意容顏保養,沒有認識到釋放心情、減輕壓力對保持健康的重要作用。這就導致了健康的失衡。」

  「壓力對身體的影響很大,高血壓、心臟病、甚至肥胖都有壓力的『功勞』。同時,壓力還很容易使人沮喪和緊張。人生中大約有超過50%的時間裡有情緒失調的狀態,這些都是由於長期的、不治療的壓力造成的。」知名心理諮詢師夏東豪說,「職場女性必須嘗試從心理的根源深處產生改變的動力,舒緩壓力,重塑身心健康的自我形象。」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杜拉拉職場進階寶典

  

  《杜拉拉升職記》掀過職場小說熱潮後,電影的上映再次引發了人們的期待。杜拉拉已成為成功職場女性形象的代表。有調查顯示,六成職場人知道杜拉拉。在這六成人中,七成職場人表示杜拉拉是自己心目中成功的職業女性典範。

  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觀影者希望能從影片中獲得職場經驗,成功的職場女性希望在杜拉拉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初入職場的女孩則希望能從杜拉拉為人處事的方式中學到經驗。但調查同時也顯示,影片中的很多情節和職場實際情況相去甚遠,辦公室著裝、杜拉拉的升職速度、職場氛圍等被認為和現實差距最大。

  曾在外企任HR的資深人力資源專家董女士分析,電影的熱映反映了中國職場的現狀:打工者既要解決溫飽又希望實現職業理想,順便將自己不知不覺融入角色,探尋和滿足內心需求、尋找共鳴。

  董女士分析,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出生的職場人在現今市場環境下,信息量過大無法及時做漏斗式處理,父母又無法提供完全的最終解決方案,如何處理個人價值觀和職業價值觀的衝突問題,處理職業化和人性的抉擇和取捨,電影中的案例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觀察和反思的空間。但她同時提醒,期冀從一部被定性為商業喜劇和時尚浪漫喜劇的電影中獲得指導或經驗有些太沉重了,畢竟職場是現實的。

  杜拉拉職場進階寶典

  近日,《杜拉拉升職記》電影上映,在職場群體中掀起觀影熱潮。

  劇中所表現的職場生態、職場守則也引起人們的爭論。有人認為可以從電影中得到一些職場經驗的啟發,但是其中有關升職速度和職場氛圍等劇情被認為和現實差距很大。職場專家提示:職場是現實的,不要期冀只從一部電影中獲得真實的指導。

  第1幕:辭職原因

  電影場景

  在面試時,杜拉拉被問到上一個工作的辭職原因,她回憶起之前的老闆騷擾自己的場景,卻以一句「這是我的職業理想」帶過。

  真實職場大部分因待遇或發展瓶頸辭職

  離開之前的公司是因為和領導發生矛盾。面試中被問到這個問題,總是很含糊,因為沒有人會認真聽之前問題的來龍去脈,反而會被定性為不夠職業。―――小於,房產公司銷售

  你可以說實情,也可以說其他的原因,但肯定不能是公司領導能力十分差勁,工資待遇太低,更不能說是公司呆不下去。―――小陸,遊戲設計人員

  招聘網站今年3月針對職場人跳槽原因所做調查顯示,39.7%的人因工資和福利待遇不盡如人意,38.49%的人選擇了企業無法承載個人發展。職場顧問分析,常見的離職原因包括人際關係不好處理、與上司相處不好、工作壓力大等,這些原因都或多或少包含求職者本身的因素,可能影響將來的工作發揮,都不是好的離職理由。

  專業指點能力勝於經驗

  在面試的時候,「離職原因」確實是一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其實,任何一個對自己職業發展有計劃的職業人,在選擇工作機會時,都會注重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

  希望得到真誠的回答

  在上一個工作辭職原因問題中,HR希望得到應聘者客觀、真實的回答就可以了。應聘者需要注意的是真誠的回答,因為誠信在很多時候有著一票否決權,這也是絕大多數企業比較關注的問題。

  勿提及原公司的不好

  當面試官問到此問題時,最好從自身找原因進行回答,因為真正成功的職場人多數是自身的努力多過於外部環境的幫助。儘量不要提及原公司的不好、領導的不好、公司人際關係複雜等外在因素,因為領導的要求是相似的,對於服從性差、團隊配合不好等性格的人基本是拒絕的態度。

職場友誼 怎樣保持溫暖距離

  

  有個故事,直接形象地描述了 職場人際關係的微妙:兩隻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取暖。但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靠得太近就會被對方扎到,離得太遠,又會冷得受不了。幾經折騰,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不會太痛,也不會太冷。 職場裡,處理與上司、同事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找到這個「 溫暖又不至於被扎」的距離。

  職場友誼,優勢還是負擔?

