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向上走還是向深走

  

  在職場發展的選擇方向上,我們都存在著某種困惑。只要有發展的機會,誰也不願碌碌無為地混下去,更何況職場的發展與個人生活水平還有著緊張的聯繫。職場的發展方向大體有兩個:向上或向深發展,換言之,管理權力的發展,或是專業技術的提高。那麼哪個方向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觀點一:職場,哪條路最好走?

  趙鴻玉先生(博士)

  英國阿斯頓大學管理學博士。畢業後先後受聘於兩家英國工具機製造業的跨國公司任國際項目經理和高級管理諮詢顧問。回國後加入一家國際獵頭公司任高級顧問,現任Globalfit管理諮詢培訓公司總經理。

  人的本意自然是往高處走,這需要為之付出努力。但努力了並不一定就會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努力的有效性不失為主要因素之一。

  人在工作中涉及到的相關層面不外乎有兩類: 工作業務自身和人際往來。前者需要專業知識技能,後者則需要人際交往技能。有一種理論是:不論什麼技能都是能力的一種體現,不斷提高能力自然就會勝任不斷上升的崗位要求,不必考慮太多個人的興趣和自認為的優勢和弱項。這樣的說法也能成立,事實上許多人在職場中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不過接下來還有個因素需要考慮,這就是上面提到的努力有效性。如果發展機會是公平的,那它一定是通過競爭才能得到,而有效性則是競爭勝因的關鍵。試想,你很努力甚至比別人更努力地磨鐵杵,當你的鐵杵只不過比原來稍細了些時,別人的鐵杵已磨成針了。這表明你的有效性低於他人,機會自然被先給予他人。另一方面,你在努力的過程中也許感到很痛苦,因為你對把這樣一根鐵磨成一根針並不感興趣,而別人卻對此備感興趣而樂此不疲,在享受過程中往往產生出靈感,故而創造或採用了更有效的方法。

  這就回到了個人興趣傾向的話題。有些人對做具體工作更感興趣,從把事情做成中得到最大的滿足和成就感;有些人則對與人打交道更感興趣,從被他人認可和影響他人中得到滿足和成就感。

  顯然,個人興趣傾向對於職場的發展會有影響,所以,當面對改變或影響職場發展方向的機會時(如走向管理的路徑或走向專家的路徑),個人興趣傾向因素是值得考慮的。需要強調的是,職場上的人大體分為三類:明顯側重做事;明顯側重與人交往;對以上兩項均較感興趣,對某項略有偏重。

  對於最後一類人(多數人屬於此類),在職場方向上可順其自然,個人選擇可讓位於優先到來的機會。對於前兩類人,個人的主動選擇會變得至關重要。道理歸結為二: 如果崗位性質與個人的興趣傾向差異很大,一是你很難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 二是在厭倦的狀態下你很難有所創新並獲取超人的業績。而這些對於未來職場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在方向選擇上應當注意迴避。

${FDPageBreak}

  不做管理就沒有發展嗎?

  顯然不是。走專家方向的路同樣大有作為。業務高手不僅會直接為公司帶來更高的利潤,他們自身也會因為突出的業務能力而受到上司,同事,同行的尊重和認可。他們也會因自身具有的專家權力而對他人產生更大的影響從而越發受到公司的重視和信任。

  什麼時候該拒絕高職位的誘惑?

  在現實中,一個人被公司考慮晉升為管理者,首先往往是由於他在業務方面表現出的優秀能力或業績。晉升誰不樂意呀?早就求之不得,但接下來的是這個人需考慮自己的興趣傾向。如果他具有強烈的做事傾向,在行為傾向上也仍會停留在過去作為業務尖子的軌跡上,這樣便不能充分實現管理者帶領團隊並提高團隊業績的基本職責。結果就會產生工作壓力,他需要強迫自己更多花時間去關注自己不感興趣的人和事。如果觀念意識不能轉變,他就會感到痛苦以至於提到工作就頭疼。有誰願意長期從事沒有樂趣的工作? 如果未來你面臨這樣的機會狀況,還是不要招之即上,應在思考之後做出你自己的選擇。記住,拒絕機會也是一種歷練,如果拒絕某個機會是出於適合你的選擇,這也是成熟的一個標誌。

  兩個同時畢業的人,一個做管理,一個做專家,30年後,她們分別會怎樣?

