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七月七日是七夕,七夕佳節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許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風俗,深深地浸潤了祖國的中醫藥文化。
配方治病防病
七夕佳節有配藥的習俗,人們常用松柏等入藥配方,甚至還主張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並稱它們為長生不老的仙藥。中醫認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潤皮膚,延年益壽;《玉楸藥解》謂其「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痹,澤膚榮毛」,《海藥本草》說它「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清宮還將松子列為御膳食品。柏子香氣濃郁,能養心安神、止汗潤腸;《本草備要》載,「凡補脾藥多燥,柏子仁潤藥而香能舒脾,燥脾藥中兼用最良」。荷葉能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滇南本草》說它「上清頭目之風熱,止眩暈,清痰,泄氣,止嘔、頭悶疼」。
七夕時還常選用一些比較實用的藥方治病。如曬槐汁治痔,將槐樹枝切成小段,煎煮至藥液呈綠色,先熏後洗痔瘡處,有清熱涼血、清肝瀉火的作用,療效很好;煎苦瓜治眼,苦瓜能清暑滌熱,可治赤眼疼痛,《生生編》載其「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摘瓜蒂治下痢,瓜蒂被《本經》列為上品,《別錄》雲,「生嵩高平澤,七月七日采」,「治瘧,無問新久」。
七夕,閩西客家人習慣用仙人草冬瓜塊和水熬煮,再用潔淨的瓦壇密封貯存,以治療發熱、頭痛、中暑、驚風。這是有醫學根據的,《本草求原》說仙人草能「清暑熱,解臟腑結熱毒,治酒風」,《本草再新》說冬瓜「除心火,瀉脾火,利濕祛風,消腫止渴,解暑化熱。」
${FDPageBreak}
儲水辟邪防病
七夕儲水的習俗由來已久。雍正《廣東通志》載,「家汲井華水貯之,以備酒漿,曰聖水」,光緒《惠州府志·風俗》亦記曰:「七夕,男女晨起擔水貯之,謂『七夕水』,飲之可以治疾明目」。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取回水後用新瓮盛起來儲存,用於治療瘡癤,除去濕毒,醫治多種熱證。中醫認為,井內之水,多喝能消熱解毒,利於小便赤熱、艱澀不暢、燒酒醉死等。《本草綱目》說,「井水新汲,療病利人,平旦第一汲,為井華水,其功極廣,又與諸不同,主治酒後熱痢,洗目中膚翳」。《瀕湖集簡方》記載一解燒酒醉死方:「急以新汲井華水,細細灌之,至蘇乃已。」
七夕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說它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給小孩煎藥殺蟲效果好。中醫認為,露水可以入藥,可用以煎煮潤肺殺蟲的藥劑,或把治療疥癬、蟲癩的散劑調成外敷藥,可以增強療效。
${FDPageBreak}
煎湯洗髮護髮
婦女七夕洗髮,也是特別的習俗。湖南《攸縣誌》記載,「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原籍浙江的台灣作家琦君,在《髻》中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發。還有些地區的未婚女子,喜歡在節日時用皂角樹等樹的液漿或枝葉汁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這當中除了女性祈願仙子佑護之外,也有一定的醫學道理。如皂角樹枝葉煎湯沐發,能夠清熱化濕、祛除多餘脂肪、通暢毛囊,對防脫髮和烏髮效果頗佳,不會刺激頭皮。再如黑骨木樹漿黑髮功效也是極佳。
${FDPageBreak}
吃節令食物強身健體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五子的藥用價值很高。桂圓有開胃益氣、養血健脾、補心安神、補虛長智之功效;紅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榛子有「堅果之王」的美稱,《開寶本草》說它「主益氣力,寬腸胃,令人不飢,健行」;花生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瓜子據《本草綱目》及各大中藥辭典記載,具有清肺化痰、潤腸通便等功效。
七夕節這一天還要吃「巧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春季感冒別亂吃藥 感冒初期巧用中醫小藥方
春天病毒、細菌滋長,流感病毒也開始四處作惡,也是流感的高發期。染上感冒,很多人會選擇吃感冒藥。但像老人、小孩、孕婦等特殊人群,應先諮詢醫生意見再服用感冒藥,因為特殊人群有特殊的醫學指標。而且根據不同的感冒症狀,用藥也是不同的。下面就分享一些感冒的用藥常識:
感冒別亂吃藥
很多人感冒的時候都會自己去買藥,但是這個感冒藥也不能亂吃。亂吃藥對身體的危害是相當大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自行用抗菌藥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抗菌藥主要用於細菌或真菌感染。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病原體均為病毒,抗菌藥對其沒有殺滅作用。只有當感冒合併細菌感染時,才應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使用相應的抗菌藥。
2、服解熱鎮痛藥自行加量
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雙氯芬酸等成分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常被用於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肌肉酸痛、發熱等症狀。這類藥物可能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嚴重時可引起急性腎衰竭、急性間質性腎炎、血尿等,因此不能自行加量服用,已經明確有腎功能損害者應慎用。
