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健身操 改變身體僵硬

Step1:

受身體構造的影響,女性的骨盆較易變形。骨盆變形是由於盤腿而坐等生活習慣引起的,甚至會誘發身體其他部位變形,直接關係到全身的浮腫問題。因此,首先讓骨盆活動起來吧!

Part1 有意識地讓骨盆活動起來

1、分開雙膝而坐,吐氣的同時慢慢地彎腰,使盆骨向後方倒置。這時臀部儘可能地貼著床板。2、立起盆骨,使肚臍向正上方提升。重複這個動作三次。若想倍增運動效果的話,建議做十次。3、活動了盆骨之後,一邊吐氣,一邊慢慢地伸展向前倒置的盆骨周圍的肌肉。

Part2 骨盆前後順暢運動 塑造理想身材

模仿貓弓背伸懶腰的健身操,即CAT健身操,更加順暢盆骨的運動。剛開始可以只做3次,習慣之後最好增加到10-20次。首先端正地跪著,雙手觸地。然後挺起後背,使手腕和膝蓋分別移到肩關節和腰的正下方。

Part3 使骨盆周圍的肌肉也有柔韌

抬起背和腰,一邊吸氣一邊立腰。這時很容易只抬背而忽略了腰,所以一定要注意穩穩地抬起腰,像繪製一條大大的弧線。這時要一邊吐氣,一邊使曲背恢復到挺背的姿勢。但要注意不能太向後挺,否則會感到腰痛。

Step2:

要想獲得到腿部曲線,大腿的內側是值得大家重視的地方。單靠盲目地鍛煉只會讓大腿肌肉漸漸發達,離曲線之美越來越遠。要想改變粗壯大腿的問題,首先,溫柔地放鬆和收緊大腿的內側十分關鍵。這個方法還能提高與大腿內側聯動的骨關節的柔軟性。

Part1 不要浮腫和血液不暢

盤腿而坐,右腳在前,按摩大腿內側。雙手分別置於其大腿內側的兩旁,使其被夾在中間。按照從膝蓋再到腰關節的順序按摩。右腿完成之後更換左右腳前後位置,用同樣的方式按摩左大腿內側。最好用能感到腿微痛的較大力度,並採用按壓和揉搓結合的方式按摩。

Part2 舒適地伸展 促進腳的血液循環

放鬆大腿內側的肌肉後,接下來仰躺,伸直兩腿。吐氣的同時用手將右膝拉到身體的一側。一旦使勁呼吸,吐氣15秒。左邊大腿內側也是同樣方式伸展。不能屏住呼吸十分關鍵。若因吐氣時間過長而感到難受的話,吸氣就OK了。

Part3 從端正的姿勢提高 培養的身體平衡性

首先,兩腳膝蓋和腳尖朝外,使盆骨向後突出。兩手叉在腰關節上,能處於最好的狀態。微微彎曲右膝,以轉移重心位置。接著水平滑動臀部,使重心向左腳方向移動。回到原來的基本姿勢後再重複。另一面也同樣做法。要點是臀部要正橫地移動,不能上下搖晃。

Step3:

理想的上臂是纖細而柔軟的,但皮膚較薄因此易產生贅肉。使用頻率低是上臂內側肌肉鬆弛的原因。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運動上臂呢?

Part1 放鬆腋下 去除贅肉

抬起左上臂,向後彎肘。整隻右手緊抓腋下,並從腋下開始朝肘方向按摩。背側的肌肉也一起按摩,使其柔軟。自然地呼吸,並用能感到微痛的力度進行認真地按摩。右上臂也同樣方式進行按摩。感到上臂緊繃的MM們,最好按摩得稍微久一點點哦。

Part2 運動使用機會較少的內側

在頭上方合掌,伸展上臂後,再慢慢向後彎曲。到感覺到上臂內側充分張開時,保持此姿勢三秒鐘。接著彎曲的上臂返回頭上方,同樣靜止三秒鐘。反覆做以上動作。注意過程中不能張開手肘。特別煩惱手臂鬆弛的MM應以十次以上的數目為目標。

