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推拿痛苦小,簡便易行,療效有時立竿見影,深受病人的歡迎。推拿對頸椎病的治療作用有以下幾方面:
②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整復椎體和小關節滑脫,解除神經壓迫。
③緩解肌肉緊張和痙攣,有利於頸椎活動。
④松解神經根和軟組織粘連,緩解症狀。
儘管推拿在緩解頸椎病症狀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由於頸椎病病因複雜.病理改變多種多樣,頸部又有十分重要的結構如脊髓、神經根、推動脈等,推拿醫生對頸椎病病人不僅要有熟練的推拿手法,還要對頸椎疾病有一定認識。
強力的粗暴的推拿手法完全有害。頸推病病人大多年齡偏大,往往伴有動脈硬化,骨質增生、韌帶彈性下降甚至鈣化、骨化,故強力的頸部被動活動可能會造成韌帶、肌肉、骨質的損傷,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動脈的突然阻斷使腦部缺血產生眩暈甚至昏厥。尤其對脊髓型頸椎病病人.由於椎管容量本身小,已受到不同程度壓迫,受到突然衝擊可能會產生癱瘓。所以推拿宜採用輕柔和緩的放鬆手法,來達到對頸椎病的疏筋通絡、止痛止麻、解痙和最後緩解症狀的目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七對養生矛盾要留心
飽與飢 多食傷身,營養不足也損害健康。《抱朴子》中說:「養生賴於飲食,然使醉而強酒,飽而強食,未有不傷身者。」唐代詩聖杜甫就是因為飽餐一頓耒陽縣令送的烤牛肉而死的。清代順康年間,戶部尚書馬齊,自其祖父以下四代多享高壽,其中百歲者有5人之多,馬齊本人享年88歲。據傳馬家主要是善於飲食調攝,堅持「早飯淡而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但是有的人由於減肥心切,過分少吃而嚴重損害健康也是不可取的。養生格言中說:「吃飯八分飽,無病活到老。」節制飲食可減輕胃腸和內臟的負擔,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疾病,延長壽命。
葷與素 不能絕對素食或葷食,應合理搭配。以清淡素食為主,才有利於健康。健康四大基石中的第一條是「合理膳食」。老年人以素食清淡飲食為主是對的,食物中的脂肪和膽固醇較低,可有效防止或減慢高血壓、心臟病乃至糖尿病、脂肪肝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的發生和發展。但也不可絕對地一概拒絕葷食。因為脂肪和膽固醇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養分,如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既健腦又護心,且膽固醇抵禦癌症功不可沒。由此可見,三餐葷素搭配,以素為主,葷食為輔比較好。
動與靜 《健康格言》中說:「久坐不動,易傷血氣,腦力者應慎之;身動過劇,易損內臟,體力者應戒之。」故而說有動有靜才無病無痛。美國宇宙航行局的科學家們證實,一個人三天不活動,他的肌肉的最大力量會喪失1/5。據浙江省的一份報告表明,運動的人免疫功能明顯改善,發病率僅為1.9%,而缺乏運動的人發病率達到11.1%。但運動必須適量,超負荷的運動會加速體內某些器官的「磨損」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調而引起疾病,縮短壽命。
${FDPageBreak}
多睡與少寐 古代養生家認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有人提出「睡眠養生論」,認為睡眠好可以延長壽命,但並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美國心臟病學會研究發現,每晚睡10小時的人比僅僅睡7小時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高一倍,因中風而死亡的人數高三倍半。民諺說的「早睡早起,沒病惹你」是有道理的。睡眠不足對身體有害,不僅影響工作學習,而且影響身心健康,引發各種疾病。但同樣睡眠過多也有害。睡眠過多,身體各樣機能呆滯,久之必致病。可見睡不可缺但也不可貪。
縱慾與禁慾 歷代帝王多不長壽,與其恣情縱慾有關。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恣其情慾,則命同朝露也。精少則病,精盡則死。」明代《養生八箋》中說:「陰陽好合,接御有度可以延年。」美國研究人員對600人所作的調查發現,上了年紀的人維持積極的性生活,有助於長久地保持他們的活力和較強的記憶力。如果老人放棄性關係,他們的智力就會很快衰退。顯然,縱慾傷身,禁慾也有害健康,節慾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樂與悲 有些老年人離退休後由於精神上無所寄託,往往產生失落感而悶悶不樂,這對健康極為不利。《靈樞》中說:「悲傷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若能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社會交往,諸如打撲克、下棋等娛樂遊戲,有助於消除寂寞,增加生活樂趣。但有的人終日沉湎其中,導致精神失衡,甚至猝死在麻將桌下,那就更為可悲了。正如《健康格言》所說:「娛樂有制,失制則精疲力竭;快樂有度,失度則樂極生悲。」