3、同時吃多種感冒藥
感冒藥多為複方製劑,除解熱鎮痛藥外,還可能含以下成分: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用於緩解鼻子發癢、打噴嚏、眼睛發癢及流淚等症狀,同時具有輕微的鎮靜作用;鼻黏膜血管收縮藥,如偽麻黃鹼,用於緩解鼻腔或鼻竇阻塞;鎮咳祛痰藥,如右美沙芬,用於解除咳嗽症狀。此外,有些感冒藥還含有其他成分,如人工牛黃有解熱作用,咖啡因可在解熱鎮痛的同時降低抗組胺藥的嗜睡作用。如果兩種感冒藥都含有同樣的成分,患者同時服用,相當於加大了服用的劑量,發生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就會隨之增加。
感冒初期巧用小藥方
中醫認為在寒熱失調、過度勞累、情緒緊張、起居不規律等情況下,人體抵禦外邪侵襲的功能失調,邪氣侵入導致感冒。現在向大家推薦了幾個小藥方,可用於緩解感冒初期症狀。
風寒感冒: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咽癢、咳嗽、痰清稀色白、惡寒、無汗、頭痛、肢節酸痛等症狀,可能是風寒感冒引起的,應採取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方法。北京中醫管理局推薦的流感預防方為:生薑10克,大棗5克,水煎服。適合於風寒感冒症狀極輕時使用。如果症狀明顯,大家還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含紫蘇葉、蔥白、生薑、防風等藥物的中成藥。
風熱感冒:如果自覺發熱明顯(體溫不一定升高)、稍感惡寒、頭痛、鼻塞流濁涕、口乾口渴、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黃黏稠等症狀,可能是風熱感冒;應採取辛涼解表,清肺透邪的方法。此時可選用此小藥方:金蓮花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代茶飲。症狀稍重時可選用含有連翹、板藍根、淡竹葉、薄荷、牛蒡子,蘆根、黃芩、生石膏等藥物的中成藥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假如感冒時體溫超過38°C,周身酸痛,疲乏無力等症狀明顯,出現嚴重咳嗽、甚至引起胸痛;或者在感冒時,自己服藥3天仍效果不佳,也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吃辣可以祛除濕氣?關於祛濕得避開這5個常見誤區!
春季濕氣重,很多人會使用各種各樣方法祛濕,但是濕氣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祛掉,而且濕氣也是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如果盲目的祛濕,可能會效果不理想,再者很多人對濕氣的認識是有誤區的,如果不注意避開可能會損傷身體的健康,尤其是以下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那麼祛濕氣常見誤區有哪些?
1、吃辣可以祛濕
關於吃辣發汗就能夠祛濕的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說法流傳是比較廣的,但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是很理想,也就是吃辛辣的食物,雖然能發汗,但是卻並不一定能夠除濕,反而吃太多的辣椒會刺激腸道,引起腸胃不舒適,甚至容易有腹瀉之類的現象,不利於脾胃的健康。
2、濕氣重少運動
有很多濕氣重的人認為自己濕氣比較重,身體比較虛弱,就應該多休息少運動,濕氣重的人不應該少運動,反而應該適度的多運動,因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可以加速濕氣的排出,對身體有好處。可以選擇適合的運動,比如每天跑步、游泳或者打太極,騎自行車之類的,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水分的代謝。
3、只祛濕不健脾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祛濕氣,但是卻只祛濕氣而沒有健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舊的濕氣趕走了,新的濕氣又會出現,其實除濕應該是祛濕跟健脾同時進行的,因為祛濕可以增強脾的功能,而健脾則可以讓祛濕變得更簡單,所以只有這兩者同時進行,才能產生良好的循環效果。
4、濕氣重喝祛濕茶
在祛濕氣方面有些人認為濕氣重直接喝祛濕茶就可以祛身體的濕氣,但是祛濕茶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因為每人的體質不一樣,如果盲目的飲用祛濕茶,會損傷陽氣,加重寒濕,甚至會影響到脾胃功能。
5、游泳會加重濕氣
有些人認為濕氣重就不可以游泳,游泳會加重濕氣,其實這是錯誤的,游泳屬於全身性的一種有氧運動,適度的游泳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身體水分的代謝,所以是有助於濕氣排出的。
另外還有一些人認為濕氣重的人是不能喝太多水的,這種認知也是錯誤的,每天適度的喝水,經常上廁所,將身體裡面的毒素和垃圾排出體外,有助於身體排濕,所以不能因為濕氣重而少喝水,反而適當的多喝水有好處。
超實用!專家開的增高運動處方
導語: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建議兒童每天進行戶外運動。
不同類型的老年人,散步的姿勢也有所不同
體質虛弱者散步時,應適當將兩隻手臂甩開,步伐邁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這樣可以儘量將全身活動開,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參與到運動中,有效地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