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謹防三病 中風陰暑和寒濕病

  「赤日炎炎似火燒」,在大熱天裡,要做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除了防暑降溫外,還要充分注意防止常見而易被忽略的三種疾病——中風、陰暑、寒濕病。

  一防「中風」

  如今,中暑病例數相對下降,而夏天「中風」的發病率卻升高,甚至高於冬天。

  有研究資料指出,高溫天人體的血流量比正常時高出3~4倍。如果老年人本來就動脈硬化,血管韌度減低,脆弱的血管經受不起快速血流的衝擊,一旦血管破裂,就會發生中風。既可以表現為「腦中風」,也可以表現為眼底動脈破裂的「眼中風」,或耳部毛細血管破裂突發性耳聾的「耳中風」。

  有些老人由於味覺減退,已有脫水狀況,卻不覺得口渴,故大汗後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由於水分補充不足,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增高,從而產生腦梗。

  所以夏季老人要堅持服藥,及時補水,及時調節居室溫度,以防中風。

  二防「陰暑」

  暑熱致病固然常見,而盛夏里因貪涼致病的也不在少數。以中暑為例,大多因環境氣溫過高致人體不能適應,這僅僅是中暑的一種,中醫學稱之為陽暑。而另一種稱之為「陰暑」的發病率正日益增多,但還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

  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這樣描述:「陰暑者,因暑熱而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蔭,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近衣被,以致寒邪襲於肌表,而病為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酸疼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即傷寒也。」這裡講的傷寒,是指被寒邪所傷害之意。

  在夏季里經常有身熱頭痛、無汗怕冷、關節酸痛、大便稀薄的陰暑患者到醫院就診,這主要是過於貪涼受寒所致。陰暑患者有時也會發生高熱,來勢兇猛,此時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清熱解毒藥或抗生素毫無用處,必須採用散寒化濕解表的方法,重者應及時到醫院救治。

  所以夏天注意不過貪寒涼,避寒氣,以免發生陰暑。

  三防「寒濕」

  中醫把關節疼痛麻木稱為「痹」,中醫認為其由於「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夏天,人們在室溫過低的場所工作,或頸肩被空調電扇猛吹受涼,以致頸肩部位受風寒濕邪侵襲,頸部肌肉僵直酸痛。或在陰寒潮濕的環境下逗留時間過長,寒濕之邪侵犯肩、肘、膝關節,引起肩、肘、膝關節病變。

  有些年輕女性夏天喜穿「露臍衫」,又嗜食冷飲,就易出現大便溏薄、口膩、食慾減退等症狀,中醫稱之為「寒濕困脾胃」,也是夏季常見的寒濕性疾病。

  所以,夏季雖熱,但不要清涼濕潤太過,反成寒濕疾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草藥護膚 提升女性魅力指數

  說起護膚,大家腦海里一定會閃過各種包裝精美的瓶瓶罐罐,想起哪些終日在電視裡打廣告的護膚品牌。其實,不管是怎樣的大牌護膚品,說到底也不過是如玻尿酸之類的化學製劑產品。而這些化學護膚品相比於我國傳統中草藥護膚品,差了可不是一點點。

  金象國醫館的朱玉中主任認為,中藥護膚至少有三個明顯強於化學品護膚的優勢,既天然性、同源性和辨證性。

  1.天然性

  中藥護膚的原料自然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這些「花花草草」是大自然的產物,沒有任何化學成分。同時,中藥中所蘊含的諸如蛋白質、糖類等皮膚所需的營養成分,也是藥物本身「自帶」的,未經任何添加。

  且一味中藥含有多種機體細胞需要的營養成分,以我們常聽說的黨參為例,黨參含多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多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這一點是任何化學類護膚品都不能實現的。

  2.同源性

  由於中草藥內所含有的大部分成分都是機體所需要的,與身體是同源物質。而化學類產品所含有的成分屬於非同源物質,對身體而言相當於「異物」。大量使用化學產品,「異物」堆積在體內無法排出,受自身免疫功能的影響,就會出現過敏反應。

  中藥護膚因其所含成分都與機體「同源」,不會被免疫系統當做「敵人」對待,因而不會有過敏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即便營養物質不能被完全吸收,也會機體的代謝作用下排出體外,不會殘留於體內。

  3.辨證性

  中醫的特點是辨證施之,在使用中草藥護膚時,可以隨時針對皮膚症狀調整用藥,使藥物更好的發揮療效和作用。

  時值盛夏,很多人因為毛孔粗大,出油旺盛上門求醫。朱玉忠主任介紹說,從解剖學角度看,面部T型區得毛孔數量是兩頰的4倍,T型區出油量必然會多於兩頰,且T型區油脂分泌在保護呼吸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大家不必對此過於介意。如果認為毛孔、出油問題影響美觀的話,可以適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多喝白開水,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節油脂分泌的作用。

不勞累也要休息 順勢養生趕早不趕晚

  很多人認為養生就是順勢而為:口渴了才喝水,累了就該休息。這種順勢而為的養生做法雖然沒有大的問題,仍顯得不夠全面。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表示,在「順勢養生」的基礎上,如果反向思考,積極主動地去養生,才能將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不勞累也要休息

  感覺到十分疲憊的時候,已是身體發出「警報」了,此時需要長時間休息恢復,效果並不好。相反,在沒感到累的時候主動休息,體力恢復會更快更好,不容易生病。人們每隔5天就會安排雙休日休息,就是這個道理。休息的形式有很多種,工作間歇,閉目養神一會也可以。

  不口渴也要喝水

  在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即使感覺不到口渴,也要喝上一杯水。尤其對老人來說,機體反應遲鈍,不飲水也無口渴的感覺,可真等到口渴時,身體已經極度缺水了。因此,建議老人去公園鍛煉或長時間遛彎時,要隨身帶壺水。

  不感冒也要咳嗽

  咳嗽是身體對呼吸系統的一種保護性條件反射。咳嗽能夠清除氣管中的痰液或者異物,將肺部的有害污染物及時排出。在感到喉嚨發癢或者不適時,不要強忍著不咳嗽,而要嘗試把污染物及時咳出,當然咳嗽時間不要過久過長,以免傷害支氣管。

  不生病也要求醫

  中醫有句話叫「不治已病治未病」,說的就是預防和提早發現疾病苗頭。因此,不要等生了病才想著去醫院。如同保養汽車,定期對自己的身體也「保養」一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醫院體檢,並請醫生幫忙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將疾病消滅在未發生的時候。

  沒喜事也要快樂

  快樂的心情可以對機體產生良性刺激,使脈搏、血壓、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陳代謝均處於平衡、協調的狀態,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多談些歡樂的事情,多接觸幽默的人,多看相聲、喜劇,多讀幽默的書,就能笑口常開。

夏季養生 風扇對著頭吹當心腦中風

在盛夏時節,納涼無非空調、風扇、自然風三種,但是,有的人空調吹著就感冒了,有的人一覺醒來腰酸肩膀痛。要讓自己少受點罪,夏季納涼還真得講究「精細操作」。下面就由專家教你如何正確納涼:

過分求「低」有害健康

時下,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恐高症」——視高血壓、高膽固醇、高鹽高糖飲食為洪水猛獸,於是轉而求「低」。但醫學專家認為,盲目求「低」不但對健康無益,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