  瑪麗和她的上司一直像朋友一樣親近,一起去餐廳吃飯,去酒吧聊天,她們互相交流自己的家事,談論自己的感情問題,過節的時候互相交換禮物, 一切看上去更像同事而不是上下級關係。

  但突然有一天瑪麗告訴我她決定換工作,因為她和上司的關係已經成了她工作發展的障礙。雖然上司經常說支持她在職場裡晉升,但每次當她提交自己關於工作的想法時,她都會說那些想法還不夠完善而婉轉地否決。漸地她意識到上司和她處在一種微妙的競爭關係中。相似的性格讓她們成為了朋友,但也成了她無法發展的原因。同時由於她跟上司關係緊密,還受到來自公司其他同事的誤解和疏遠。

  與老闆或上司

  莫談友誼雇員跟上司要保持的是友好。而不是友誼。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關係從本質上就不是平等的,又何談友誼?

  與上司適當地分享個人生活中的問題,會對建立一種信任感和彼此友好的氣氛有所幫助,至少在你因個人問題而暫時影響到工作表現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上司的理解而不是直接的誤解。但這種個人的信息一定要經過篩選,而且分享的程度和方式也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曾經有個把上司當「 哥們」 看待的朋友,非常自豪地將上司請到自己剛購置的「 豪宅」參觀,還略帶炫耀地介紹著自己的買房經驗,結果據說他從那之後兩年都沒加過薪,雖然他的上司顯得有些心眼兒過小,但也忍不住要說他一句:自找!和上司做朋友的另一個弊端,是來自其他同事的猜疑和偏見。還是因為等級本質上的不平等,和上司「 稱兄道弟」的親密,無論本意如何,看上去必然是「 往上爬的刻意」 。在公司里,就算是在大到占據一整層的辦公室,就算有格子間的擋板半遮著視線,房間裡每個人都會注意到那個經常單獨出入上司辦公室,有時還會關門講話的人。當你在公司的會議上,與上司談論著只有你們倆個人了解的話題時,不是在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位,而是在孤立自己。在如今的這個競爭激烈的 職場裡,不管是天真純情,還是虛偽做作地堅持自己和上司之間只是「 純潔的」 友誼的行為,都只會讓人覺得可笑得沒有必要。

${FDPageBreak}

  所以既然兩邊都是費力不討好,「 何必同志,你又何必呢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曾經一個前輩對我說 : 在同一個行業里競爭,利益衝突下,建立在那點兒基礎上的友誼又算什麼 ?」 在職場,這個你死我活的江湖裡,誰又敢說自己不會「挨刀」呢?

  其實隨著工作時間的加長,午餐地點選擇的局限和團隊活動的增多,在公司里沒有任何朋友基本已經成為不可能事件。和同事做朋友在很多方面會對你的事業發展會有很大幫助。他們可以在工作上對你的表現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你需要的時候為你提供支持。他們讓你在工作中保持愉快心情,甚至提高工作效率。總之,在 職場裡,好的朋友圈子會給你的工作帶來積極的影響。遇到投緣的同事時,是否要把這種默契變成更深層次的友誼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信任是考量的先決條件。

  隨著友誼的加深,你自然而然地會把自己心底對工作,對上司和其他同事的真實想法傾訴出來。然後你就要希望這些想法不會被你的朋友有意無意地泄露給不該聽到的人,這時需要的就是信任。

  同時,作為傾聽的一方,如果也同樣珍惜這份友誼,也就要保持對朋友的忠誠,因為信任只給予值得信任的人。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這種友誼的脆弱性做好心理準備。當工作關係下的友誼走錯了方向時,你所付出的代價是和你投入的情感成正比的。歸根結底,工作是人經濟上的依賴,如果逼著某個人在自己的經濟來源和友誼之間二選一,大概多數人都會選擇保住工作為先吧。

  所以,當你決定在 職場裡交密友時,你一定要清楚,或是為人兩肋插刀,或是被人背後捅刀,反正這「刀」是挨定了。

  與客戶私交的圍城

  職場中另一個非常微妙的人際關係,就是和客戶私交。那句「 辦事靠關係」的心訣,讓很多人陷入了客戶關係的圍城。城外的人想盡辦法拉「 關係」 以便展開工作,城內的人面對工作被「 關係」束縛得左右為難。如何能夠保持城門大開,出入自如呢 ?

  與客戶建立私交的第一條法則,就是不能強求。你可以主動地邁出第一步,發出聚會的邀請,但是不要「 狂轟濫炸」地頻繁相約,順其自然是建立關係的起點。

畢業後5年是職場黃金期

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最開始的時候,大家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五年之後,大家的差距就出現了。有的人還是拿著畢業時候水平的工資在一家小公司蝸居著,但是一些曾經拿著微薄工資的人五年後卻成為了人中龍鳳,遠遠把別人拋在了身後。

職場 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職場中,笨和聰明,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樣。那些公認的聰明人,在職場中的命運往往不會很好,凡事都精明,遇事不吃虧,到頭來卻處處受人壓制,成為人們打擊嫉妒的中心。反倒是一些看起來笨笨的人,平時經常被人欺負,誰騙他都相信,可到了關鍵時候,這些人卻永遠是屹立不倒的,甚至於占盡優勢。人人都覺得聰明的往往是笨蛋,而人人覺得笨拙到極點的,恰可能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