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粉
性味:性溫,昧甘、辛。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
當歸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其根,主產於我國四川、甘肅、陝西、雲南、湖北等省。根據產地和藥用部位與加工炮製的不同,有當歸、西當歸、歸頭、歸身、歸尾、全當歸、油當歸、酒當歸、炒當歸、當歸炭等多種名稱。由於它對婦女的經、帶、胎、產各種疾病都有治療效果,所以中醫稱當歸為「女科之聖藥」。
祖國醫學認為,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藥。因而,它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凡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面色萎黃,衰弱貧血,子宮出血,產後瘀血,例經(月經來潮時,出現口鼻流血)等婦女的常見病,都可以用當歸。
當歸含有17種胺基酸,包括人體必需的但不能合成的7種胺基酸。含有23種無機元素,其中16種為人體所必需的,如鈣、銅、鋅、磷、鉀、鐵等。當歸性味:甘、苦、辛、溫、無毒。有活血補血、澤膚、生肌補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和內分泌功能,防治面部乾燥、脫屑、瘙癢等疾病,使皮膚光澤細嫩,還能增強腸胃吸收能力,刺激卵巢,對婦女延遲衰老有一定食療作用。 注意長期看電腦的MM在堅持吃當歸粉。
中醫講"久視傷肝",看久了屏幕會傷肝的,而當歸補血效果特別快,無副作用,能直接改裝肝的供血,經常對著電腦的人長期堅持吃當歸粉,對身體對眼睛會有很大益處。
用法:用攪拌咖啡的那種勺子,一次一勺,一天兩次,等身體習慣後,可增加份量
當歸內服可活血補血調經,使皮膚光澤紅潤,最適合婦女平時保養。敷臉可活血淡斑,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細嫩有光澤。因此,將當歸稱之為為「血家聖藥」、「抗衰老及美容珍品」並非言過其實。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當歸的四大傳統功效
補血養血
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為補血第一藥,適用於心肝血虛證所致的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唇甲淺淡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當歸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組成補血代表方——「四物湯」,有調經補血之功,尤其適於產後血虛的調治。
調經活血
當歸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既可通經調經,又能活絡止痛,尤其適合女性使用,特別適合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等病證,被古人稱為「婦科聖藥」。與桃仁、紅花、熟地黃、白芍、川芎配伍,組成婦科名方——桃紅四物湯,常用於經期提前、痛經。
防治凍瘡
中醫認為凍瘡雖然病在皮膚上,其實多為素體陽氣不足,外寒侵襲,陽氣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治療上常採用溫經散寒、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當歸生薑羊肉湯出自《傷寒雜病論》。方中當歸養血活血,生薑溫陽散寒,羊肉補虛生血,全方共濟養血活血、溫陽散寒之效。
潤腸通便
中醫認為精血同源,血虛者津液也不足,腸液虧乏易致大便秘結。當歸可潤腸通便,常與麻仁、苦杏仁、大黃合用治療血虛便秘;與防風、川芎、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等組成防風通聖散,可瀉熱通便。
除了傳統療效,還有藥理研究證實,當歸含有揮髮油、有機酸、生物鹼、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故對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子宮平滑肌、肝臟都有保護作用,還能抗老防老、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抗輻射、抗炎、抗過敏、鎮靜鎮痛。
當歸使用以入膳療效為第一,多用於煲湯,也可用以薰香。煲湯就不用多說了,但運用當歸時最好配以補氣藥黃芪同時使用,這樣療效會更快更好,特別對貧血患者是最好的。補血補氣當歸與黃芪的比例最好使用2:5,這個比例用以煲湯食療效遠勝喝湯藥和丸藥。
食療效果肯定是最好的,但有的人不喜歡吃藥更不願意用藥煲湯,可以使用薰香療法,按上述比例配製好,放爐上煎煮,讓當歸和黃芪的氣味通過眼、口腔、鼻黏膜進行吸收,同樣可以達到補氣血的作用。
天寒吃當歸枸杞燉羊肉可補陰壯陽
中醫認為,寒為冬季的主氣,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因此,養生的關鍵是「養腎防寒」。鍛煉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在飲食上宜「滋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
可多吃羊肉、狗肉、雞肉、甲魚、核桃仁、大棗、龍眼肉、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的人應注意緩補、少食為好。忌一切寒涼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等。
推薦食用當歸枸杞燉羊肉,補陰壯陽,補益心脾。當歸15克,桂圓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羊肉切塊,加生薑用開水稍煮,水漂瀝乾,加入各藥、上湯,隔水燉熟,飲湯吃肉。羊肉溫熱,有補陰壯陽、補虛勞益氣血的作用;桂圓補益心脾,可去羊肉膻味;當歸補血養血、活血化瘀。
食用當歸的副作用
當歸為婦科常用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藥名也與它的功效有很大關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到「古人娶妻為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為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
當歸補氣活血功效
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說法是:「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可見,其解釋與上述詩詞不謀而合。此外,當歸還有另一種意義,即宋代陳承《本草別說》云:「使氣血各有所歸。恐當歸之名,必因此出也。」兩種說法均通,後者尤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