Part3 扭轉動作塑造緊緻上臂

微微彎曲兩肘,握拳並貼於身側。接著向後伸直上臂,並保持三秒鐘。然後扭轉從肘到大拇指拇一側的上臂。退回原來的位置再靜止三秒。扭回上臂使其恢復到最初的姿勢才是完整的動作。

Step4:

無論如何鍛煉或節食,小肚子仍然突出,對此許多MM感到無比煩惱。實際有小肚子的原因並不全是脂肪,有可能是骨盆離開了正常的位置。恢復盆骨的機能,運動下腹部,塑造平坦小腹吧!

Part1首先放鬆整個腹肌

仰臥,放鬆腹部周圍的肋骨下方和沿著腰骨的肌肉。以胸口窩為起點。從中心開始,沿著肋骨的下方按壓至側腹。要領是用不會使下腹部疼痛的力度進行按壓。到達腰骨後順著其斜下方按壓,最終到達恥骨。最後,從恥骨向其正上方返回,回到起點就結束了。

Part2下腹部柔軟 盆骨歸正位

為伸展下腹部,身體呈俯臥姿勢。吐氣的同時使右腳向左後方向伸長,膝蓋要伸直,胸要貼著床板。此時要感到右側下腹部在伸展,並保持這種狀態15秒鐘。注意途中要大口地吸氣,再吐氣,持續呼吸。慢慢地使其返回原來的姿勢,左腳也是同種方式向右後方伸。

Part3 持續刺激腹肌 以完美體型為目標

再次仰臥。兩肘支撐床,彎腰並微微扶起上半身。保持整個腰緊貼床板的姿勢。抬起雙膝後,一邊吐氣一邊移右膝至胸前,伸直左腿。然後又移左膝至胸前,同時伸直右腿。這樣左右相互交換,反覆運動共計十次。

預防夏季感冒的食物

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對預防感冒非常有效:維c不但能對抗疾病,而且還能緩解一些嚴重的感冒症狀,縮短病程。但是吃維生素補劑並不是唯一的選擇;美味萬能的紅柿子椒所含維c是橙子的兩倍,而且很多菜餚里都可以加入柿子椒。

慢性疲勞的刮痧治療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因體力、腦力日積月累地透支,加之精神壓力過大,導致反覆出現的一組慢性症候群。表現為失眠多夢、心慌、記憶力減退、脫髮、白髮、心情抑鬱、焦慮或緊張、恐懼,以及一些軀體症狀(如腰酸背痛、頭暈頭痛等)等,且這些症狀往往在充分休息後仍得不到緩解,日久不但體力、精力下降,機體免疫功能亦下降,誘發許多疾病。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必要的防治措施。 刮痧不失為一種簡便的療法,病人在家就可操作。當然,症狀比較重或有特殊不適時,最好請教專業醫生,以免貽誤病情。 根據不同的症狀,在不同的部位進行刮拭。方法如下: 1.出現頭痛、頭暈時,可刮拭:①頭頸部穴位:印堂、太陽、百會、風池;②頸背部;③腹部:氣海、關元;④上肢部:合谷、內關;⑤下肢部:足三里、陽陵泉、太沖。 2.出現咽炎時,可刮拭天突、風府穴,繼而刮拭兩耳後顱息穴,背部常順足太陽膀胱經,自上而下刮拭,即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腸俞至膀胱俞。 3.出現失眠、心悸時,可刮拭下列部位:①頭頸部:百會、四神聰、印堂、神庭、太陽、風池;②背部:心俞、膈俞;③上肢部:神門、內關;④下肢部:足三里、三陰交、太溪;⑤腹部:中脘、氣海。 4.出現月經不調時,可刮拭下列部位:①背部:肝俞、脾俞、胃俞、腎俞、三焦俞;②腹部:中脘、關元、氣海、子宮;③下肢部:血海、三陰交、照海。 5.出現頸肩腰背痛時,可刮拭膀胱經所經過的頸部、背部和腰骶部及下肢後部至膕窩部(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