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口腔醫學會近日啟動的「微笑中國」口腔健康教育項目啟動儀式上,該學會主任王興教授說,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質量的鏡子,口腔疾病不僅影響口腔健康,還對人全身健康有重要影響,希望公眾高度重視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人體健康的10大標準之一。專家說,口腔疾病會導致和加劇許多全身性疾病:
心臟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心臟疾病。研究證實,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發作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與急性發作或總死亡率顯著相關。
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與各種吸入性肺炎相關性較強。肺炎80%的誘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
糖尿病。糖尿病與牙周病發病存在共同危險因素,且互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並發不同程度的口腔病變,牙周病發病率高,病變損害嚴重且進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差於無牙周疾病的患者。
胃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這種細菌,腸胃中的幽門螺旋桿菌通過藥物很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卻難以清除。
腦血管疾病。牙周炎作為腦卒中的危險因子大於吸菸,而且獨立於其他已知的危險因子。有報道表明,25%的腦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對照組中只有2.5%。
此外,牙周疾病還是導致低體重嬰兒出生的危險因素之一。重症牙周炎的孕婦早產和生出低體重兒的危險性為牙周正常孕婦的7.5倍,大於吸菸、飲酒的影響。口腔疾病還導致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影響生長發育。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6個步行益處 塑造健康體質
世界上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女人只要走動走動就有健康的體魄啦!
益處之一:
增強心肺功能。長期堅持步行上下班,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步行還可減少荷爾蒙分泌,進而降低血壓。堅持步行還能改善現代人運動不足的問題,進而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
益處之二:
保持良好體形。步行可促進消化液分泌,早餐後步行上班可加快消化和吸收,幫助代謝系統維持正常工作,從而保持良好的體形。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胡大一教授說,快步行走是最簡便、最經濟的有氧代謝運動。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和減肥方式。
益處之三:
能夠解憂排壓。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更靈活,有助於緩解壓力和解除憂慮,使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更加清晰、活躍,提高工作效率。
益處之四:
防治頸椎疾病。步行時如果伴以昂首遠望、抬頭挺胸、雙肩大幅擺動,有助於調整長期伏案的姿勢,防治頸椎疾病。因為頭部重量約占體重的1/10,由頸椎與覆蓋頸部到背脊的肌肉所支撐,如果駝背或姿勢不良,肩胛肌的負擔過重,肩膀和頸椎就容易僵硬酸痛。
益處之五:
提高睡眠質量。每天堅持走路上下班,可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另外,飯後、睡前走路也不錯,睡前走路有助於促進睡眠。
益處之六:
預防骨質疏鬆。年紀越大,骨質流失越多,骨頭越容易變干變脆,易導致骨折或腰痛。預防骨質疏鬆症其實不難,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運動不可減,步行更理想。
坐公交戴耳塞可保護聽力
美國華盛頓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城市公共運輸所產生的噪聲水平足以導致聽力受損,而且這種損傷是永久性的。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三千萬人的聽力被噪音損傷。
科學家們測量了紐約公共運輸系統的噪聲水平,發現在交通工具中,地鐵達80.4分貝,輕軌也有79.4分貝;車站就更吵了,地鐵月台達102.1分貝,巴士站台達101.6分貝。總體情況是:車外高於車內,大站高於小站,地下高於地上。
