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什麼是「中藥不良反應」

  中國有句老話「是藥三分毒」。藥物,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也不論說明書上標明「有毒」還是「無毒」,都有可能產生「藥物不良反應」。換句話說,是藥就都具有治病與致病的兩重性,想要讓它們成為有利於人類的「好東西」,就看人們如何把握和應用了。關於「藥物不良反應」已經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國每年約有250萬人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19萬人因此死亡,全世界的死亡病例有1/3源於不合理用藥,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撤架的藥物甚至比新上市的還要多。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一些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與疑惑,比如比利時的減肥茶事件,含馬兜鈴酸中藥而導致的腎損害甚至發展成為尿毒症,被炒作為「中草藥腎病」,又如日本將小柴胡湯製劑廣泛用於治療各種肝炎,且長期服用,結果出現間質性肺炎……

  中藥不良反應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和西藥的不良反應有什麼不同?我們應該如何減少和預防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呢?

  準確地講,西藥的不良反應存在於藥物本身,正如我們在藥品說明書上看到的,某種藥物會具有產生某些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這是化學類藥物本身的性質和缺陷。而中藥雖然本身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其不良反應大多存在於不正確的辯證治療或配伍以及使用中。

  您所服用的中藥配伍是否合理?

  在中藥古籍中,早就有「七情和合」、「配伍禁忌」等一系列論述。《馬書》中說;「藥不執方,隨宜而用,當病而止。凡病,人物皆然。」其中,隨宜而用,是說要根據適應症使用;當病而止,是說取效即可,不能濫用;人物皆然,是說對人和動物都是一樣的。中醫用藥不同於西藥,講究辨證、配伍,卻又注意配伍禁忌。如果違反了這些原則,就可能會出現所謂的「中藥不良反應」情況。

  中醫用藥組方中各味藥既有適應證,又有禁忌證,十八反、十九畏、孕婦用藥禁忌等不可忽視,合理組方非常重要。清代孫星衍、孫馮翼合輯的《神農本草經》最先將藥物之間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情,即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相反」一詞就是源於此 ,指「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不合理的配伍,自然會引起「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

新陳代謝變慢有哪些表現?如何加快新陳代謝?

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對健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體新陳代謝慢會導致身體中的毒素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還會造成各種器官的疾病。因此,要想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就要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使身體正常運轉,把毒素排出體外。

3步美容按摩法 撫平歲月痕跡

時間推移,皺紋無情的留在了我們的臉上,看著皺紋叢生,愛美的你是不是感覺非常的苦惱。那麼我們該如何祛除皺紋呢?按摩是很好的養生方法,同時也是很好的美容方法。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幫你撫平皺紋的按摩美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