  只要她們都在努力,都會取得不凡的業績,所不同的是,她們取得成就的內容和形式不盡相同。一個可能是成功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一個可能是業內享有盛名的專家或受公司上下推崇的業務高手。一個津津樂道公司的成長及開發人培養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就,一個沉浸在創新和業務拓展方面取得的成功。

  當然管理路徑也需要專業知識技能。在公司定位、發展戰略、業務拓展、經營運作等方面都需相關專業知識技能作為重要支撐。

  現在的企業里,管理和專家哪個機會發展更多?

  從現狀上看,管理者的機會更多。這與跨國公司一直採用的崗位職稱體系與薪酬體系相關。多數情況下,高管的收入高於高技術職稱的收入水平。這也是許多人認為走管理路徑是職場發展唯一路徑的重要原因之一。好在許多跨國公司已經認知這一現象並正在嘗試加以改善。比如增加專家這條路徑上的崗位職稱,等級重要性及薪酬水平等。

${FDPageBreak}

  觀點二:技術才是「青春飯」

  鄭茜:北京中科紅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業務拓展總監

  如今的職場競爭異常激烈,不管是往高處還是往深處發展都非常艱難,需要承擔無數的壓力和挑戰,沒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是很難做到的。我見到很多女性,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用別人叫停自己就準備退後了,她們的想法通常是:自己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了,而且生活的質量比職位的高低更重要。

  這道理聽上去是對的。大多數年輕女孩某一階段還處在願意享樂,願意不勞而獲,沒有具體的生活目標的狀態中,能夠奮鬥出一定成就,已是人中龍鳳了。

  但女人真的可以停下來,既不再往高走,也不再往深走嗎?我曾有過在西門子公司做11年人力資源工作的經驗,看到過無數女性的發展軌跡,就我的經驗來看,能夠走到高層的女性都有一定的先天管理天賦,再加上後天環境的配合和個人的努力。在上升的過程中,機會會越來越多,視野會越來越寬廣,嗅覺也越來越靈敏,對周圍非常關注。而在業務技術方面向縱深發展的女性則容易只關注到一小塊自己擅長的領域,而且如果沒有伯樂發現,在職業中的發展就比較被動。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我見過一位女性,是中科院軟體所的碩士研究生,從事技術工作,但她對市場的判斷很敏銳很準確。此時她獲得了兩個機會:出國深造,在技術的路上往深邁進一步;或在公司里被提升為基層經理。她選擇了後者。如今5年過去了,她已經做到了總監級的職位,比同期進入公司的、鑽研技術的同事薪水高出50%。

  其實我們有一個誤區,認為學到了技術就是一輩子的本事。其實在如今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技術才是「青春飯」,不努力跟上,不隨時更新知識是不行的。在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只關注一個層面,發展都會受到限制。

  職場上,多才的人才能屹立不倒,專才總是被後浪推前浪。所以我的建議是,也許你自認為性格或愛好上偏向某一發展方向,但要在年輕的時候多做嘗試。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有時會讓我們自己目瞪口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跳槽旺季來臨 跳與不跳需規劃當頭

  三年前,《杜拉拉升職記》一書中女主角杜拉拉的職場生存法則成為眾多職場人的奮鬥指南,特別是從一個民營企業工作的小職員跳槽到國際知名500強公司的經歷,令無數上下求索的求職者看到了希望。如今陽春三月, 「杜拉拉」這一人物即將被搬上屏幕,很多職場中人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又跳躍了起來。對此,有關職業專家指出,跳槽需做好職業規劃,不可急於求成。

