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紅並非害羞 4種臉紅暗藏健康危機

臉紅在很多人看來可以是害羞的表現,但也不全是這樣的,很多時候臉紅也是暗藏健康危機的。

生理臉紅

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容易出現臉紅,稍一活動就紅光滿面,一直容易臉紅的人,往往面部出現從內而外、紅黃交錯的臉紅,這是氣血充足的表現,人們常常誇讚這些人「紅光滿面」,是健康的標誌。

從西醫解釋,有些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好,稍一活動,面色就比較紅潤,這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還有一些人居住在高原,身體需要更多的紅細胞來攜帶氧,造成臉紅,這也是正常的。另外,有些人會因為害羞、著急、憤怒、緊張等引起臉紅,這些都是由於情感的改變而造成的心理性臉紅。

是否不容易臉紅的人身體不如容易臉紅的人更健康呢?這不可一概而論,每個人體質各有不同,那些即使運動後、緊張時也不容易臉紅的人,只要沒有出現臉色發青,也是非常健康的。

吃藥臉紅

服用一些藥物也會引起臉紅。譬如服用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藥就可能在擴張血管降血壓的同時把面部的毛細血管也擴張了,造成一些臉紅的現象,這是正常的反應,對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

這些臉紅藏危機

臉紅的原因很多,如頸椎移位,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的面部血管擴張;陰虛導致的午後潮熱;生活在紫外線較強的地區,也會出現高原紅等。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臉紅,如果原來不容易臉紅的人突然臉紅了,有可能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則要警惕。

臉紅提醒別喝酒

臉紅就是不能喝酒的標誌,喝酒臉紅的人,不管有沒有醉,都不應該繼續喝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不少亞洲人喝酒以後,臉上身上的皮膚就變紅,這個是由於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在體內堆積的結果。酒精在人體內會通過各種酶分解成各種物質,如果某種酶缺乏或者不足,就容易分解產生乙醛。如果乙醛大量堆積,就會容易臉紅。而乙醛對身體是有害的,所以,喝酒臉紅那是在提示你,別再喝了,否則會導致體內積累更多的乙醛,造成更大的危害。

可能身體虛、肝陽上亢

一些人如果面色出現顏色浮艷的紅,同時伴有容易口乾、大汗、腳氣,則是陰虛的表現;有些人面色出現淡淡的紅,但手腳容易發冷,常有胸悶、腰酸、脈浮的症狀,則是虛陽外越所致;如果是老年人出現紅光滿面,在中醫上可能是肝陽上亢導致的,這主要表現為常常在下午時突然出現臉紅;對於肝陽上亢的人,可以適當吃一些鎮肝熄風湯劑、潛陽丹;對於肺陰不足或腎陰不足的人,則可以適當吃一些六味地黃丸;對於更年期的女性來說,可以適當吃一些逍遙散、百合地黃湯、生脈飲來調理氣血。

可能更年期

一些中年女性在40多歲時會發現自己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臉紅,又查不出原因。中年女性臉紅,有可能是更年期來了。

更年期臉紅常常是在一段時間內會有陣發性的潮紅及潮熱,突然感到胸部、頸部及面部發熱,有時伴有頭痛、眩暈、乏力等症狀。有時候夜間會加重,甚至影響睡眠和白天的工作。

這時候的婦女還可能會出現血壓波動,主要是收縮壓(高壓)升高,數小時後又可以恢復正常。這種現象絕經前1~2年最明顯,持續一年後症狀逐漸減輕或消失,出現這種情況的中年女性不妨去看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或採取其他治療手段進行緩解。

小心高血壓

患有高血壓的人也有可能不正常地臉紅。這又是為什麼呢?患有高血壓的人群由於心臟擴大、心肌肥厚、心肌收縮力增加,會引起頭面部血管擴張充血,才導致臉色發紅。所以,一些高血壓病人經常滿面紅光,另外,羅鴻宇也認為,如果一個人突然在兩顴處出現暗紅,可能是心臟病的先兆;如果面色紅得比較濃,脈象沒根,則可能是高血壓導致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三伏天寶寶「凍」出腹瀉 腹瀉的食譜

每年暑期,患有呼吸道疾病和腹瀉的兒童就占到了大部分。雖然是酷暑炎炎,但專家提醒,許多病卻是「凍」出來的,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更容易「受傷」,而罪魁禍首就是空調和冷飲。

瀉病指大便次數增多,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綜合徵。常見的原因有: ① 感染因素 。往往由於食物或食具被細菌、病毒污染所致,一些腸道外感染,如小兒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敗血症等疾病常可同時出現腹瀉。 ② 飲食不調 。嬰幼兒消化系統功能發育不夠完善,消化酶分泌少,所以,吃得太多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或短期飲食變化太多,都可發生腹瀉。另外,吃得太少也可發生飢餓性腹瀉。 ③ 受涼、過熱、情緒緊張、過度疲勞 可使消化酶分泌減少或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不過專家提醒,小兒腹瀉常常由食物過敏所致。

