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籽真的有很神奇的功效嗎?再神這五種人也不宜吃

你還記得你第一次吃辣木籽的情境嗎?小編記得,當時相識的一個叔叔非說那是好東西讓我吃一個,拗不過他小編就硬著頭皮吃了,結果灌了三大杯水才緩衝掉那種神奇的味道。這時候,叔叔神秘地跟我說,這可是個好東西,貴著呢。人家都說吃完後先苦後甜的就是身體健康的。

當時小編就詫異了,辣木籽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效?

傳言:辣木籽可測五臟健康

有言論成,如果吃完辣木籽之後感覺到的味道是苦的,說明肝功能勞損;如果是酸的,說明心臟小腸耗弱;如果覺得澀,可能是脾臟腸肺失衡;如果食之覺腥,可能是腎臟膀胱虧虛。

網上還說辣木含有特別高的植物鈣質,每100g辣木樹葉乾燥粉含有1320mg的鈣,只要75g就可以提供100mg男性每日所需的鈣,60g就可以提供800mg女性每日所需的鈣。對老人而言,雖然食量不大,每天吃幾匙辣木樹葉粉絕對可以接受,只要每天堅持飲用,就可以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產生,何況辣木樹產品對保持身體健康還有很多保健作用。

五種人不宜食辣木籽

且不論這些神奇的功效到底是不是真的,但需要強調的是,有些人就是不適宜食用辣木籽。尤其是以下這五種人,最好不要去吃。

1、孕婦。孕婦食辣木籽有可能會出現早產、流產等症狀,所以建議要禁食。

2、腎功能不好者。辣木籽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對於腎功能欠佳者,過食辣木籽會給腎臟增加負擔,甚至很可能導致腎結石的出現。

3、高血壓者。辣木籽對心臟的刺激十分強烈,高血壓患者食之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建議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4、不足六個月的嬰兒。辣木籽有一定的毒性,對於嬰幼兒來說,腎臟的代謝功能較差,食之可能會發生中毒現象。

5、易患結石的人群。辣木籽中含有大量草酸,過量食之易發生結石。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陽虛體質需注意4部位保暖 6款食物可常吃

陽虛體質的朋友到冬季很容易感受到寒冷,那麼陽虛體質在冬季應該如何養生保健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總結下陽虛體質的冬季養生方法:

陽虛體質注意4個部位的保暖

陽虛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怕冷,有些人是全身怕冷,有些人是手腳冰涼,還有人是一吃了生、涼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這類人群陽氣本來就不足,不可能體內有很多的淤熱,多穿些衣服反倒有益於固護陽氣。

腳部:所謂「寒從腳下起」,腳部寒則全身寒,機體抵抗力下降,病邪便乘虛而入。入秋後應穿長褲和褲襪。

頭部:頭為「諸陽之匯」,若頭部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神經血管供血受影響,引起頭痛,如女性經期神經性頭痛便是氣血不足加上受寒所致。

肚臍:肚臍比較薄弱,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小孩易受寒邪侵襲,引起腹痛腹瀉。而女性下腹受涼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故平日應做足腹部保暖,睡覺時用毛巾蓋著腹部。

肩膀:寒氣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有肩頸疼痛者在天氣變冷時更要注意肩部保暖,最好圍個披肩睡覺。

陽虛體質要怎麼吃?

陽氣虛弱宜適當多吃一些溫腎*的食物。常用補陽的食物可選用羊肉、豬肚、雞肉、帶魚、狗肉、麻雀肉、鹿肉、黃鱔、蝦(龍蝦、對蝦、青蝦、河蝦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這些食物可補五臟,添髓,強壯體質。在飲食習慣上,即使在盛夏也不要過食寒涼之品。還可選用適合自己的藥膳調養。

推薦幾款食物

一、羊肉

營養價值:羊肉富含優質蛋白和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物質,可以在冬季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達到「暖身」效果。

食用搭配:人參羊肉湯、羊肉胡桃湯、海參羊肉湯、蟲草燉羊肉等能提高羊肉的暖身功效,加胡桃仁還能祛除膻味。不過,羊肉不宜與南瓜一同食用,否則可能引起黃疸或腳氣。

溫馨提示:中醫認為,羊肉能補血之虛,有「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之稱,適合畏寒怕冷、形體瘦弱以及年老體衰者冬令進補;不過,發熱病人、患有眼部疾病、腹瀉和體內有積熱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二、韭菜

營養價值:韭菜為振奮性強壯藥,有健胃、提神、溫暖作用。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2——2.8克,脂肪O.2——O.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還有大量胡蘿蔔素、維生素B2等,保證了它的「暖身」效果。韭菜還含揮發性硫化丙烯,有辛辣味,能促進食慾。

