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陰寒漸退,陽氣開始升發,乍暖乍寒。根據祖國醫學「春夏養陽」的理論,此時可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芥末,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慾、助春陽祛散陰寒,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春吃蔥——掃走「污垢」「邪氣」
蔥對人體有許多益處。它含的成分也很複雜,除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B和C及鐵、鈣、磷、鎂等礦物質外,還含有揮髮油,其油中的主要成分為蔥蒜辣素,也叫植物殺菌素,具有較強的殺菌或抑制細菌、病毒的功效。在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吃些生蔥有預防作用。另外,蔥還能有效治療傷風感冒。人一旦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取蔥白咀嚼,至出汗即可祛病,既經濟又實用。
中醫認為,蔥有消散血管內淤血塊的作用,能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含量,防止血液不正常的凝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蔥還能刺激人體汗腺,具有發汗解毒作用,也能刺激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具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
春天吃蔥,能提高消化功能,有助於消除胃腸一年來積下的「污垢」和「邪氣」,並可增強人體免疫力,因而有強身健體之功。經常吃蔥不但能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還可以補腦益智,因此將蔥譽為腦力勞動者的「綠色補品」。平時注意多吃蔥,能使人大腦保持靈活,有利思維。
菜餚推薦:芽蔥炒蛋
原料:芽蔥、雞蛋
做法:
1、芽蔥斜切成段;
2、雞蛋加一點點水打散攪勻;
3、油鍋熱後,下入蛋液劃炒至成型,盛出備用;
4、另起油鍋,下入蔥白大火翻炒;
5、變色後下入蔥綠;
6、馬上放入雞蛋,添加適量的鹽和糖調味,兜勻出鍋;
春吃薑——祛濕寒
吃生薑,祛濕寒。生薑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等保健養生功效。春季天氣多變,一遇到鼻塞、流清鼻涕、頭痛發燒或被雨淋後發冷、肚子痛等症狀。中醫認為,春天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早上適宜吃薑,因為人在清晨之時,胃中之氣有待升發。
菜餚推薦:薑糖水(用切細碎的鮮姜25克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對防治風寒感冒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療效)。俗話說:「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春吃蒜——抗感冒腸胃炎
大蒜不僅具有很強的殺菌力,對由細菌引起的感冒、腹泄、腸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顯著療效,還有增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慾,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功效。
大蒜還具有一定的補腦作用,其原因是大蒜可能加強維生素B1的作用,而維生素B1是參與葡萄糖轉化為腦能量過程的主要幫助物資。另據最新研討創造,大蒜能克制放射性物資對人體的危害,減輕由此帶來的不良成果。
菜餚推薦:
治感冒。大蒜頭15克,生薑15克,切成片,加水1碗,煮至半碗時放入適量紅糖,睡前1次服用。
治久瀉或寒瀉。大蒜頭或須搗爛貼足心或臍中。
治小便不通、浮腫。大蒜3至5瓣,蓖麻子50粒,共搗爛,每日下午敷於雙足心,次日晨起更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春分習俗有哪些?八大經典的春分習俗介紹
習俗一: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習俗二:吃春菜
昔日四邑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慢慢地這也成了一個習俗。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習俗三: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習俗四: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習俗五: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習俗六:拜神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習俗七: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習俗八:犒勞耕牛
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春分已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以糯米糰餵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穀,祈禱豐年之意。
春分時節飲食原則須知 9大體質的春分飲食建議
春分的飲食原則:
在度過寒冷的冬天后,春季是人體血液循環比較旺盛的時期,不過由於氣溫變化大,容易發生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個時期飲食要禁忌大熱、大寒,保持寒熱均衡。可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進行飲食搭配,如吃寒性食物魚、蝦,最好佐以溫熱散寒的蔥、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陽之物時,最好配以滋陰的蛋類。總體來說,白燒鱔魚、杜仲腰花、大蒜燒茄子等都是春分前後比較適宜的飲食。
針對中醫劃分的9種不同體質,春分飲食養生應該分別注意如下:
平和體質
就是人們說的正常體質,春分養生只要注意飲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氣虛體質
表現為虛弱,感到疲勞,常出虛汗,容易感冒。除了飲食上調養,還應適量多運動,因為運動對補氣有作用。
陽虛體質
表現為手腳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容易發生腹瀉,應該科學膳食,注意溫補。
陰虛體質
表現為皮膚乾燥,手腳心發熱,臉潮紅,眼睛乾澀,口易渴,大便易乾結。可多吃點鴨肉蓮藕湯、百合、芝麻。
瘀血體質
表現為有黑眼圈,女性痛經,年齡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膚易出現瘀血斑點。適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濕熱體質
表現為易生粉刺和暗瘡,有口臭,小便黃。可適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黃瓜、苦瓜、通心菜。
氣鬱體質
表現為情緒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湯、黃花菜雞蛋湯、麥片牛奶。春分時節,郊遊踏春很有效果。
痰濕體質
表現為人較肥胖,感覺肢體困重。該體質的人應多吃點冬瓜、蘿蔔、海藻、海帶和薏米。
過敏體質
易起蕁麻疹,易過敏,皮膚一抓就紅。這種體質的人應該少吃海鮮與辛辣刺激之物,少飲白酒。
年輕電腦族需防頸椎病 7個妙計輕鬆趕走頸椎病
如今,頸椎病的患者越來越年輕化了,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病了,由於年輕的電腦桌,長期坐在電腦前,長期保持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導致局部過度活動,損傷局部椎間盤、韌帶等,易發生頸椎病。所以我們該重視頸椎病,那麼,電腦族該如何預防呢?
春分時節講究體質養生:「五行」體質人群的養生之道
在傳統醫學看來養生即是調養身體的五行元素,使其相互協調,運化正常,如此則百病不興,輕身不老。那麼在春分時節,不同的「五行」體質人群究竟該怎樣養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