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種器質性心臟病
如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心內膜炎等,由於心臟的竇房結和傳導系統受病變的侵害,很容易發生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幾乎見於各種類型的心臟病。
2、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水、電解質失衡
心臟的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心臟的離子平衡失調等;除心臟因素外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介導的心肌乏氧、全身及心臟局部酸鹼平衡的調節障礙等,具備了心律失常的離子和代謝所必備的基礎,形成心律失常的條件因素,因而常常誘發心律失常的發生。
3、藥物的影響
多種藥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比如非保鉀利尿藥、洋地黃類藥物、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農和米力農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或者經過改變離子通道,或者穩定細胞膜,或者改變心臟的不應期,或者作用於心臟的受體,達到防止或終止心律失常的目的。但是,抗心律失常藥物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如果應用不當,也能介導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4、全身性或其他系統疾病
如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代謝疾病、創傷、手術、心臟導管檢查等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發生。
5、正常人
在情緒激動、驚嚇、憂鬱、飲酒、飲濃咖啡等會發生竇性心動過速或期前收縮。健康的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發生心律失常。一般講人的一生總會有心律失常發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心律失常生活中該怎麼保健!
1、保持精神愉快
中醫認為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但七情太過,超過人體自身調節的範圍,則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
七情之中,唯有喜屬於良性刺激,喜為心志,笑為心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對健康是有好處的若長期憂鬱、恐懼、悲傷、憂愁,則易氣機失調而致病。
故應做到少私寡慾,養心斂思,處世達觀,消除嫉妒,加強道德修養,舒暢情志。有病的人宜移情易性,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念。
2、選擇適當的居住環境
人與自然是有機的統一體,生活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健康影響重大。適宜的生活環境可保證學習工作的正常進行,促進健康長壽。人類適宜的生活環境應有,潔淨的水源,新鮮的空氣,充沛的陽光,良好的植被,室內寬敞適中,光照調和,自然通風良好。
3、有合理的起居作息
起居有常是養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起臥有時,生活規律,才能最大限度地調養神氣,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衣著調攝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著衣制裝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並掌握適度,使其具有防護、保健作用。
4、勞逸適度
勞逸適度是保證機體氣機通暢,血脈調達,五臟安和的重要環節。貪逸無度,過度勞累,均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通而致病。因此,應做適當的體育鍛煉。
5、飲食適宜
飲食要全面調配,因人而宜,五味調合,營養全面。就餐注意定時、定量、衛生,注意避免過度油膩、厚味、生冷。多食益氣養血、益心氣、養心陰的食品,如小米,大棗,雞蛋,紅糖,龍眼,胡桃,魚等。同時戒菸酒。
音樂能當藥用 告訴你個不尋常的知識
音樂對治療心律失常有輔助的作用,患者根據自身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可以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的功能,通過這些神經結構對人體內臟及軀體機能起主要的調節作用.
促使其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醯膽鹼等物質,從而達到鎮靜、鎮痛、調整心律、降低血壓、調節血流量、改善肌肉緊張程度和促進消化功能等作用。
音樂的曲調、節奏、旋律、響度不同,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興奮、鎮靜、止痛和降壓等作用。因此,作為治療性的樂曲,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擇。音樂治療機理之一就是音樂可以改變人類的情緒和行為。
音樂所引起的情緒隨樂調、節奏、旋律、節奏、布局、諧聲及音色等因素而異。每個樂調都可表現一種特殊情緒,不同曲調、節奏、旋律、諧聲引起的生理效應是不同的。
研究發現:快速和愉快的樂曲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音調和諧,節奏徐緩的樂曲可以使呼吸平穩;音樂優美的歌曲或悅耳動聽的器樂曲可以調節植物神經,使大腦得到休息,幫助人們解除疲勞。
因此,音樂治療的配方選曲極為重要。音樂處方亦應根據不同疾病及患者的民族、地區、文化程度、愛好情趣、欣賞水平、性格因素等來確定,且不宜長時間單用一曲,以免久聽生厭,而應選擇情調、節奏、旋律等方面和諧、協調的多支樂曲。
心律失常患者大致可分為快速型心律失常及緩慢型心律失常。對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應選用情調悠揚、節奏徐緩、旋律清逸高雅、風格娟秀的古典樂曲及群眾喜聞樂見的輕音樂為好。對於緩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則應選用情調歡悅、節奏明快、旋律流暢、音色優美的樂曲或歌曲。
改善心律失常 只需要常睡個好覺
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心臟病患者,應採取右側臥的睡姿,保持身體自然屈曲,因為這種姿勢有利於血液的回流,以減輕心臟的負擔。
心律失常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麼!
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心律失常患者宜適當地做些鍛煉,如養魚、種花、散步、練太極拳、保健操、練氣功等。只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極差的病人才應長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