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拔罐有利於降壓

拔罐可以防治頭暈、頭痛、目赤腫痛、腹痛、月經不調、疝氣等病患。在太沖穴上拔罐還可以降血壓,並具有增強性功能、調整情緒、清利頭目的作用,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舒暢的情緒。

足厥陰肝經從足出發,沿下肢內側,繞過生殖器,循兩肋,上達頭頂。因此,足厥陰肝經上的太沖穴拔罐可以防治頭暈、頭痛、目赤腫痛、腹痛、月經不調、疝氣等病患。在太沖穴上拔罐還可以降血壓,並具有增強性功能、調整情緒、清利頭目的作用,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舒暢的情緒。

由於太沖穴所在部位肌肉不甚豐富,拔罐時可選用罐口直徑較小(1.5~2厘米)的火罐。拔罐的頻率以每周2~3次為宜。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拔罐能治療月經不調嗎?

氣滯血瘀

症狀:月經或提前或延後,經量或多或少,顏色紫紅,有血塊,月經過程不順利;或伴小腹疼痛,怕按;或有脅肋部、乳房、少腹等脹痛,胸部不舒服。

治法

方法一

選穴 膈俞、肝俞、期門、中極、血海。

定位 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個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期門: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男性可取任意體位,女性取臥位,乳頭直下,往下數兩根肋骨處為取穴部位)。

中極: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位,屈膝成90°,醫者立於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於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膈俞、肝俞兩穴用梅花針點叩刺出血,以皮膚微微出血為度,之後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點冒出皮膚為度。余穴採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方法二

選穴 歸來、血海、蠡溝、三陰交、太沖。

定位 歸來: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上1橫指處,再旁開2橫指處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蠡溝: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以手4指併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後緣的交點,為取穴部位)。

太沖: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由第1、第2趾間縫紋向足背上推,至其兩骨聯合緣凹陷中 (約縫紋頭上2橫指)處,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太沖穴用梅花針點刺出血,以皮膚發紅或微微出血為度。余穴拔罐後留罐10分鐘,再艾灸歸來穴約15分鐘,以局部紅暈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拔罐後注意的六個誤區

拔罐後要注意的六個誤區

1、拔的時間越長越好

不少人認為拔火罐的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甚至認為,要拔出水疱才能體現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因為火罐拔得時間過長,就可能會出現水疱,這樣不但傷害到了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建議:正確的拔火罐時間應該是在10-15分鐘。如果是身體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時間要減半。

2、同一位置反覆拔

一次不成就拔兩次,同一個位置反覆拔,認為這樣才能拔出效果。其實這樣做,會對皮膚造成損壞,比如紅腫、破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建議:拔火罐的時候,可以在多個位置拔,以增加治療效果。

3、老新產品差別不大

拔火罐又稱「拔罐療法」、「拔管子」或「吸筒」。傳統火罐和現代拔罐器之間的功能並無太大差別,尤其是材料的差別,對於火罐的療效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是針對寒症如風濕、老寒腿等,則使用傳統的需要點火的火罐效果更好些。

4、拔火罐後就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拔完火罐後就洗個澡,認為這樣很舒服,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時候的皮膚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這時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裂、發炎。特別是洗冷水澡,由於此時皮膚的毛孔正處於張開狀態,所以很容易著涼。

建議:正確的洗澡時間是在拔罐後的1-2小時。拔罐後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溫度要稍高一些。

5、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認為我哪裡不舒服就拔哪裡,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實這樣也是錯誤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為這樣拔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建議:我們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

6、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認為:我哪裡不舒服就拔哪裡。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實這樣也是錯誤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為這樣拔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拔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拔罐是中醫的特色療法,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拔罐來治癒。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慢慢吸出病灶處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目的,從而達到治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拔火罐拔出貧血拔火罐的八大注意事項

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