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千年前的醫書記載到70年代都有不少報道服用中草藥中毒的副作用,尤其80年代以後就更顯突出。為什麼服用中草藥會出現毒副作用呢?這與下面幾個方面的因素有關:
其一,與偽劣藥品有關。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藥物品種繁多,動植物藥品來源渠道也甚為複雜。因此,一些不學無術的人,或者是不法之徒,把一些疑似的動植物,充當正品藥物出售,使一些沒有專業知識的善良的人們誤購、誤用、誤服,從而發生許多令人痛心的悲劇。文中右下角的照片,就是由於服用假藥,奪去了家中頂梁柱,使10歲的小女孩苦苦支撐一個多災多難家庭的悲慘情景(據《羊城晚報》)。看著小女孩的淚珠,我們的心中就像被人揪著樣疼痛。這次江西省南昌市上高縣發生的人命案,其罪魁禍首也是偽劣藥品。據《羊城晚報》1997年12月30日消息披露,三味中藥中,川楝子、龍膽草均是偽劣中藥,其中的龍膽草有毒性,是使這位年輕母親撒手人寰的元兇。多麼可怕呀!這純粹是一起人為的慘劇,難道還不應該引起我們高度警惕嗎?
其二,與用藥量不恰當有關。一種藥物用量恰當就可治病,用藥量不恰當就會損害身體。這是幾千年來的經驗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明確記載,龍膽草的藥性為苦寒無毒,用量為3~6克,有燥濕健胃作用。但是,在日常使用中,如果用量過大,則反致噁心、嘔吐。又如中藥木通,它是常用的利尿藥,但是用量不當可引起腎功能損害。有報道一次服用木通100克以上時,能引起腎功能衰竭。中藥蒼耳子,其藥性為味甘,苦,性溫,有小毒,是治療鼻炎常用而又療效較好的藥物,但不可過服,否則易致中毒,中毒症狀為噁心、嘔吐、低血壓、腹痛等。
其三,與藥物配伍不當有關。常言道用藥如用兵,中藥的配伍是講究君、臣、佐、使原則的。藥物之間有些是不能配伍使用的,否則會出現降低或喪失藥效(稱相惡),甚至產生劇毒作用(稱相反)的效果。有實驗報道,甘草與甘遂混合應用後,豚鼠有嚴重反應(胃部膨脹、氣脹)或致死。亦有雜誌報道,大戟、芫花與甘草合用時,其利尿和瀉下作用受到明顯抑制,並有使芫花毒性增強的傾向。甘草用量比例越大,其相反作用越強,反之可無相反作用。因此,中醫配伍中藥方劑時,就有「十九畏」、「十八反」的告誡。應引起處方者注意。
其四,與濫用藥物有關。藥物是用來治病的,有病時服用適當的藥物,就可治好病使身體儘快康復。但無病時,大量濫服藥品,就會成為損害身體的毒藥。例如人參,有滋補強壯的作用,對於慢性虛弱病者確是一種很好的滋補藥,但若屬肝陽上亢的高血壓病者,則不宜服食人參,否則有導致中風的危險。對腎功能不全伴有尿少者亦應慎用人參。曾有報道因服用過量人參而致搶救的例子。又如婦女常用的當歸,久服多服後也常造成虛火上炎,出現咽喉疼痛、鼻孔灼熱等症狀。
此外,還有一些人本身並不懂醫,也不懂得藥性,更不懂得辨證,只是道聽途說,就到藥店購藥服食。更為甚者,有些人自以為是把這些錯誤做法施用於別人身上,就更容易出現毒副作用,豈不痛心?
對中草藥的毒副作用,為人醫者不能不警惕啊!
