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氣虛的出現,一般都是有一定誘因的,而人們在平時要想進行有效調理的話,也需要對氣虛的原因查找清楚。那麼,氣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氣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氣虛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從病發原因、症狀和脈象來對照現代醫學,氣虛同現代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氣血不足,五臟功能低下,也與元氣不足、氣虛相符。

氣虛病涉五臟。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屬於人體精氣的範疇。人體精氣分別藏於五臟,故《素問·五藏別論》說:「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因而,從氣的來源看,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主要有先天之精氣與後天之精氣兩方面。而從氣的生成與臟腑之關係來看,則五臟皆藏精氣,尤以肺脾腎為重要。

氣虛與五臟氣虛。氣虛是指臟腑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狀態,由此會產生一系列的臨床症狀。但由於氣藏於五臟,通常情況下,氣虛必然與該髒的功能相互聯繫,《素問·方盛衰論》描述了肺氣虛、腎氣虛、脾氣虛、心氣虛、肝氣虛所致夢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氣虛這一病理學概念應當包括五臟氣虛。

中醫辨證施治氣虛的方法:

1、肺氣虛

證候;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於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治則:補益肺氣。主方:四君子湯合玉屏風散。方藥:黨參、茯苓、白朮、甘草、黃芪、防風等。

2、腎氣虛

(1)一般腎氣虛證證候;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舌質淡,脈弱。治則:補腎益氣。主方:腎氣丸加減。方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黨參、白朮。

(2)腎氣不固證證候;除一般腎氣虛證外,還有小便頻數清長,或餘瀝不盡、夜尿多、遺尿;或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量多;或月經淋漓不盡或胎動不安,滑胎者。治則:補腎固澀。方方:腎氣丸加減,或用金鎖固精丸、縮泉丸。方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桑螵蛸、金櫻子、益智仁等。

(3)腎不納氣證證候;在腎氣不固基礎上,見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短,動則喘甚者。治則:補腎納氣。主方:七味都氣丸加參附龍牡等。方藥:五味子、熟地、丹皮、澤瀉、茯苓、山萸肉、淮山、枸杞子、菟絲子、附子、人參、龍骨、牡蠣、蛤蚧、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3、脾氣虛

(1)一般脾氣虛證證候: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治則:健脾益氣。主方:六君子湯。方藥:黨參、茯苓、白朮、甘草、法半夏、陳皮。

(2)中氣下陷證證候:脘腹重墜作脹,食入益甚,或便意頻數,肛門重墜;或久痢不止,甚或脫肛;或子宮下垂;或小便混濁如米泔。伴見少氣乏力,聲低懶言,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弱。治則:補中益氣。主方:補中益氣湯。方藥:黃芪、人參、白朮、甘草、升麻、柴胡、當歸、枳殼、法半夏、陳皮。

(3)脾不統血證候: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治則:補脾攝血。主方:歸脾湯。方藥:黃芪、當歸、元肉、木香、遠志、酸棗仁、生薑、大棗、黨參、白朮、甘草、阿膠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氣虛的症狀有哪些

氣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那麼氣虛的症狀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氣虛的症狀。

氣虛的症狀有哪些

氣虛病證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如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帥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泛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

1、肺氣虛

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調水道。肺氣虛,則其主宣降、司呼吸、調節水液代謝、抵禦外邪的作用就會減弱,出現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於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2、腎氣虛

腎居腰府,藏精氣,司二陰開合。精氣充五臟而上榮於腦髓。腎氣虧虛,失於榮養,見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舌質淡,脈弱。腎不納氣,則呼吸淺促,呼多吸少。

3、脾氣虛

脾居中焦,主運化、司升清、統血行。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生化乏源,症見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

4、心氣虛

心主血脈,藏神明。心氣虧虛,不能鼓動血脈,亦不能養神,故見心悸、氣短、多汗,勞則加重,神疲體倦,舌淡,脈虛無力。

5、陽(氣)虛

氣虛可見面色晄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症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肺氣虛怎麼鍛煉好呢?

肺氣虛是指肺功能減弱所表現的症候,多是因為久病咳喘、勞累過度,或因脾虛氣血化生不足,耗傷肺氣所致。那麼肺氣虛怎麼鍛煉好呢?

握拳擊掌

一隻手用力握拳,一隻手張開,以拳擊掌,可以強化手掌筋骨之力,從而強化手部末梢神經,來加強全身氣血循環。做此動作時要配合腳步,邊行走或者邊踏步來握拳擊掌。

現在人們出門有車,上樓乘電梯,走路的機會越來越少,雙腳變得有氣無力,腳上六條經脈的氣不足,會導致肝、膽、脾、胃、腎、膀胱的功能衰退。

輕拍腹部

用左右手掌輕拍腹部。腹部有幾條經脈經過: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雙手輪流輕拍此處,有助於加強脾胃肝腎之氣。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總攬全身的陰經脈氣,負責人體的精血和津液。

如果任脈不暢,泌尿生殖系統就會出現問題,如月經不調、陽痿、疝氣、盆腔腫塊等。經常輕拍腹部的任脈,可以刺激人體性激素的分泌,調節人體的陰經,從而延緩衰老。輕拍腹部,對肝膽疾病、泌尿生殖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等都有好處。有的人腰疼時總下意識地去捶捶腰,實際上,腰疼很可能是因為氣血在肝經中流通不暢引起的,堅持輕拍腹部,就能改善並治癒腰疼症狀。

通過食物來治療氣虛體質也是很多人的選擇,最常見的就是黃芪,不僅可以用來泡水服用,還能夠燉湯以及煲粥,這不僅豐富了食物的多層次味道,同時又能夠很好的滋補身體,一舉多得。

常見的治療氣虛體質的中藥方就是使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了,主要的材料就是黃芪、生薑、紅棗、芍藥還有桂枝這五種中藥要。經常服用不僅不會產生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副作用,反而還能夠治療多種多種疾病,例如頸椎病、神經損傷、糖尿病、神經痛、便秘以及痤瘡等等。

除了上面說的五物湯之外,也可以選擇玉屏障散,主要的材料就是防風、白朮還有黃芪,將三種中藥一起放入鍋中煎湯服用,建議每天當作茶水來飲用,能很好的改善氣虛體質,同時還具有防治氣虛感冒的作用。

產後氣虛的症狀是什麼呢

我們經常聽中醫說氣虛一詞,很多女生在生完小孩以後也常會出現氣虛的症狀,那麼氣虛的具體症狀是什麼呢?估計很多人都不是特別清楚,產後氣虛的常見表面為:身體虛弱、容易出汗、經常出現四肝乏力的現象,同時也有面色蒼白,說話無力等症狀。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看一下氣虛的具體症狀。

氣虛體質食療方

證候:咳嗽無力,少氣短息,動則益盛,痰液清稀,平素易感冒,舌淡苔白,脈弱,治則:補益肺氣。主方:補肺湯、玉屏風散、生脈散。常用藥:黨參、黃芪,淮山藥、太子參、麥冬、白朮、甘草、大棗、熟地、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