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還是選用肥皂效果好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指出,洗手液的酒精含量應超過60%,否則殺菌消毒效果不理想,有市民擔心這個酒精濃度會不會傷皮膚,而免洗的洗手液和水洗的洗手液在酒精濃度上是否應該有區別?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廣瑞指出,這個酒精濃度一般不會傷害皮膚,洗手液中的酒精可能會有一點刺激,可以在洗手後塗點護手霜。而免洗的洗手液和水洗的洗手液在酒精濃度上其實不應該有大區別,因為都是用酒精殺菌消毒。另外,使用洗手液時,雙手快速揉搓30秒才能保證洗手液滲透至皮膚表層內,洗手後雙手自然完全晾乾前別接觸任何物品。

  李廣瑞提醒,從清潔的角度講,肥皂的效果比洗手液更好些。因為大多數洗手液中都含有酒精,酒精不能有效地去除附著在皮膚細小縫隙中的一些污物,如灰塵、泥土、血漬等,所以,一旦手上沾染此類污物,僅用洗手液是不夠的。可見,使用洗手液的前提是先把這些污物去除掉。因此,上述情況下應該使用肥皂來洗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多吃昆蟲少吃肉就可支持環保減排

  糧食和燃料價格不斷飛漲,全球變暖已經讓人類付出了經濟代價。要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萬全之策,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大衛·皮門特爾給出的建議是:少吃點。他在《人類生態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美國能源消耗大約有19%%是用於糧食生產和供應,考慮到美國人平均每天要從食物中攝入3747卡路里,比健康專家建議的攝取量高出至少1200卡路里,因此他提議,人人都應節食,這樣還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幫助減少全球暖化可能造成的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不過,對於人類已經習慣了大快朵頤的胃來說,節食應該是資源緊缺預算緊縮時的無奈之選。為此,紐約先鋒食客大衛·格雷瑟提出了一個折衷建議——多吃昆蟲少吃肉,作為一種富有營養並且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昆蟲食譜更加環保。

  格雷瑟是一所社區大學的教師,同時也是昆蟲大餐的身體力行者。他希望能夠說服人們放棄食用傳統的牛羊肉、豬肉和雞肉等肉類,因為飼養這些家畜和家禽會給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聯合國曾於2006年發布報告,稱家畜飼養業「不論從地區還是全球範圍內來衡量,都是使環境問題嚴重化的首要因素之一」。報告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18%%應歸咎於家畜產業。預計到2050年,全球禽肉產量將是2000年的兩倍,達到4.65億噸,由此產生的環境影響也將更加惡劣。

  培育昆蟲所占用的空間和消耗的資源相對來說更少。它們只需要很少量的水,因為從食物中就可以攝取足夠的水分。生產150克牛肉需要消耗3290升水,但飼養等量的蚱蜢,只需要在飼養箱的底部放置一塊濕毛巾,每周更換即可。此外,昆蟲是冷血無脊椎動物,它們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效率(ECI)更高,而家禽家畜是溫血動物,需要消耗更多食物,從中攝取熱量以維持體溫。比如,牛的ECI值僅為10,而蠶的ECI為19—30,德國小蠊的ECI最高,達到了44。

${FDPageBreak}

  從蛋白質的豐富程度來說,昆蟲比不上牛肉或者雞肉,100克負子蝽或蚱蜢含有20克蛋白質,而100克瘦牛肉中蛋白質含量為27克。不過,昆蟲食品也有禽肉製品無法比擬的優點,比如蚱蜢的脂肪含量只有牛肉的1/3,負子蝽的鐵含量幾乎是牛肉的4倍。非洲市場上常見的經脫水處理的蚱蜢干,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甚至高達60%。

  格雷瑟認為,昆蟲消耗的食物和水都相對較少,未來可以作為人類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重要補充,甚至取代那些越來越稀少的食物品種。最近就有一項研究顯示,到2048年,魚的產量和供應將面臨崩潰危機。

  其實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中,食用昆蟲的歷史已長達千年之久,全球約有1400種昆蟲已被視作盤中佳餚了。在波札那和辛巴威,捕集昆蟲已經逐漸商業化。南非有一種蝴蝶樹,每年4月或11月,樹上就爬滿一種蛾類幼蟲,當地農村的村民們有從樹上捕捉幼蟲的傳統,這是他們補充蛋白質的重要來源,而近來,這種幼蟲製成的食品經過包裝以後,也已變身成為極具特色的地方土產了。

  不過,即便捕捉昆蟲的行為已經商業化,大部分昆蟲仍然是來自野生的,因此能夠捕獲多少全靠大自然恩賜,而且長此以往,這些昆蟲也將面臨過度捕捉的危險。要想使昆蟲食品的供應穩定並且持久,就需要發展昆蟲人工養殖業。目前在泰國,人工飼養的龍虱和竹蟲已是市場上常見的食品了。

  格雷瑟一直不遺餘力地鼓勵人們享用昆蟲大餐。幾乎每個月,他都要訪問一所中學或者進行一次公開演講,宣揚食用昆蟲的好處。他自己成立的公司目前並不售賣昆蟲,但他已經有進口可食用昆蟲的計劃。在美國,昆蟲通常只作為一種新奇食品出售,比如加州hotlix公司生產的鹽醋蟋蟀,利用昆蟲作為原材料製作的各種甜品就是該公司的一大市場賣點。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生物資源工程系系主任羅伯特科克表示,如果人們對於吃下一整隻昆蟲有無法克服的牴觸心理,那麼從昆蟲中將蛋白質和油脂等成分提取出來,然後製成食品也是可行的。

港人菲律賓遭挾持 盤點10大危險旅遊國

  一輛載有21名中國香港遊客的巴士23日上午在菲律賓馬尼拉市區遭劫持,有6名人質被釋放後,當日晚間當地電視台報道稱,當地時間19時25分左右,劫持旅遊團大客車的歹徒槍殺了所有未釋放人質。綜合當地媒體報道的消息,被劫持的旅巴載有25名旅客,有3名菲律賓人、1名韓國人,剩下21人為香港旅客。

  旅遊安全隱患問題像是懸在旅客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頻頻發生的旅遊安全事故令人膽顫心驚。保障旅遊安全,首要的是要慎重選擇目的地。這裡盤點一些有安全隱患比較大的旅遊目的地,供網友參考。

  安全隱患大的十個國家

  在許多國家,政治都是十分動盪的,甚至在一些政治穩定的國家,也時時都有可能爆發不安全事件。雖然這些國家有美景,有美食,有歷史……但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著想,在選擇旅遊目的地時還是應該儘量避開這些容易發生集體暴力事件的國家。

  菲律賓

  墨西哥

  葉門

  喬治亞

  蘇丹

  中非共和國

  哥倫比亞

  南非

  馬達加斯加

  沙烏地阿拉伯

初秋腹部保暖 別吃太辛辣食物

初秋正是寒暑交替的時節,晝夜溫差大,白天溫度雖高但經常起涼風,不似盛夏那樣悶熱。由於氣溫降低會使胃酸分泌過多,並抑制胃黏膜液的分泌,胃壁一方面失去黏液保護,另一方面又受到胃酸刺激,胃潰瘍的症狀就顯現出來。氣溫降低,大家的食慾回升,建議別吃太過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增加消化系統負擔,誘發胃腸道疾病。

食用小龍蝦,洗淨煮熟方為妙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