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可有效驅寒祛濕 教你從拔罐顏色辨疾病

拔罐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治病方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隨著中醫學弘揚國內外,拔罐也受到了國外青睞,那麼,你了解拔罐的作用嗎?拔罐後注意事項有哪些?有哪些人不宜拔罐?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拔罐顏色顯示的疾病

每次火罐拔完後身上都會留下圓形的印跡,這些印跡的顏色會告訴我們身體哪裡出現了問題。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症。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後,疼痛沒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繼續拔火罐,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強效的手段治癒疾病。其實,這種是錯誤的。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拔火罐的,要更換到相關穴位。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拔罐期間的注意事項

1、拔罐之前一定不能夠吃太飽,並且如果是患有心臟病或者是皮膚疾病、傳染病的患者最好都不要進行拔罐哦!

2、在拔罐之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否則很容易造成皮膚出現不適或者是感染。

3、要被拔罐的人脫掉上衣,平躺在床上。先進行簡單的背部按摩,使背部肌肉放鬆、發熱,然後在背上塗上能保護皮膚的潤滑油,像橄欖油之類的。

4、從背部中間往兩邊、從上面往下面慢慢挨著放罐,抽取裡面的空氣,力度和時間以被拔罐者能接受的程度為宜。此處注意,放罐的地方一定是肉比較厚的地方。留罐的時間一般為5分鐘,過長則易起水泡,使皮膚破損。

5、除了在相關的穴位上留罐以外,還可以在疼痛點上留罐,使血液循環加快,從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

拔罐後的注意事項

1、拔罐後不能夠立即洗澡

拔罐之後最好不要立即洗澡,這容易造成我們肌膚的二次傷害,對於身體非常的不利。這主要是因為拔罐其實就是對皮膚造成傷害。所以在拔罐之後皮膚就會變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洗澡,那麼皮膚很容易出現發炎的情況。如果是洗冷水澡,那麼情況會更加的糟糕,不僅僅是皮膚受傷,同時水汽會從大張的毛孔之中進入體內,非常容易出現感冒。找來那個的情況。所以說,拔罐後不能夠立即洗澡。

2、拔罐後要注意保暖

這是拔罐後注意事項中重要的一條,拔罐之後患者的身體都會比較虛弱,並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張的狀態之中。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注意保暖,令風邪入侵體內,不僅不能夠令身體快速的恢復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並且患上風寒感冒,這對於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3、消毒

拔罐結束之後應該將所有的用品進行消毒,同時施術者的雙手也要進行常規消毒,這樣對於下一次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腳底按摩的具體手法有哪些

腳底按摩成為了一種大眾養生方法,很多人喜歡去足浴店按摩腳底,那種既痛又舒服的感覺讓人很享受,其實,自己也可以在家腳底按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中醫腳底按摩的具體手法。

