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斂藏的季節,這時候進補,能很好地調理身體,增強體質,因此有「三九補一冬,來年少病痛」的說法。國人自古就有冬令膏方進補的傳統,就是在多味中藥煎熬後加入膠和糖分,濃縮成黏稠的膏狀,在冬天連續服用。
膏方調補要抓緊時機
冬季數九後到六九這近50天時間,是人體一年中陽氣最旺、脾胃功能最強的階段,因此吃具有滋補作用的膏方,能達到很好的養生效果。
膏方須分體質進補
膏方雖說都有滋補的作用,但對象不同,補的性質也不同。據介紹,膏方分5種補法:清補,為清熱加滋補藥,針對陰虛或實熱病人;平補,性質甘、平,針對體質差但陰陽平和的人;溫補,多用溫藥,用於陽虛有寒的病人;調補,針對脾胃差的人;峻補,就是大補陰陽氣血,僅適合元氣大傷的病人。另外,膏方分清膏和膏滋兩類,前者成分較清淡,多用於有痰濕的病人;後者往往加入蜂蜜和阿膠,性狀較黏稠,適合體質虛弱的患者。
膏方強調「補」字,因此並不適合所有人
其主要適用人群有8類:
1、體質較差的人;
2、亞健康人群;
3、處於慢性病穩定期的人;
4、免疫力差、常感冒腹瀉的人;
5、大病初癒、術後、創傷後康復期人群;
6、希望強身健體的中老年人;
7、更年期女性;
8、體弱想要小孩的人。
5種人不宜用
1、 強壯的未成年人。
2、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患者。
3、 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4、 慢性傳染病的發作期患者。
5、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
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於秋冬乾燥寒冷季節,選擇滋陰潤肺及補肺益氣的膏劑──
百花膏:
用百合、款冬花各等份,水煎去渣,加蜂蜜熬成膏狀,日服3次,每次一匙,有潤肺止咳化痰之效。
黃芪膏:
用黃芪100克,水煎濾渣,加蜂蜜500克,文火煎熬縮至膏狀,日服兩次,每次一匙,有補肺益氣之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供暖季提防五類暖氣病 六件事預防冬季疾病
每年進入供暖期後,由於室內外溫差大、室內空氣乾燥、空氣質量差等原因,各大醫院都會收治不少呼吸道感染、皮膚瘙癢、心腦血管疾病、乾眼症等疾病的患者。由於患者發病的原因與供暖有著直接關係,這些疾病也被統稱為「暖氣病」。
供暖季提防五類暖氣病
呼吸道疾病
「供暖初期最多發的就是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是易感人群。」瀋陽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孫曄表示,供暖期後很多市民家中門窗緊閉,空氣不流動,細菌極易滋生。此外,很多家庭沒有清潔暖氣片的習慣,供暖開始後,暖氣散熱片上積攢的灰塵就隨著熱氣飄散到空氣中,並附著在乾燥的鼻咽黏膜上,從而增加了過敏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病率。記者從瀋陽市兒童醫院了解到,每年進入供暖期後,該院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數都會大幅增長。
皮膚瘙癢症
「供暖期里,老年人應特別注意防治皮膚瘙癢症。」瀋陽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中醫師彭莉解釋,冬季人的皮膚本來就容易乾燥、瘙癢,老年人由於皮膚分泌油脂的能力較差,供暖期後長時間呆在乾燥高熱的室內,更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及皮膚瘙癢症狀。此外,供暖期後,不少年輕女性會出現青春痘爆
發的情況。彭莉解釋,冬季人們運動較少,進食卻相對較多,盲目進補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引發痤瘡。
泌尿系疾病
「女性在冬天最應防範泌尿系統疾病。」瀋陽市中醫院腎病科主任中醫師蔣宏表示,冬季是女性泌尿系統感染的高發季節。供暖後,室內外溫差大,人免疫力下降,不少女性一著涼就容易感染或復發泌尿疾病。此外,長時間呆在乾燥的室內,體內水分流失多,導致尿量減少,對膀胱和尿道細菌的沖刷作用降低,也會增加患泌尿系統疾病的風險。再次,冬天天氣寒冷,人們洗澡的次數也明顯減少,機體增加感染病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心腦血管病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瀋陽市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中醫師李東升表示,冬季心絞痛、急慢性心衰患者較秋季要高出30%到50%。冬季室內外溫差大,特別是中老年人外出時,容易導致血壓驟升及血管痙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既往病史的患者易增加腦出血、腦卒中、心梗發作的風險。此外,室內溫度過高會消耗人體水分,導致體內體液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時,對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氣病」還易導致肺循環不暢,導致出現心慌、胸悶等症狀。
眼睛乾燥症
「冬季最常見的眼病就是乾眼症。」瀋陽市中醫院眼科主任中醫師鄭艷秋介紹,供暖期後,長時間處於乾熱的室內,眼睛淚液不足,容易出現乾澀、疲倦、眼癢等症狀;較嚴重者眼睛還會紅腫、充血。特別是經常對著電腦的白領、配戴隱形眼鏡者、學生等在冬季更易患上乾眼症。此外,眼鏡乾澀時,人們往往會無意識地用手揉眼鏡,很容易感染細菌而誘髮結膜炎。
看看冬天是如何供暖防病的
其實在供暖季里幾個簡單的好習慣就能讓您在享受溫暖的同時遠離冬季疾病。
一、皮膚保濕
皮膚保濕主要注意兩點:第一,適當選用健康的保濕護膚品。第二,多喝水。防止皮膚乾燥平時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紅棗水,蜂蜜里含有的胺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能滋潤肌膚,紅棗能讓氣色更好。中午則可以在午餐後選擇普洱茶,普洱有很好的保濕、抗氧化作用。晚上一杯溫開水讓身體充滿水分。
