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長痘口臭是濕熱 教你祛濕妙招

1、 天氣悶熱

近來受悶熱天氣影響而患夏季濕熱的病人明顯增多,其中,胸悶、頭暈、胃口不好、燥熱、出汗很多或有汗不出等情況尤為多見。

夏秋人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較大,但由於天氣悶熱,排汗不暢,就造成濕氣積聚。若疏於調理,則容易導致濕熱病。

2、 潮濕多雨

在夏天,特別是夏至後,很多地區都進入了雨季,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好,外界的濕濁之氣就會乘虛而入。要是脾虛再來湊湊熱鬧,濕濁之氣就會在體內積聚,特別是堆積在臟腑和經絡里。

這時,身體裡的熱就會不斷炙烤這些濕濁之氣,就像大熱天用被子捂著東西一樣,即中醫所說的「化熱」,時間長了,就形成濕熱。

因此,生活中,不要淋雨,儘量避開潮濕的環境,能夠避免外感濕邪,還可以避免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病症的發生。

第一招:調整作息睡午覺

濕邪入體的人,早上起床會覺得頭暈、腿肚發酸;還會出現排便不暢,小便色濃、味重,大便粘附馬桶等。

如果舌苔很厚,舌頭很胖且大,兩邊沒有鋸齒狀的齒痕,咀嚼或說話時會不小心咬到舌頭,這就表示出現脾虛的情況了。

應對以上問題,除了調整飲食結構,注意清淡,少吃生冷或煎炸食物,還需調整作息,每天保證至少7小時睡眠,給身體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修復。

白領人士經常晚上加班,此後邀約朋友同事聚會、娛樂等又使夜生活延長,夜間睡眠往往不足,就特別需要午覺的補充。

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午間適當補眠能讓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

第二招:「對症下藥」做食療

1、醒脾 芳香能夠醒脾。將薄荷、生薑涼拌,稍微放點辣椒,能刺激脾胃。脾胃「清醒」過來,才能利濕。

2、清脾 具體來說,噁心欲吐者,喝藿香正氣水,吃參苓白朮丸。舌苔膩、早上肚子偏大者,說明身體裡有水排不出去,往往是脾虛、脾不健運的表現,可吃薏仁山藥粥或山藥冬瓜湯。

3、祛熱 脾胃濕熱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黃膩、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狀,可吃綠豆薏仁粥、西瓜皮絲瓜湯、涼拌苦瓜或苦菜湯,嚴重的可煮蒲公英綠豆水喝。

4、驅寒 寒濕毒多見於冬天,但少數人夏天也會有,一般為寒涼體質,或因貪涼吃生冷食物、長時間開空調等導致,表現為大便稀、食慾差、舌苔白膩等,可用生薑散寒祛濕。

第三招:調息養氣來站樁

站養生樁是如今調整身心最簡單和安全的方法。它能夠在根本上消除陽虛所導致的不少身心問題,健脾祛濕。

方法步驟:

1、兩腳保持與肩同寬,雙手抱胸前,呈抱球姿勢,雙腿同時彎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全身都要放輕鬆。

2、在站養生樁的時候,可以在心中冥想,當感到自己的掌心有一種酸麻的感覺,將胳膊舉高或放低,高舉時不過眉,放低時不過肚臍。兩隻手可以左右調整位置。

注意:站樁時間不宜過長,要循序漸進,初學者站10分鐘就會有效果,之後可以漸漸加長時間。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8個養生方去除盛夏濕邪

8個養生方去除盛夏濕邪

中醫裡面有一種叫做濕邪的毒素,夏季里尤盛,濕邪重是會讓體重增加,而且很多苦夏的症狀如口粘口渴、精力不濟等等也都與濕邪過旺有關。專家指出夏季想要輕身消夏,關鍵是祛濕排水。下面教您祛除體濕的8個養生小方法。

祛濕方法一:少鹽,幫助腎排水

吃太多鹽必導致更多的水攝入,很多口重的人都不苗條。許多科普文章常常提醒大家夏季要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這種提示是沒錯的。

但這主要是針對夏日從事劇烈運動、體力勞動的人,對很少出汗的白領們來說則未必合適。因為攝入體內的鹽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造成水鈉瀦留,水腫也就不請自來。你雖沒多吃,看上去卻比別人大一號。

如果不是出汗太多,夏季仍然要堅持低鹽飲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特別是對於腎臟有疾患的人來說尤其如此。祛濕方法二:按摩排水,比桑拿更健康

說起排水,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懶人招數就是洗桑拿。這種被動的出汗方式並不適合炎熱的夏季,尤其不適合頻繁採用。因為蒸桑拿雖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排除體內的濕邪,但因在洗桑拿的過程中,出汗過多,並不利於心臟健康。其實相對於桑拿,洗個溫水澡並稍事按摩是更健康的排水方式。

溫水澡能讓身體微微汗出,配合簡單的按摩手法,不僅可以起到排出體內濕邪的作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如果有時間,每周一次的身體SPA,籍由專業按摩師的理療手法,可以得到更佳的排毒排水效果。