中醫足底按摩操作手法

1、觸摸法:是最先用的一種手法。通過觸摸來察覺施按摩手法的部位的組織結構的狀況。同時也可以先察看患者對手法的心理反應。

2、揉捏法:是將肌肉及皮膚毛髮捏在手中,用雙手交替作扭曲活動。

3、運推法:是一種不扭曲的揉捏法,只在皮膚表層捏。

4、輕撫法:以手掌面或用指尖在表皮滑動。

5、摩搓法:用掌心或一個手指或幾個手指指端摩搓,使皮膚及深層產生位移。

6、推壓法:用指尖或手掌垂直加壓於治療部位,這是摩搓法的補充手法。

7、顫動法:也是一種壓椎法。它是用手掌或指尖不斷地重複進行的有節奏的顫動,產生深透的機械性波動傳達至患者體內。

8、叩擊法:其特點是用手指、掌根或掌心捶擊反射區,最常用的是以手掌的尺側緣叩擊,施術時手指分開,自然微屈,又稱斬剁法。

足底按摩的具體手法

1、按摩自己身體的排泄系統應該是用從上到下的順序,具體就是從腎臟—輸尿管—膀胱,這樣輕輕的按摩5分鐘左右即可。

2、按壓自己足部的大拇指約60秒,之後在橫向的按摩每隻腳的五個腳趾頭,用時大約1分鐘就可以。

3、橫著來回的反覆按摩腳底和腳趾的交界處,大約進行兩分鐘就可以了。

4、 之後再橫著方向的按摩斜方肌和肺部反射區位置,然後從下往上的方向按摩支氣管反射區,這兩項活動共進行2分鐘。

5、然後再按摩甲狀腺與食道反射區方法是由下向上進行1分鐘。

6、 對於左腳心臟、脾臟,右腳肝臟、膽囊等部位進行點壓按摩,中醫提醒一定要認識清楚足底按摩穴位圖哦,這些反射區按摩共1分鐘就可以。

7、圍著腳部的腎臟反射區對於腹腔神經叢進行轉圈按摩1分鐘。

8、 對於胃、胰、十二指腸等反射區按摩的方向是從上往下移動,保持按摩2分鐘。

9、對於小腸反射區的按摩方式主要也是進行點壓的方式從上倒下按摩,維持一分鐘即可。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中醫腳底按摩的具體方法,喜歡養生的朋友可以學一學,睡前給自己按摩按摩腳底,養生效果很好哦。

足浴禁忌 足浴最佳時長20-30分鐘

足浴是中醫保健的一種方式,因為人的腳底有很多穴位,通過足浴刺激這些穴位達到保健養生的效果。足浴不僅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而且還能很好的預防各種疾病,雖然足浴的好處多,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的。哪些人不適合足浴呢?

足浴禁忌

1、對於正處在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緊張、身體過度疲勞的人都是不適合做足浴的。

2、如果說腳上有傷、水疱、疥瘡,或腳上發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人群,也是不適合做足浴的。

3、對於妊娠及月經期中的女性,也是不建議做足浴的,因為中藥浴足可能會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婦女及胎兒的健康。

4、一些急性的傳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傷、骨折、燒傷、穿孔、大出血等,因為可能會貽誤治療最佳時機。

5、對於腎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壞死等各種危重病人,由於病情很不穩定,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強烈反應,使病情複雜化,因此,也是不適合做足浴的。

6、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等,在進行足底按摩時,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所以說也不適合做足浴。

7、飯前後1小時內進行足浴的人。由於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即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後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特別提醒: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特別是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容易燙傷柔嫩的皮膚。從這個角度說,也不建議用熱水泡腳。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足浴養生知識

1、最佳時長20—30分鐘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20—30分鐘為宜。泡腳不超過20分鐘沒有發揮應有的保健效果,但泡腳時間過長,血管長時間擴張也不宜,再者期間太長腳部皮膚也容易被泡破皮。

2、最佳水溫在40℃

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40℃左右,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便可,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水量不可太少

泡腳不同於洗腳,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沒到膝蓋為宜,可以對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4、浴盆材質選擇以木盆為佳

木盆相比其他材料,散熱比較慢,適合長期間泡腳,普通塑料盆或者鐵盆十幾分鐘水就容易變涼。再者,有些木材,如樟木、松木,性溫,可以輔助提升泡腳的效果。

5、泡桶注意衛生清潔

如泡腳桶不清潔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對腳部的反覆感染,因此選擇好的泡腳桶十分重要。

6、女性經期別自己亂用中藥泡腳

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症狀。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痛經等經期健康問題的目的,最好能夠諮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對症用藥。

女性經期為什麼不能足底按摩

因為足部按摩的作用是消除氣血運行的障礙,疏通經絡,促進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復。如果女性月經期間進行足部按摩,不僅不會緩解疲勞,反而會月經量多,還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因此,女性月經期間儘量避開足部按摩。

睡前足底按摩有什麼好處

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腳上的六十餘個穴位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人的失眠多夢以及疾病的產生,都是臟腑功能失調後反映出來的陰陽偏衰或偏盛的狀態。用熱水洗腳,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頤養五臟六腑,使人體陰陽恢復平衡的作用,因而具有催眠和祛病健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