冷與熱 冷水浴是一種健身妙法。通過冷水的低溫刺激,可提高人體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物質代謝和各器官系統的活動,會使呼吸加快,心跳加強,血液加快循環,血壓上升,腸胃蠕動加強,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也會得到加強。同時,在水對皮膚衝擊的機械作用和一些礦物質對人體的化學作用下,還能增加皮膚的抵抗力,使皮膚病發生率大大減少。而熱水浴及桑拿浴能在高溫的作用下,使皮膚毛孔和毛細血管擴張,有效地將體內的熱量散發出去,並帶走一些污垢及存在於皮膚表層的有毒物質,健康效果也相當好。具體是洗冷水浴好還是熱水澡好,需因人而異,視體質及習慣而定,但最基本的日常用水應是民間諺語所說的:冷水洗臉美容保健,溫水刷牙牙齒喜歡,熱水洗腳如吃補藥。
不懂穴位不用怕,記准六大保健區
如果能掌握以下6個保健區,就算只是隨便揉揉,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最易操作:小腹和腳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
肚臍是人體精氣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醫里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周圍分別還有中脘、關元、氣海等穴,輕輕揉按,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體內臟腑功能都有好處。中醫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講究的就是在醒後、睡前分別揉按小腹周圍,長期堅持,可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對小腹進行適當的熱敷也能達到保健效果。可用略高於體溫的熱水袋或熱毛巾,輕輕敷在肚臍上,數分鐘後取下,每天堅持敷1~2次。
捏腳底促進血循環
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隔兩三天用熱水泡泡腳,每次半小時,可以起到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如果能在泡腳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氣血運行的中藥,效果會更好。如將當歸、紅花、三七,川穹、丹參各少量包進紗布,做成中藥包,提前放入熱水浸泡,約半小時後即可泡出藥效,而後還可加點白酒或醋。常失眠的人,特別推薦一試。用一側手掌的大魚際(手掌上大拇指與手腕間的突起處)揉按對側腳底的湧泉穴,既有保健作用,還能活動手腳。
${FDPageBreak}
功效最全:雙耳和脊椎
搓雙耳全身都受益
耳朵就像一個倒立在子宮中的胎兒,耳垂代表頭眼部,耳外緣為軀幹及四肢,內側是內臟器官。揉按耳朵的不同部位,就能對其所對應的軀體或內臟器官,起到保健作用。中醫講「腎開竅於耳」,因此,做好耳部保健,對強腎效果更好。按摩耳朵應用力輕柔,通常以揪、揉、拉為主,時間以5分鐘為好,不要超過10分鐘。
推脊椎增強免疫力
脊椎及其兩側,是人體兩條最大的經脈之一——督脈的行經之地,且有肝腧、腎腧等重要經絡通過,屬陽經匯集之處。護好後背,不受寒涼,身體則不易患病。平時可由家人幫助,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來回推拿脊柱及兩側,可邊捏邊向前推進,或拍打前進,每次5分鐘即有疏通經脈之效。
${FDPageBreak}
最易忽略:腋窩和前胸
按腋窩寧神寬心胸
腋窩是人們平時很少觸及的部位。中醫認為腋窩處有一個重要穴位,名為極泉,針灸或按摩極泉有寬胸寧神的功效。西醫則發現,腋窩處不僅有動靜脈血管,還有大量的淋巴組織,因此,常按腋窩,可以改善血液供應、刺激淋巴,提高免疫力。
按摩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腋窩各15次,然後換左手按摩右側腋窩,每次持續3~5分鐘即可,手法必須輕柔,以免損傷局部的血管和神經;二是彈撥,抬高一側手臂,把另一隻手的拇指放在肩關節處,用中指輕彈腋窩底,可時快時慢變換節奏,並左右交替進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前胸
是人體陰氣所匯之處,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寬中理氣的作用,還對改善人體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可以採取虛掌輕叩輕拍的方法來保健。將五指併攏、掌心中空,對準胸部正中間的胸骨以適當力度拍擊,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鐘。但應當注意的是,胸腔下有心肺等臟器,要注意力道,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拔罐療疾的八大注意
拔罐療法具有祛濕逐寒、泄熱除毒、疏通經脈、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等作用。這種療法是以其療法安全、無創傷痛苦,易被人們接受。
發脾氣,到底有多傷肝腎?
流行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