食用搭配:烹飪韭菜很簡單,將蝦仁、雞蛋、豬肝、羊腎分別和韭菜烹炒,都可以增強其功效。熬粥時放些韭菜也不錯。注意的是,據《食療本草》記載,韭菜不宜與蜂蜜同食,否則可能導致腹瀉。

溫馨提示:中醫認為,韭菜為溫暖腹髒的食品,適於寒性怕冷、腎陽虛弱者;婦女月經遲來及產後腹部虛寒者,可以適當補充;不過,有扁桃腺炎、鼻蓄膿和中耳炎的人不應吃韭菜。

三、核桃、芝麻、花生等堅果

營養價值:堅果油脂含量較高,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並富含磷脂、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中醫認為堅果性味偏溫熱,有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禦寒的作用,而冬季對應的是腎臟,可增強體質。除了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外,它也是健腦、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所以冬季進補多吃堅果很有好處。

食用搭配:核桃紅棗粥、榛子杞子粥、花生大棗豬蹄湯、栗子黃燜雞、腰果拌蝦仁、白果膀胱湯等都有很好的溫補功效,製作也簡單方便。

溫馨提示:吃堅果要適量,且因人而異。經常上火、患有腹瀉或痰熱咳嗽者,儘量避免食用。

四、大棗

營養價值:民間有「一日食三棗,百歲不顯老」、「要使皮膚好,粥里加紅棗」之說。大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大棗富含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代謝的必需物質,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

食用搭配:芪棗合湯(取黃芪15~30克、大棗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鍋燉30至40分鐘,然後連湯帶料一起食用)。這三者結合,對氣血兩虛的人很有好處,能夠緩解乏力、畏寒怕冷等症狀,也能滋潤美白皮膚。

溫馨提示:中醫認為,大棗為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的良品。不過,痰濁偏盛,腹部脹滿,舌苔厚膩,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

五、生薑

中醫認為,生薑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生薑中也含有植物殺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於蔥和蒜。生薑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揮髮油,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

晨起含薑片:每天早晨起床後,先飲一杯開水,然後將生薑刮去皮,切成薄片,取4—5片放入盛開水的碗中燙一下,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含10—30分鐘,慢慢咀嚼,切勿一次吞下去。

喝生薑大棗湯:每日清晨取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特別適合冬季手腳發涼的朋友食用。

提醒:生薑性屬微溫,過量食用會傷陰助陽,所以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多吃。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食用腐爛的生薑,其中含有有毒物質黃樟素,可誘發肝癌、食道癌等。

六、豆腐

豆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是平衡人體耗氧量的重要物質,能減少平時工作、活動時體內熱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於保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能力。

白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是暖身的好菜式。因為血豆腐對於貧血型寒症(除了怕冷,還有臉色差、易疲勞等表現)的人來說,特別能起到補鐵補血、加強營養的作用,從而達到暖身的效果。

紅白豆腐做法特別簡單,就是把北豆腐和血豆腐切成條,一起炒熟,調味即可。

小兒中藥足療法

小兒中藥足療法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中藥足療法,通常我們叫足療也叫足浴,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小兒中藥足浴法的來源及發展:小兒中藥足浴法同其它藥浴療法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其有邪者,漬行以汗」可見當時已提倡用沐浴療法了。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藥方》載有「嬰兒病癇方,取雷尾三果治,以豬煎膏和之。小嬰兒以水半斗,大者以水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撓以浴之。隋唐時期《肘後備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傷寒》治療小兒各種疾病的浴兒、浴足十一首等等。宋代兒科醫家錢已對本療法用於兒科證治。清代吳尚先收集前人大量外治經驗,一生採用外治法治療疾病,成為真正的小兒中藥足浴法的鼻祖。目前國內繼承最系統的小兒中藥足療法為鄭氏小兒中藥足療法,從晚清到現在,經過鄭氏紅藥幾代人的傳承和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使小兒中藥足療法從理論到實踐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足療,即熱水洗腳,加之一些科學的腳部按摩。實踐證明,足浴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國民間素有「睡前一盆湯」的習慣做法,和「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除濕祛暑;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的說法。

哪些人最容易腳冷?緩解腳冷試試這一偏方

可以這麼說,冬天腳冷是冬季最普遍的現象。一些體質虛弱的人,特別是女性都容易出現腳冷症狀。

足療按摩的原理

足部按摩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血液循環理論:腳在人體最底部,血液中的尿酸晶等有害物質沉積在腳底,不利健康。通過足底按摩,分解沉積在腳底的有害物質,可使其通過汗液、尿液排出體外。二是反射原理:「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 ,人的臟腑器官與足底穴位是一一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