哥倫比亞大學的格爾雄博士稱:在嘈雜的站台上,每天呆2分鐘便足以造成候車乘客的聽力下降。華盛頓大學的奈澤表示:長期暴露在噪音稍弱的環境會造成慢性損害,而且噪聲水平只要增加一點,受損風險就會顯著增加,例如,95分貝的風險是85分貝的10倍,75分貝的100倍,「你的聽覺敏銳度只要下降10分貝,你聽清別人說話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美國環境保護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24小時的平均噪音水平應在70分貝以下,一般就不會影響聽力。格爾雄說,除了聽覺損傷,過量的噪聲還與高血壓、心臟病、內分泌紊亂、睡眠障礙有關,甚至能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
因此,科學家們建議加強個人防護。聽音樂的耳機不但不能減少噪音,反而還會增加,因為人們把MP3的音量調高來壓過周圍的噪聲。各種防噪耳塞、耳罩可以有效地把噪音水平降到安全範圍以內,建議出門坐公交的時候戴上。
天干氣燥 小心「火」從口入
夏天,天氣炎熱、乾燥,不但容易讓人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而且身體會出現各種「抵抗」症狀:口渴、口苦、頭暈,甚至咽喉灼痛、口舌生瘡等「上火」現象。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張聲生教授表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夏季主「火」,所以這個季節更容易使人上火,而中醫又認為夏季的「火」是對應心臟的,所以這個季節要注意養心。敗火最主要的,還是要從日常飲食開始調養。 陰陽失調易使人上火 「中醫認為,正常人陰陽是平衡的,陽是熱,陽有餘叫實熱,陰不足,相對的陽就上升了,相對的熱,就是虛熱。熱盛為火,火熱絕對有餘就是實火,可以傷津;陰液不足,陽熱相對亢盛就是虛火。」張聲生表示,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一般所說的上火,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熾盛症。 一般來說,實火患者多數體質偏熱,加上吃辛辣的食物,易引起腸胃積熱,多表現為咽喉腫痛、口乾口渴、口舌生瘡、口鼻發熱、大便乾結、舌紅等。而一些人因工作壓力大、思慮過度、睡眠不足,暗耗氣陰而導致虛火上升,它的典型症狀是煩熱,可以出現口腔潰瘍、心悸不寧、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等。 夏季上火的人會增多,一方面是因為夏季是陽氣最旺的季節,另一方面,這個季節暑熱難耐,很容易讓人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如果在飲食上不加注意,往往很容易出現各種上火的症狀。 五臟六腑皆易上火 按中醫理論,五臟六腑皆有陰陽之氣。張聲生認為,夏季的「火」,除了可分為實火、虛火外,按照對應的臟器不同,可以分為胃火、肝火和心火等。 胃火。「我們說上火大部分都是胃火,口臭、牙齦腫痛等都是胃火的典型症狀。很多人到了夏季,覺得食欲不振,嘴巴沒味道,喜歡吃點辣。」張聲生提醒,過食辛辣刺激的飲食,會損傷腸胃,過量進食又會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會導致「熱氣」。還有些人偏愛煎炸燻烤的食物、或者過量飲酒、吃太肥膩的食物等等,這些東西本身就是熱性食物,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也會導致「熱氣」。 肝火。情志不舒暢,郁而化熱,熱甚生火,這就是肝火。張聲生認為,肝火可以表現為動輒易怒、煩躁不安、睡不實、頭暈、頭痛等症狀,尤以女同志比較常見。中醫有「七情化火」之說,意思是憂鬱、憤怒、思慮過度等都會使身體機能失去平衡狀態而生「火」。 心火。心在五行之中是屬火的,夏季,烈日炎炎,助長了心火。可以表現為燥熱、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乾、舌尖紅,有的甚至有反覆的舌中生瘡、小便短赤等症狀。
夏季食物如何保存(圖)
夏天到了,人們為了給食物保鮮,常常是一買回來,就馬上放到冰箱裡。可您知道嗎,冰箱並不是「萬能保鮮箱」,有些食物放入冰箱,反而會提前「衰老」。一般來說,雙門電冰箱溫度最低的是冷凍室,為零下18℃,冷藏室下面的抽屜內溫度最高,為7℃,而冷藏室的溫度在1℃~7℃之間。關於夏季食物的保存問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食品安全問題專家孫穎教授提出了如下建議。●擱置一天再放入冰箱的食物:白菜、菠菜、芹菜、胡蘿蔔、桃、葡萄、蘋果等適宜在0℃保存。不過,這些果蔬剛買回來時,最好不要立即放入冰箱,因為低溫會抑制果蔬的酵素活動,從而使殘毒無法分解。所以,以上果蔬最好在室溫存放一天再放入冰箱。●不宜在冰箱久存的食物:含水量較多的果蔬或熱帶水果,如番茄、黃瓜,柿子椒、荔枝等,最好保存在冷藏室的抽屜中,而且不宜久存。由於含水量較多,這些果蔬長時間冷藏後會出現變黑、變軟、變味現象。●室溫保存的食物:香蕉、檸檬、南瓜等的適宜儲藏溫度是13℃~15℃,低溫儲存容易使之變黑、腐爛。火腿也不宜冷藏,因為會使其中的脂肪析出,導致火腿肉結塊或鬆散。巧克力冷藏後表面容易結白霜,從而失去原味。麵包等麵食也不宜在冰箱內保存,否則會導致其支鏈澱粉中的直鏈部分慢慢締合,從而逐漸變硬,出現「變陳」現象。對於西瓜,很多人習慣把西瓜切開後冷藏食用。其實,西瓜經較長時間冷藏後,瓜瓤表面會形成一層膜,從而喪失其口感,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結成冰晶,食用後可能刺激咽喉或引起牙痛等不良反應。此外,冰鎮西瓜還會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等症。所以,西瓜最好現買現吃。如果買回來時較溫熱,不妨把冰箱溫度調高一些再冷藏,冷藏時間在兩小時之內風味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