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秋凍」有助於預防感冒

  經常聽人們說「春捂秋凍」,這是老人們總結出的養生之道。雖然秋天加深,很多人都換上了感冒(急性鼻咽炎),因而要做好預防感冒措施。中醫指出,秋凍有助於防治感冒。

  「秋凍」防治感冒主要是鍛煉身體耐寒性

  「秋凍」是指秋天到來後,隨著氣溫的降低,不要立即增衣,應循序漸進地添衣保暖,以增強身體的禦寒能力。專家表示,如果身體與「涼」接觸太少,容易導致人體的抗寒能力隨之下降,也就很容易感冒,而且很難適應寒冷的冬季氣候。

  所以,適當的「凍」一下身體,是有好處的,會增加皮膚和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有利於人體對抗感冒的侵襲。

  推薦:冷水洗臉

  每天用冷水洗臉,可增加耐寒能力。通常,人受冷空氣刺激時鼻腔黏膜收縮,呼吸道纖毛蠕動減慢,血管收縮,使分泌物減少,即可引起抵抗力減弱。因而冷水洗臉可增強耐寒力,有效預防感冒病毒侵襲。

  「秋凍」要量力而行

  雖然「春捂秋凍」可以預防感冒,但是也要掌握好方法,不然則成反效果了。科學的「秋凍」講究「有意為之」和「循序漸進」,那種因大意而受涼,或是突然受涼,就不屬於「秋凍」之道了。

  暮秋時節,天氣變化更是頻繁,北方冷空氣時常入侵,「一場秋雨一場寒」,這樣的氣候規律對心血管病患者也是不利的,如果一味地注重「秋凍」,一旦氣溫突降,肌膚被寒冷侵襲,不僅容易患上急性鼻咽炎,還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當有寒潮或冷鋒天氣出現時,不僅要增添衣被,患者早晚出門時最好能戴上口罩,以減少冷空氣的直接刺激。

  對於一些年老體弱者,深秋時節不必固守「秋凍」法則,因為「暮秋」和「初冬」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界線,只要有寒潮降臨,即可遵循冬天的一些養生之道。

  另外,現在是感冒流行季節,可用食醋熏蒸房間,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板藍根、大青葉等,對預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對症降溫補水防中暑

  熱痙攣(又稱熱抽筋)

  症狀﹕小腿抽筋、肚痛

  成因﹕

  在炎熱環境中活動,即使補充足夠水分,但因大量排汗令體內電解質失衡,鈉質不足使肌肉抽筋,常見於小腿和腹部肌肉抽筋疼痛

  高危群﹕運動員、戶外勞動工作者

  處理方法﹕

  休息,飲用運動飲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稍後可透過伸展運動紓緩肌肉疼痛

  熱衰竭

  症狀﹕

  多汗、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心跳加快、全身乏力、噁心、頭暈、短暫休克,但意識仍清醒

  成因﹕

  身體散熱時,皮膚表面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流至表皮幫助散熱,令身體其他器官供血不足,血壓下降,導致休克

  高危群﹕

  經常身處冷氣間的人士,身體一下子不能適應酷熱環境

  處理方法﹕

  找陰涼處讓患者坐下或躺下休息,稍微抬起雙腳;如患者清醒,補充澹鹽水及電解質飲料

  熱中暑

  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

  症狀﹕

  皮膚乾燥無汗、發紅髮熱、體溫超過40.5℃、頭暈、頭痛、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成因﹕

  身處高溫、通風差、濕度高、沒遮蔭等環境,例如﹕車廂、板間房等,大腦的散熱系統受破壞,喪失排汗散熱功能,熱力積聚體內令體溫上升,如不及時急救,可導致死亡

  高危群﹕

  身處翳焗環境的人、散熱系統較差的人,例如﹕幼兒、長者、傷風感冒病人、皮膚病病人;排尿頻密的人,例如﹕糖尿病、腎病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正服用會抑制排汗的藥物,如﹕利尿劑、精神科藥物的病人