  外企成為首當其衝的跳槽選擇

  根據智聯招聘2010年春季跳槽報告顯示,心裡有跳槽念頭的網友比例已超過半數,其中民營企業比例最高,達到了64.5%。而在民營企業想跳槽者中,三資企業是他們的跳槽目標首選。調查同時顯示,五成職場人在跳槽過程中表達了自己對於不同性質企業的選擇傾向,外資企業依舊排在首位,民營企業排在末位。一直以來,外企以良好的工作環境、優秀的企業文化以及相當誘人的薪水吸引著求職者的目光。

  智聯招聘人力資源總監張勇先生認為,從民營企業進入外資企業對於求職者來說,確實存在比較大的難度,這主要體現在「道」與「術」上。「道」主要是如何能夠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思考方法上與國際化背景更好地相處和溝通。「術」則是指工作中的具體方法和管理工具的使用。因為「道」與「術」的差異,使得長期在本土企業工作的員工進入到外資企業中之後,存在一定的難度和較長的適應期。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企業的全球化程度都在不斷提高,所以相對以前而言,所謂企業性質的劃分僅僅是從性質上劃分,而管理架構本身逐漸趨同,因而求職者也不必過分看重企業性質,更多的還是應該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進行評估。

  促使員工另謀高就的原因何在

  調查顯示,跳槽的首要原因是職場人對工作發展空間不滿。不管是哪個行業的哪類人才,無論是專業的還是通用的,也不管是初級、中級還是高級的員工,最在意的是企業認可。一旦被企業認可,就意味著接納和信任。只有企業完全接納一個員工,才會給他更多的空間、平台、資源、權利等,只有平台夠大,才能施展能力,把握機會。對此,北京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負責人指出,對於企業而言,是否把每一個員工安排在最合適的崗位是非常關鍵的。做不好人崗匹配,不僅留不住人才,更嚴重的是在日常的運作中流失著大量的人力資源。這些大量的人力資源會在恰當的崗位上轉化成企業扎紮實實的盈利。

  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對現有的薪酬福利不滿,一方面是單位工資水平低於市場水平,另一個方面是同工不同酬帶來的不滿。雖然部分企業嚴禁員工之間討論薪酬,但是身處其中,職場人多多少少會了解到同事的薪酬水平。當員工發現自己在同樣的勞動強度下,薪酬遠遠低於別人的時候,一般選擇另謀出路,而不是與領導溝通。

  除了發展空間和薪資的影響外,越來越多成功人士的創業史也吸引著不少年輕的職場人躍躍欲試。這種跳槽屬於半創業型,由于越來越多的技術人才欲自主創業,但由於缺乏資金、缺乏管理經驗等諸多原因未能遂願。於是,出現了項目組集體跳槽的現象,通過承擔公司新項目的方式,獨立負責公司的某項業務。項目組裡的所有人員,都是跳槽者自己選擇的原來同事或工作夥伴。

  跳槽需做好職業規劃,不可急於求成

  智聯招聘副總裁陳旭先生認為,雖然跳槽通常在職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轉折點的角色,但是在當今形勢下求職者切不可盲目樂觀。誠然,每一個職場人都希望通過跳槽提升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改善自己的薪酬福利待遇。但是跳槽本身只代表了一次轉折,至於轉折的方向還需要求職者事先做好理性的評估。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對自己職業的規劃,同時需要運氣。每個面對職場的新人都是平等的,有些人會在隨後工作之中隨遇而安,每天在抱怨和消極中度過。有些人則在積聚經驗等待機會,每天積極面對新困難。也許一兩個月沒有什麼變化,但兩三年以後就會截然不同。也許這種變化就在你身邊的朋友聚會中重複上演。職場就像種樹,你需要精心的去呵護、規劃它的成長期,才能有朝一日成為蒼天大樹。否則,在密集的職場裡,你會因為得不到「陽光」和「肥料」,被這個環境所淘汰。

  對於有意願跳槽的員工,陳旭先生提醒道,在一個崗位上最好能堅持三年以上再離開。同時,要學會「向外看」和「向內看」,向外看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前景,向內看自身的能力及職業發展的階段。跳槽之前要做好準備,首先要考慮自己目前所在公司的工作情況是否能夠通過努力有所改善,其次要從網絡、行業從業者以及公司內部員工處了解到跳槽行業和企業的實際情況。

辭職前,請三思!