二、多吃養陰生津的食物
在空氣乾燥的時候,流感病毒和能引發感染的革蘭氏陽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而且也容易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那麼供暖期該如何食用哪些美食能養陰生津呢?平時我們吃水果都是洗乾淨就吃,要麼做成水果沙拉。但水果大都是屬於生冷食物,脾胃虛弱、體質差的人吃的不易吸收,還會出現一系列不適。水果搭配合適食材,蒸熟吃可以讓營養加倍,更有養生功效。
三、清掃暖氣死角
專家說:保持暖氣片的清潔乾淨,要經常打掃,如果有灰塵沾在暖氣片上,它就容易隨著溫度的升高蒸發在空氣中間,引起呼吸道疾病。隨著室溫的升高,一些細菌會伺機活躍起來,容易誘發咳嗽、哮喘等疾病。
四、每天別忘開窗
家裡暖和了,往往就不愛開窗。尤其在供暖初期,室內溫度突然變高,會讓人體對冷熱的調節還沒適應,容易出現頭暈咽喉腫痛的症狀。
專家說:室內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儘量的保持在16到22度之間,所以建議在供暖以後每天通風兩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
五、適度加強運動
專家說:供暖以後比較暖和,大家不要忘記鍛煉身體和飲食的規律,這實際上比供暖還重要。
專家告訴記者,供暖開始後要加強運動,每周可以進行3到4次慢跑,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極拳,或曬曬太陽,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免疫功能的正常。
六、室內注意加濕
目前,北方正逢供暖季節,室內空氣變得乾燥,一定要注意加濕。選一個合適的加濕器;室內取暖時,在爐子上燒一壺水,打開蓋,使水分蒸發;在室內晾一些潮濕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灑水,放一盆水在室內;或使用空氣加濕器、負氧離子發生器等。增強人體的舒適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或減輕其症狀。
看手就能辨健康:手熱陰虛有火 手干氣血不暢
入冬後,很多人會出現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的情況,女性更為多見。有時還伴隨著倦怠乏力、腰膝酸軟、腸胃不適等症狀。這可能是脾肺虛、氣血弱、三焦經絡不通暢的表現。中醫認為,脾乃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運化失常,導致身體末梢血液循環不暢,抗寒能力差。要改善這種症狀,平時應多吃些性質溫熱、具有溫暖脾陽作用的食物,如羊肉、豬肚、紅棗、桂圓、糯米等。推薦一款生薑大棗湯,具有滋脾生津、益氣和中的功效,對改善手腳冰涼很有效。此外,要加強鍛煉,避免久坐或久站;睡前用熱水泡腳等。
手熱吃些黑芝麻和梨
有些人常會手心發熱,有時還伴隨著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頭昏眼花、雙目乾澀、兩顴潮紅等症狀,這可能和陰虛、血虛和食積有關。陰虛導致的手心發熱多見於腎陰不足,可以多吃些滋陰的食物,如梨、黑芝麻等,忌食溫燥的水果、調味品,如荔枝、榴槤、桂圓、花椒、肉桂等,也要少吃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此外,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血虛導致的手心發熱,典型的表現是夏天手心熱、冬天手腳涼,這類患者應注意補養氣血。食積導致的手心發熱多見於兒童,在治療上應以健脾消積為主。
手黏可能陰虛火旺
有的人手心腳心容易出汗,甚至一天到晚手心腳心都黏黏的,有時還伴有全身煩熱、咽干口燥等症狀。這可能是心腎陰虛火旺的表現。在治療上,要滋腎陰、養心陰,同樣要多吃能滋陰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此外,可以用米醋加溫水泡手泡腳,對改善此症狀很有療效。
手干提示氣血不暢
有的人秋冬季節手容易起皮、皸裂,這是氣血不通暢的表現。當氣血虧虛時,皮膚的養分不足,汗腺、皮脂腺的功能受影響,皮膚容易變干。尤其在寒冷天氣下,肢體末梢的血液循環更容易受到影響,導致氣血傳遞不足,皮膚抵抗力變弱,更容易出現乾燥、皸裂的問題。手腳乾裂患者在日常飲食上,忌食生冷食物,要注意補氣養血,如食用桂圓紅棗粥、當歸湯等。此外,要注意皮膚護理,不要太頻繁洗手、過度用肥皂,洗手後要及時塗抹護手霜。
手抖原因最多
手抖的原因很多,有些人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極度疲勞的情況下會出現手抖,一旦這些因素消除,手抖也會隨之消失。而有些人會經常性手抖,吃飯、寫字都會受到影響,這種手抖可能和甲狀腺疾病、帕金森綜合徵、腦神經和上肢神經病變等有關,不可大意,應及時求醫、對症治療。
手麻警惕腦血管疾病
腦動脈硬化會減緩神經的傳導速度,使腦的局部供血、供氧減少,並出現中樞功能障礙,可能引起手麻。手足麻木還有可能由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引起。頸椎病同樣可以引起手足麻木。此外,還有一部分老人由於缺乏B族維生素,會引起末梢神經炎而造成手足麻木。
減腰圍可防腎病 遠離腎病的良好6習慣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減少腹部脂肪及磷的攝入,有助於降低患上腎病的風險。
換姿勢睡覺可治燒心?美媒總結防燒心7竅門
燒心時,不僅會聲音嘶啞,感覺有食物卡在嗓子,口腔、食道也會跟著受傷。尤其是肥胖的人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影響。為此,美國「自然母親」網站10月15日總結了一些家庭秘方,以預防或減輕燒心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