編輯推薦:
這些中草藥不宜長期泡水喝
中草藥泡茶 飲用不當害健康
烈性中草藥小心慎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解讀「頭伏餃子二伏面」的緣由
根據「干支紀日法」的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的起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起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起始日,並規定初伏和末伏各為10天。北方有句俚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麵,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因為每逢伏天,因為天熱,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民間諺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除了好吃外,還有其他原因。三伏天被稱為「苦夏」,因為酷熱所以苦啊!北方地區的熱大多數屬於乾熱,比起南方的梅雨天應該還好過些,只要不在大太陽下暴曬,有點樹蔭涼兒,就不是很熱。但是因為北京四季分明,所以還是覺得很熱,天熱人就覺得疲乏倦怠,由此食欲不振,老百姓白天還要勞作養家,所以為了增加食慾,犒勞自己所以頭伏吃餃子,因為餃子被百姓認為是最好吃的吃食,所以增加食慾最好的辦法就是吃餃子了。尤其是馬齒莧餡兒的餃子,被認為是長命菜,它是罕見的天然高鉀食物,還有治療糖尿病的功效。
餃子狀似元寶,所以吃水餃,順道也求了財,一舉兩得。天兒熱除了食慾不好,迷信講法還易中邪,民俗稱五月是惡月,為了避邪就吃麵,而且要吃熱湯麵,您想想,大熱天一碗熱湯麵下去,肯定是大汗淋漓。這就對了,中醫認為,夏天出汗可以驅除體內的陰邪。
伏天除了喝熱湯麵,還可以吃過水麵。將煮好的麵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滷子,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伏里還可以吃「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干、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在餃子、麵條、烙餅這三種麵食當中,以烙餅的烹調方式最好。因為烙餅不需要水煮,各種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最小。餃子和麵條水煮後,其中的可溶性養分,如維生素B1、B2、葉酸、尼克酸、鉀、一部分鎂等會溶到麵湯當中,溶出的營養成分比受熱損失的營養成分更多。所以,老人們常說,吃餃子時要把餃子湯喝掉,最好是「原湯化原食」,這樣營養素都被吸收進肚子裡了。
中醫講究養生之道要順天意、合於自然,什麼是順和天意?大自然既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類就應該順應自然。夏天熱就該出汗,出汗可以調節體液,排出體內毒素,是好事,現在人們為了所謂的舒服,總用空調,其實不一定就對身體好。明明是三伏天,非調成深秋的溫度,身體溫度始終處於恆溫狀態,身體適應自然的能力就會退化,加上貪涼,所以,一到秋天就容易生病,身體顯得很脆弱。如果不能融入自然、順應時令,生病就不要怪老天爺了。
涼茶是藥 長期飲用對身體有害
涼茶是中草藥植物性飲料的通稱,涼茶,是指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人體內熱的中草藥煎水做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治療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涼茶的種類非常多,很多人視涼茶為下火的良藥,廣州人更是視涼茶為一種日常保健飲品。就涼茶喝了有沒有副作用的問題,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廣東省中醫院林嬿釗主任。
專家簡介: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治未病中心負責人、碩士研究生導師林嬿釗
市場涼茶飲料濫用無方 消費者慎喝涼茶
「涼茶雖然冠著「茶」之名,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屬於「藥」,一般情況下不適合當作日常保健品來喝,除非是非常平和之品,或真正素體壯熱的人,否則長期把涼茶當成保健品來喝是很傷身體的。」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林嬿釗接受家庭醫生採訪時明確表示不少涼茶藥性較重,「是藥三分毒,長期喝會喝壞身體。」
「涼茶是有降火、消暑的功能,但要對症下藥,喝對涼茶才能下火,造成人上火的成因很多,不能一味判定自己上火了就喝涼茶,不同的人要根據自己上火成因還有自己的體質去選擇涼茶,現在市場上涼茶飲料很多,都沒有標明適用人群,這實質是是對消費者的一個誤導。」對於市面上的涼茶飲料林嬿釗主任這樣說道。
涼茶喝多致腹瀉損體質 下火要對症下藥
林嬿釗主任表示,涼茶是一種藥,長期喝涼茶有些人會有頭暈、失眠、尿多、拉肚子甚至身體虛弱易感冒、出汗多等副作用,選擇涼茶時一定要慎重。
上火的成因會影響涼茶的功效,上火的成因很多,如飲食不節制因而造成腸胃消化不好致上火、還有熬夜不注意休息也會造成人體上火。不同的上火成因要選擇不同的方法來降火,一味選擇涼茶降火,只會越降越火。
面對採訪,林嬿釗主任表示要根據自己上火的成因來調理身體,適當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不能把涼茶當成日常保健品。「長期喝涼茶有些人會有頭暈、失眠、尿多、拉肚子甚至身體虛弱易感冒、出汗多等副作用,選擇涼茶時一定要慎重。」
個人體質也會影響涼茶的功效,人體質分陰虛、陽虛。陰虛主要症狀表現為:潮熱、舌紅、脈數、口乾、咽燥、尿少色黃、心煩失眠等;陽虛主要表現為:心悸、舌白、胸悶、陽痿、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小便清長、大便清稀等。
「陽虛體質的人可適當選擇涼茶來降火,會達到一定的目的,但不適宜長期喝涼茶,陰虛體質的人不適宜喝涼茶。」林嬿釗主任說。
「由虛所致的火一般都不適宜用涼茶來糾正。」林嬿釗主任說。「很多人一喝涼茶似乎感覺火下去了,但喝涼茶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要降火,就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以及上火的原因來選擇降火,最好要諮詢一下中醫藥背景的醫生,對症下藥才能真正有利於身體。」林嬿釗主任這樣提醒廣大網友。
編輯推薦:
怎樣健康喝涼茶?《《
藥or茶?揭秘涼茶真面目
辨體質,選涼茶
夏季健康喝涼茶 謹記四大禁忌
-
林嬿釗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
擅長疾病:亞健康狀態如慢性疲勞、體虛易感冒、汗證、...[詳細]
警惕「假火」 中醫教你如何選清熱去火中藥
治療「上火」,就要清熱去火;而清熱去火的中藥有很多,應當怎樣選用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學學吧!
不適宜喝涼茶的人群
涼茶雖然一開始是以清熱瀉火為目的研發出來的民間方子,但隨著人們需求的提高,涼茶的進一步改進,產生了功能各有偏重配方不同的涼茶細類。涼茶除了清熱瀉火茶之外還分了清熱祛濕、清熱解毒、清熱解暑、解表清里以及專攻某個部位的火的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