  中國人做事情有個習慣,喜歡不約而同,就連辭職也是一樣,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年關過後。前兩天,我公司也有兩個年輕的職員提出了辭職,一個是因為找到了另一份工作,而另一個則打算考研。而在深圳,幾乎每天,在每家公司都會有人辭職,這樣的現狀多少會讓人感覺有那麼一絲的浮躁情緒。

  每個人離職都會有著自己的理由,從社會大的環境來說,中國GDP的高速上漲不僅僅刺激著各行業的發展,更帶給了現今的年輕人各種各樣的工作機會,「東家不做做西家」的心理使得年輕人有恃無恐。往往一個員工在一家公司工作了1到2年,就認為自己已經是資深人士了,隨隨便便地因為對方公司多給了一些薪水,稍好的職位,或者對本公司稍有微詞就甩手離開。而在國外,在一個崗位工作了僅僅1到2年的人是從不敢以專業人士自居的,他們甚至要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很多年才能得到升遷的機會 ,而由於社會規範和就業環境等等問題,他們更不會如此地輕易離職。作為老闆,我更希望我的員工能夠真正地沉下來,在一個職位上學到更多的東西,更多地為未來作好充分的準備,因為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那個人。

  對於個人而言,頻繁地跳槽極有可能會影響到自身事業生涯的規劃與發展,在國外,不僅就業機會低於國內,更嚴重的是貿然辭職將影響你所擁有的社會失業保險等各項社會福利。而在我們新公布的勞動法中則給予了就職者充分的保障,使他們沒有意識到頻繁跳槽在他們職業生涯中可能造成的信任危機。

  而大多人跳槽的人,其理由都在強調以前的公司不重視自己的才能,沒有給我足夠的發展空間!可是我們是否有回問過自己,我們是不是有去爭取過機會。以我的經驗來看,所謂的機會,發展空間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如果你認為你有足夠的能力勝任更高層次的工作,你要充分地表現出你的能力來,也可以直接地可向你的老闆提出來,你又怎麼知道其實你的老闆不是在等待你的表現,等待你自己提出要求呢?作為老闆,一個有了結自己能力的部下,遠遠要比一個只懂得服從命令的員工來的有價值。

  但不幸的是,現在會這麼做的人實在很少,當然這個可能與我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有關,一直以來,不管是上學,還是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做個乖小孩,要聽從上司、老師、長輩的話 。也因此我們通常畏於表達自己,表現自己。不知大家有否發現,小時並不聽話的所謂的「壞小孩」常常在長大後的成功概率很高!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準備跳槽或者正在跳槽的路上,那麼請你在跳槽前先想清楚幾件事:

  1、你了解自己嗎?你知道自己的目標嗎?你清楚要達到這個目標要走哪條路嗎?

  2、你真的了解你現在的公司嗎?你知道公司下一步的規劃嗎?

  3、你了解新公司嗎?法國有個言語來形容婚姻,對於職場也很是適合:你知道自己離開的是什麼,但你不知道自己去的是什麼。在你不確定你放棄了什麼機會,而去到什麼地方之前請三思。

啥是職場如狼的處世哲學

在狼的身上,我們發現了人類所需要的一切。正如英國動物學家紹。艾利斯所說:「在所有哺乳動物中,最有情感者,莫過於狼;最具韌性者,莫過於狼;最有成就者,還是莫過於狼。」

你是否有躋身金領的潛力

心理學家幫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