  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

  症狀﹕

  大量出汗、體溫超過40.5℃、頭暈、頭痛、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昏迷

  成因﹕

  長時間在高溫和潮濕環境進行消耗體力運動或工作,體溫調節機能出現障礙,無法散發過量的熱力而導致體溫上升,如不及時急救,可導致死亡

  高危群﹕正進行野外訓練、參加競賽的人士

  處理方法﹕

  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幫患者以水擦拭身體、搧涼,甚至用水喉身,冰敷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接近大動脈的位置,有助降溫;如患者清醒,補充電解質飲料,並儘快安排送醫。

  應對中暑,最好的辦法就是防範於未然。小編推薦6種藥物,能有效防治中暑,緩解不適,建議大家不妨家中常備。

  清涼油

  頭痛頭暈時,取少量塗於印堂穴和太陽穴,能提神醒腦,給人以涼爽、舒適之感。蚊蟲叮咬、皮膚瘙癢或有輕微的燒傷、燙傷時,取少量塗於患處,能活血消腫、鎮痛止癢。注意外擦時要遠離眼睛,一旦進入眼睛速用清水沖洗。

  藿香正氣

  能散熱解暑、解毒辟穢。主治中暑、腹痛泄瀉、痢疾等症。分為膠囊和口服劑兩種,一天服用兩次,兒童減半。

  人丹

  含有薄荷腦、桂皮、冰片、砂仁、泡姜、人造麝香等,具有開竅安神、清熱祛暑、解毒辟穢之功效。

  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脹、噁心嘔吐、腹痛泄瀉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10粒,兒童適當減少。因感冒引起噁心等症時,不要服用人丹。

  六一散

  主治夏日中暑、身熱心煩、口渴、小便黃少或灼熱。每次6-9克,泡水當茶飲。購買時要注意,此藥為粉末狀,不是膠囊。

  十滴水

  適用於夏時中暑、頭昏頭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患者,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開水中,攪勻服下。烈日下勞作、旅行時,凡有煩熱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熱。兒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兒生痱子。

  風油精

  能清暑解毒,利濕除煩,鎮痛驅風。可治療中暑引起的頭昏頭痛,夏天夜晚因貪涼引起的腹痛等。對頭昏頭痛可外塗少許於前額及兩側太陽穴。

 

  編輯推薦:

   睡眠保充足 夏季預防中暑攻略

   天氣暑熱 慎防情緒「中暑」

   警惕!剃光頭更易中暑

林丹告訴你:打羽毛球崴腳可不是小事

  李女士介紹,自從前年打羽毛球崴傷右腳,平均每兩三個月就要崴傷一次,每次都要休養少則一個多星期,多則個把月。而且,近來覺得膝關節也出現疼痛,有時候還會有「咔咔」的響聲。經醫生詳細檢查發現,吳女士右腳外側副韌帶嚴重撕裂傷;由於踝關節不得力,使得膝關節也出現早期半月板損傷症狀。李女士後悔不已,第一次崴腳時,儘管腫痛得厲害,但因工作忙,沒放在心上,結果留下後遺症。

  崴腳後不可亂動

  專家介紹:不少人打球足踝受傷後,先使勁揉搓疼痛處,接著用熱水洗腳,活血消腫,最後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

    注意,這樣處置崴傷的腳不妥當!對崴腳,千萬不能疏忽大意。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里發出聲音,傷後迅速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診治。

立秋後養生多仰仗小動作

立秋後,隨著氣溫的變化,一些秋季高發疾病會找上門來,因此秋季可加強自我保健,預防疾病。

按摩足三里輕鬆去贅肉 4大按摩招

通過按摩,只要找准穴位,把握好方法,就能夠促進減肥!下面小編就來教你幾種按摩減肥的簡單動作,幫你輕鬆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