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發性多汗症
有的人愛出汗,系植物神經中樞調節障礙所致,這種人常在手足心、腋窩、面部對稱性多汗。每當情緒激動時,或是環境溫度升高時,或是活動後,常常出汗增多,有的甚至大汗淋漓。
2、繼發性多汗
多汗系某種疾病引起,如結核病常有夜間盜汗。亦見於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炎、脊髓空洞症、格林--巴利綜合徵,雷諾氏病等。在檢查中,若發現原發病,應積極治療。
3、味覺性局部多汗
有的人在吃某些辛辣性食物時,引起額部、鼻尖部及顳部汗液冒出。此症多與延腦發汗中樞有關。如果屬於對稱性部位多汗,系先天性;若多汗只限於局部,常常是面神經麻痹後恢復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嬰兒咳嗽出虛汗怎麼辦
嬰兒咳嗽出虛汗怎麼辦
1、川貝鷓鴣湯:本湯化痰止咳固腎。鷓鴣1隻、苦杏仁9~15粒、川貝9~15粒、廣陳皮5克、山藥30克,煲湯。適合體弱者。
2、外治用白芥子末3克,雞蛋清和勻,搽上背部(大椎、肺俞穴)或用老薑汁4~6滴、生油8~10滴和勻,搽背部(大椎、腎俞和肺俞穴)。前者適合體質壯實者,後者適合體虛者。
3、木耳、紅棗各15g,冰糖適量。將上藥加水一碗半,煎至大半碗。每天1劑,分2至3次口服。
4、五倍子、赤石脂、沒食子、煅龍骨、煅牡蠣各100g,辰砂5g。前5味藥共研細末後,加入辰砂再研,混勻備用。0.5至1歲者每次10g,1至5歲者每次15g,5歲以上者每次20g。用涼開水、食醋各半,調藥成稀糊狀,每晚臨睡前敷肚臍,以紗布固定,次展除去,3至5夜為1療程。
5、人參須6g,茯苓10g,紅棗7枚。水煎服。
6、杭白芍、鉤藤、竹葉各6g,麥冬、白芷各10g,連翹3g,龍骨、牡蠣各15g。水煎服。每天1劑。
千萬不能喝冷飲7類人
千萬不能喝冷飲7類人
1、缺鈣患者
冷飲中的香精、香料、檸檬酸與體內的鈣離子結合後,會使得血液中游離的鈣減少,影響兒童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對於老年人來說,則將會誘發缺鈣性抽搐、骨折、肌肉疼痛及疲勞等。
2、肥胖患者
冷飲中所含的糖分較高,會增加肝糖原,轉化為脂肪後使得身體更加肥胖,容易誘發脂肪肝和高脂蛋白血症。
3、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是指陽氣不足,以形寒肢冷為特徵。其特點是形體多白胖、肌肉不健壯,平時手腳冰涼、舌胖且邊有齒痕,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長。陽氣的功能是溫煦人體,而冷飲易損傷陽氣,令人失去溫煦之功。
4、淤血體質
淤血體質是指血液運行不暢的體質狀態。其特點是形體瘦、面色晦暗、容易出現淤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質暗或有淤斑、眼眶暗黑、易脫髮、肌膚干。具體表現為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經,男性身上多有淤青。這類人吃冷飲會使血流不暢,加重淤血。
5、月經來潮的女性
月經時期女性不宜喝寒涼食物,若是血脈不通暢容易導致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問題。
6、老人和幼兒
這類人群由於體質較弱,在短時間內吃大量冷飲,可能出現口腔肌肉麻痹、痙攣;由於胃腸驟然受冷,刺激腸黏膜引起胃腸不規則收縮,可能出現腹痛;由於冷熱不均,胃腸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受到不良影響,導致胃腸功能失調,腸蠕動加快,容易發生腹瀉等症狀。
7、胃潰瘍患者
消化道潰瘍的病人,若在夏天吃了太多的冰涼食物,會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不良,不利於潰瘍的癒合。尤其含糖的飲料,會增加胃酸的分泌,使胃潰瘍更加嚴重,且容易發生脹悶現象,引起打嗝。
老年人出虛汗的食療方
原料:當歸10克、黑棗10粒、川芎10克、熟地10克、白朮10克、黨參10克、桂枝3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灸甘草6克、黃芪15克、杜仲2片、枸杞15克、調味料鹽少許。
喝冷飲注意事項
夏天裡皮膚血管因散熱而擴張,肌肉血流量增加,胃腸血流量減少。大量進食冷飲會使胃腸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劇收縮,血流量隨之驟減,造成胃腸生理功能紊亂,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繼而可發生腹痛、腹瀉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