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什麼是「中藥不良反應」

  中國有句老話「是藥三分毒」。藥物,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也不論說明書上標明「有毒」還是「無毒」,都有可能產生「藥物不良反應」。換句話說,是藥就都具有治病與致病的兩重性,想要讓它們成為有利於人類的「好東西」,就看人們如何把握和應用了。關於「藥物不良反應」已經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國每年約有250萬人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19萬人因此死亡,全世界的死亡病例有1/3源於不合理用藥,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撤架的藥物甚至比新上市的還要多。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一些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與疑惑,比如比利時的減肥茶事件,含馬兜鈴酸中藥而導致的腎損害甚至發展成為尿毒症,被炒作為「中草藥腎病」,又如日本將小柴胡湯製劑廣泛用於治療各種肝炎,且長期服用,結果出現間質性肺炎……

  中藥不良反應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和西藥的不良反應有什麼不同?我們應該如何減少和預防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呢?

  準確地講,西藥的不良反應存在於藥物本身,正如我們在藥品說明書上看到的,某種藥物會具有產生某些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這是化學類藥物本身的性質和缺陷。而中藥雖然本身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其不良反應大多存在於不正確的辯證治療或配伍以及使用中。

  您所服用的中藥配伍是否合理?

  在中藥古籍中,早就有「七情和合」、「配伍禁忌」等一系列論述。《馬書》中說;「藥不執方,隨宜而用,當病而止。凡病,人物皆然。」其中,隨宜而用,是說要根據適應症使用;當病而止,是說取效即可,不能濫用;人物皆然,是說對人和動物都是一樣的。中醫用藥不同於西藥,講究辨證、配伍,卻又注意配伍禁忌。如果違反了這些原則,就可能會出現所謂的「中藥不良反應」情況。

  中醫用藥組方中各味藥既有適應證,又有禁忌證,十八反、十九畏、孕婦用藥禁忌等不可忽視,合理組方非常重要。清代孫星衍、孫馮翼合輯的《神農本草經》最先將藥物之間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情,即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相反」一詞就是源於此 ,指「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不合理的配伍,自然會引起「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人體「內火」分五種,中醫教你如何滅

  心火:如果是虛火,則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乾、舌尖紅等。用蓮子、大米適量共煮常服,或平時將黃連片含在口中並慢嚼,將藥液咽下,均有清心火之功效。生地、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茶飲服也不妨一試。如果是實火則表現為反覆性口腔潰瘍、心煩易怒、口乾、小便短黃伴有淋刺痛甚至尿血、舌尖紅等。治療常用「導赤散」、「牛黃清心丸」。

  肺火: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乾咳時間較長,有時痰中帶血;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午後兩顴發紅並有失眠、口乾、咽喉發燥、聲音嘶啞、舌紅嫩等症狀。可用百合30克、紅棗10枚、大米適量共煮粥服,或用沙參10克、麥冬10克、胖大海一枚泡茶飲服。

  胃火:實火為上腹部不適,伴有多食易飢、口乾、口苦、煩躁不安、大便乾結、牙痛、牙齦出血、鼻子出血、舌紅苔黃等。宜以知母、黃苓、淡竹葉、石斛、天花粉等適量泡茶飲服,或者水煎服。虛火則表現為口渴、飲食減少有時有輕度腹脹、低熱或潮熱、大便乾燥、舌紅少苔或無苔等。可適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

  肝火:其症狀類似高血壓、腦中風等,表現為頭痛劇烈、口苦有臭味、容易發怒、兩肋脹痛、肢體麻木、煩躁難眠、吐血、舌邊紅等。可遵醫囑用一些清肝泄火的中藥。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傍晚口乾、煩熱、失眠、盜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脛骨痛、足跟痛及遺精等,舌紅無苔。平時可以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飲,另外加服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等。

預防外感小秘方

  

  至於如何預防外感疾病,這裡有兩個小驗方。這兩個方子是先父孔少華為預防溫病所設的。現根據孔門經驗進行加減,用於預防時行流感。大家可以根據方子抓藥,在家裡用鍋煎成水,煎煮時間不宜過長,以15分鐘為宜。煎完水後注意不要當藥喝,把它當茶飲,可以有效地預防外感疾病的發生。

  桑葉菊花飲

  第一個驗方叫桑葉菊花飲。由九味藥組成: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鮮茅根、鮮藿香、鮮佩蘭、大青葉、杏仁泥。這個方子比較適合平時熱重、肺氣不宣的人飲用。

  石斛生地飲

  第二個驗方叫石斛生地飲,是在第一個驗方的基礎上加入了兩味藥,一個是鮮石斛,一個是鮮生地黃。鮮石斛和鮮生地黃有固護胃陰的作用,適合陰虛熱重較明顯的人飲用。

  第一個驗方比較適合四十歲以下的人防治外感,第二個適合四十歲以上的人。這兩個方子都意在使平時體內有積熱的人,肺氣得宣,熱邪得祛,清虛熱,養肝腎之陰,從而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這兩個方子有一個特點,都是用的鮮藥。喜用鮮藥可以說是孔氏臨證的一大特色,孔門弟子大多沿用至今。如鮮白茅根、鮮石斛、鮮生地黃、鮮麥冬、鮮藿香、鮮佩蘭、鮮薄荷、鮮荷葉等。這類鮮藥多為清熱養陰、芳化辛散之品,是治療溫病的常用藥。如鮮石斛甘、微寒,入胃、腎經。功效滋養胃陰,清熱生津,治溫病熱盛傷

  津,口乾煩渴;又可以厚腸胃,益腎精,補虛勞,壯筋骨。

  鮮藥不太好買,買不到鮮藥用干的也可以,但鮮的效果要比干的好。溫病多為急症,鮮品藥力沒有損耗,效力比干品強得多,所以先祖喜歡使用。

  鮮藥不好儲存,賣不了就壞了,所以有些藥店不願意賣。但也不是說鮮藥在哪兒都買不到,北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植物研究所,裡邊有苗圃,那裡就有鮮藥。

  這兩個方劑里的藥物基本都是衛生部公布的食藥同源類食品,沒有任何毒副作用。需注意的是驗方中給的是處方用量,平時代茶飲用1/5即可。經常飲用這兩個驗方可以有效地預防外感。

  桑葉菊花飲

  桑葉15克、菊花10克、金銀花20克、連翹10克、鮮白茅根15克、鮮藿香20克、鮮佩蘭20克、大青葉10克、杏仁泥10克。

  石斛生地飲

  桑葉15克、菊花10克、金銀花20克、連翹10克、鮮白茅根15克、鮮藿香20克、鮮佩蘭20克、鮮蘆根15克、鮮石斛15克、鮮生地黃10克。

簡單4步自我按摩治耳鳴

有針對性地按摩人體有關穴位,可以治好耳鳴。介紹如下。

滋肝養腎巧度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