夏季運動後,等汗幹了再用與體溫相近的溫水洗澡,輔以排水功效的植物精油,有助於更快緩解疲勞,放鬆身心。

祛濕方法三:適當午睡,身體更輕盈

專家認為,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因為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而夏季晝長夜短,再加上許多忙碌的職業人晚上加班,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應特別注意勞逸結合。

對於白領們來說,適當午睡可以補充晚間睡眠的不足,讓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與休息,下午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利用公司的休息室,某個長沙發小憩一下,或者去附近的美容沙龍做個Facial睡個美容覺,哪怕就是在辦公桌前打個小盹兒也好。而對於那些因受客觀條件限制,中午不能很好地進行午休的女性而言,更要保證充足的晚間睡眠。

祛濕方法四:排水減重,從健脾開始

脾虛的人往往更容易濕氣大,體重也會比其他人更重。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脾胃受損後,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體內濕邪大量積聚後身體沉重、腹脹甚至腹瀉,晨起眼瞼浮腫等不適就全都找上門來。

夏季到來,如果冰激凌、冷飲吃太多,會加重脾虛的問題,讓體重的困擾更深。專家提醒,除了常吃山藥紅棗等健脾食物,酷愛冰淇淋的你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即使吃也最好在中午前後吃,切忌在早上剛剛起床後或晚上睡前食用。另外,冰水也不宜多喝。祛濕方法五:經期食紅豆,補血排水一起來

專家說,經期吃點紅小豆,排水又補血。紅小豆富含鐵質,有補血的作用,是女性生理期的滋補佳品。現代研究發現紅小豆中也含有一種皂甙類物質能促進通便及排尿。

中醫認為紅小豆性平,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清熱解毒和補血的功能,比較適合脾虛濕熱內盛者食用。經期或經期前後喝點紅小豆粥或吃點含有紅小豆的糕點,不僅可消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還能起到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綠豆、扁豆、絲瓜、冬瓜等都具有很好的利濕作用。聰明又健康的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專屬你的那款輕身排水美食。

祛濕方法六:午後一杯茶,排水又減壓

有些藝人用利尿劑來達到瘦身減重的目的,這是危險的不擇手段。生活中,茶其實就是最自然的利尿劑。專家建議,每天下午開始工作前,給自己泡上一杯茶,不僅可以提神醒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而且由於茶葉還有利尿的作用,可及時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

綠茶由於製作工藝中沒有發酵環節,所以營養成分較之其他類高,但葉綠素含量也較多,且為涼性的;鐵觀音屬半發酵茶,由於發酵期短仍偏寒性;烏龍茶不寒不熱,是一種中性茶;大紅袍茶溫而不寒;普洱茶性溫和醇厚,有暖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寒氣重的人飲用。祛濕方法七:運動排汗最祛濕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運動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種。健康管理專家認為:夏季里,從事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進而防止內生濕邪的產生。

同時,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還能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讓身體感覺更加輕盈。專家發現,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間相對涼爽時進行,以散步、快走、慢跑、各種球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為宜。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祛濕方法八:平衡荷爾蒙,讓身體不再沉重

有一些身體沉重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甲狀腺功能低下問題越來越容易找上熟女。甲低的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往往容易漏診。其實,當你發現自己吃的不多但體重增長、經常感覺精力不濟、總是睡不醒、怕冷、頭髮乾枯等症狀時,就有必要去做一個激素水平尤其是甲狀腺功能檢測。把荷爾蒙調整到健康檔,你的身體才能重新輕盈起來。

上火了用什麼穴位可去火

上火了用什麼穴位可去火

1、按摩三陰交穴可去火

位置:腳踝的內側往上大約4指寬之處。

功效:補肝健脾、滋陰通經及益氣活血。

2、按摩足三里穴可去火

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4指寬處。

功效:疏肝益脾、清熱化濕及鎮靜安神。

3、按摩大敦穴可去火

位置:大腳趾的內側、靠攏指甲底部處。

功效:疏通肝經、清肝明目及理氣醒腦。

4、按摩太沖穴可去火

太沖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於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症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上向下推揉3分鐘即可。

5、按摩內庭穴可去火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剋星。如果你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6、按摩合谷穴可去火

 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熱、口乾,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不同上火的原因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黃膩。

肝火: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火可分實火和虛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症見高熱,頭痛,目赤,渴喜冷飲,煩躁,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干或起芒刺,脈數實,甚或吐血、鼻出血等。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

日常5個好習慣是養生基礎 推薦一款養生茶

人一旦到了50歲,身體機能逐漸衰老,老年健忘、眼花、筋骨酸痛都會有,雖然我們阻止不了衰老,但是可以讓衰老的腳步慢一些,通過飲食及生活習慣來調節,改善衰老速度,保持精力。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一種草藥配伍,雖然說「50歲吃了像28歲」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不過,在針對40歲以後朋友的補腎安神、通絡、提升精力、保持腦子靈光、腳腿靈敏等方面確實不錯。

冬天手腳冰涼 多是經絡不通暢

冬天手腳冰涼多是經絡不通暢所致,這裡說的經絡不通暢,可以按照年齡層次來劃分。對於老年人來說,手腳冰涼的原因可能是心臟、腎臟功能衰退,造成動力不足;而對於年輕人來講,壓力過大、情緒不好、生活習慣不好或者是末梢循環不好,都可能造成經絡不通暢,從而手腳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