寶寶腹瀉後,腸胃比較虛弱,且食慾不好。如果腹瀉嚴重,持續時間長,容易引起脫水,更容易引起營養不良,所以要給寶寶選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來調理腸胃。下面推薦了幾個調理寶寶腹瀉的食譜,媽媽們不妨試一試:

1、糯米固腸湯

糯米200克,山藥300克,加入適量水,煮粥。

2、雞蛋黃油

雞蛋煮熟後,取出蛋黃,放入鍋內,用小火煉出油食用,有利於清除腸道內的細菌及毒素。

3、胡蘿蔔湯

將胡蘿蔔剁碎,加水煮湯(一般45分鐘即可),過濾後,在濾液中加少量的糖即可。這款湯富含鹼質和果膠,能夠吸附細菌及毒素。

4、雞內金粳米粥

雞內金1個,焙乾,碾成面,粳米20克,加入適量水,煮粥。

5、栗子糊

將栗子去殼,搗爛後,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可以起到健脾養胃的功效。

給您提個醒

進了空調房裡就儘量少出來,通常室外和室內的溫差最好不要超過5℃,睡覺時最好在臥室內放盆水,平時經常開窗通風。

家長尤其要注意食物的新鮮,飯菜、瓜果當天吃完,儘可能不要食用過夜食物;從冰箱拿出來的食物一定要熱透。在孩子食用冰鎮西瓜時,應將切面表層與保鮮膜接觸的部分切除。

同時提醒家長,給孩子慎用抗生素。

秋季小兒腹瀉 飲食護理五要點

專家提醒家長,孩子秋季腹瀉高發,最好注意假期孩子的健康問題。小兒秋季腹瀉原因與夏季多有不同,最好正確地認識與處理問題,切不可一視同仁,可能會導致病情的加重。下面就來看看專家關於秋季腹瀉的講解吧。

專家指出,小兒秋季腹瀉大多數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多發生在每年9~11月份,以6個月到3歲間的小兒居多。建議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下面的症狀體徵,就立刻進行治療。

患兒有三大臨床特徵,即感冒、嘔吐、腹瀉。患兒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體溫在38℃~39.5℃之間,伴隨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狀,同時還有頻繁嘔吐,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嚴重腹瀉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如不及時治療,會引發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患兒生命。

小兒腹瀉需注意補充液鹽

很多家長在孩子腹瀉後會選擇禁食禁水,服用止瀉藥。專家提醒家長朋友,不可輕易用藥,而是應該首先採用調理的辦法,補充水、鹽等處理。

1、液鹽:口服補液鹽(ORS)腹瀉患兒由於大量的排便,導致身體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必須補充大量的水分。對急性腹瀉引發的輕、中度脫水,治療首選是用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簡寫ORS)進行口服補液療法。孩子每腹瀉一次,服ORS約50~100毫升,能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

2、喝湯:在得不到標準ORS的情況下,可用湯加鹽溶液。具體配方是:米湯500毫升+白糖10克+細鹽1.75克+水500毫升,煮2~3分鐘。按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4小時內服完。如果噁心、嘔吐不嚴重,建議以口服補液為好,可以多次小量補充。

小兒腹瀉飲食護理五要點

1、根據機體在腹瀉時有水分大量丟失之特點,宜增加流質飲食的攝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雞蛋湯、軟面和稀粥等。這些流質飲食易於消化吸收,並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電解質。

2、在飲食中適當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如西紅柿,土豆,茄子,黃瓜,柑橘和紅果等,不僅能夠補充豐富維生素C和B,而且起到止瀉、收斂作用,還可增加體內津液。雞蛋羹攝入後也有收斂作用,並可保護胃腸黏膜和潰瘍面。

3、如果腹瀉時間過長,可在每頓餐前可吃上一小片烤糊的饃片,這在醫學上又稱為」碳末「,是中藥的一種,可吸附細菌及毒素,使其排出體外,起到收斂和清潔腸道作用。

4、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開始恢復正常進食時要先從流質至半流質,再到軟飯的逐漸過渡。要注意少量多餐,不可一開始就吃的過多,防止增加胃腸道負擔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

5、患者要注意少吃油膩和含粗纖維過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和動物油脂,避免加快胃腸蠕動而不利於病灶修復。香蕉和梨等水果也不可多吃。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長以為腹瀉就不能吃東西,其實不然。小兒秋季腹瀉如果次數不多,可不用禁食,適當的飲食可以幫助腹瀉的緩解,還可以起到調理脾胃,促進病情好轉,因此家長朋友最好提高警惕。

腿癢或是靜脈曲張惹的禍 休息時抬高下肢可緩解

冬季來臨,氣候寒冷乾燥,很多人會感覺皮膚瘙癢,這時大多人以為是皮膚問題,其實有些腿部瘙癢可能是靜脈曲張惹的禍。

幼兒腹瀉飲食建議 推薦治療食療5款

由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成熟,因此,每到10月份到次年2月份容易感染輪狀病毒而發生腹瀉。一般秋季腹瀉的病程為5—10天,如果護理周到,尤其是飲食護理得當,多數患兒愈後都不會存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