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的上班族正在被頸椎病所侵害,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和頸椎病做鬥爭。頸椎是人體重要的部位,上承頭顱,下接軀幹,是脊椎中活動最多的部位,更是神經中樞最重要的部位。然而由於不當坐姿等各種原因,使頸椎受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頸椎病有哪些病因
a、頸椎結構的發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頸椎退變等都是造成頸椎病的基礎性因素。統計顯示,55歲以上有退變者占85.5%,40-50歲有退變者占25%,頸椎中央椎管、神經根管狹小者頸椎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b、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為牙周炎、齲齒、中耳炎等。這些部位的炎症會刺激頸部軟組織或通過豐富的淋巴系統引起頸枕部軟組織病變。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頸椎病重要發病因素,這與軟組織慢性勞損炎症相互影響有關。
c、風寒濕:外界環境的風寒濕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軟組織血循環障礙、淋巴回流減慢,繼而產生無菌性炎症,造成頸椎病。
d、勞損:當頸部肌肉,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的情況下,極易勞損,如長期坐辦公室,在電腦前日復一日低頭伏案工作等,這樣就會造成勞損,而導致頸椎病。
e、不良的睡姿:因為人的一生大約有1/3-1/4的時間是在床上渡過的。因此當不良的睡眠體位,由於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就很容易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進而會得頸椎病。
下面教你防治頸椎病的幾個小方法:
方法一:熱敷
如果頸部酸痛,可以準備一隻布袋,裡邊放點大米、桂皮和幾勺香油,用橡皮筋繫緊袋口,然後放在微波爐里加熱2分鐘,之後把它放在酸痛部位,熱敷30分鐘,每日1次。此方法能改善頸背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注意溫度別太高,以免燙傷。
方法二:保暖防寒
「寒主收引」,外界環境的風寒濕邪會讓頸部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導致局部軟組織循環障礙,久而久之,就會引起頸椎病。因此,無論冬夏,都要給自己的頸椎以舒適的溫度。偶爾受寒,可以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紅糖2湯匙、生薑7片,水煎10分鐘,飲用一兩次就可以驅走寒氣。
方法三:選擇合適枕頭
枕頭的主要作用是維持人體頸椎正常的生理曲線,保證人體在睡眠時頸椎的生理弧度不變,所以枕頭的高低、長短、軟硬等和頸椎健康關係密切。習慣仰臥的人,適合用較硬枕頭,枕頭的高度應在5~10厘米;習慣側臥的人,適合用中等硬度的枕頭,枕頭高度應在10~15厘米。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老人帶孩子該注意的事項 3個誤區要警惕
老人帶孩子到底是好是壞其實還存在很多爭議,在社會發展加速的今天,老人的教育理念很難跟上現代社會的步伐。但是現在社會孩子家長忙於工作,只能由老人來帶孩子,為了規避老人帶孩子帶來的問題,防患於未然,下面的幾個方面,尤其需要老人與家長共同關注。
老人帶孩子該注意的事項
一、早教
只教孩子認字、念書。不同的時代對教育的理念大不相同。在很多老人眼裡,早期教育無非就是「智力開發」,早點教孩子認字、念書。事實上,新的觀點是「會玩的孩子最聰明」,家長更重要的是要開發孩子的天性和特長。可以讓老人看一看這方面的書籍,和父母一起帶領幼小的孩子觸摸真實多彩的世界、參加戶外運動等,在孩子開心的笑顏中,讓老人逐漸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
二、 管教
過嚴或過松。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傾向於兩種極端,過嚴或者過松。前者以過去的「軍事化管理」為標準,喜歡什麼事情都要訂個標準;而後者則看到孩子撒嬌就心軟,什麼事情都依著孩子。
事實上,孩子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更要有適當的自由空間。面對這種問題,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多在家裡,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此外兩代人要協商建立可行的家規,出現問題有章可循。
老人帶孩子的3個誤區:
誤區1:多給寶寶吃穀物類糧食,比吃蛋白質食物好。
專家觀點:寶寶最好六個月以後逐漸添加穀物,因為寶寶胃腸道中的澱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麼強,如果過早過多添加穀物類,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誤區2:給寶寶餵米湯比母乳更有營養。
專家觀點:小兒餵養最核心的一個觀念就是母乳餵養,如果母乳條件好、奶水足,就要保證母乳餵養,米湯可以作為補充,但不能給寶寶喝得太多。因為米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一般100毫升米湯中含有10克左右的糖,如果用米湯代替奶來餵養寶寶,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誤區3:要早點給寶寶添加輔食。
有的老年人認為寶寶兩到三個月就可加輔食,這樣長得更快。
專家觀點:添加輔食,是幫助嬰兒進行食物品種轉移的過程,使以乳類為主食的乳兒,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食的幼兒。但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按照月齡大小和實際需要來添加。2—3個月可以添加魚肝油,5—6個月可添加蛋黃、米湯、菜汁等。7—9個月可添加魚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製品等。10—12個月可添加稠粥、米飯、麵條、水果、蔬菜等。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1、由少量到多量,2、由單一到多種,3、由粗到細,4、由軟到硬。
誘發宮頸糜爛的5個不良生活習慣
宮頸雖然是在體內的,但是由於性接觸和生育孩子等,也會對它造成一定的損傷,從而引發宮頸炎。專家指出宮頸糜爛與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是分不開的。
宮頸糜爛的危害
1、導致不孕。發生宮頸炎,特別是演變為糜爛時,宮頸分泌物會明顯增多,質地粘稠,並含有大量白細胞,可吞噬精子並降低其活性從而影響受孕。
2、導致併發症。當患了宮頸糜爛後,會造成其它器官炎症,如:宮頸糜爛的病原體可以上行造成子宮內膜炎;可以通過宮旁韌帶、淋巴管蔓延引起慢性盆腔炎;當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區,可引起泌尿系統的疾病而出現尿痛、尿頻或排尿困難等刺激症狀。可引發更深度的病變由於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可造成息肉、裂傷、外翻及囊腫等更深度病症。
3、導致宮頸癌。宮頸一旦有炎症就為病毒感染敞開了一個窗口,極易引起癌變。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並稱為「三大婦科癌症」。
4、導致流產。患有宮頸糜爛的孕婦,隨著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不斷增高,宮頸糜爛會明顯加重,出現陰道出血。儘管這種出血與自然流產造成的出血並不相同,不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只要及時止血仍可正常妊娠下去。但是,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就會影響孕婦的抵抗力,引起生殖器官感染。最終,導致胎膜早破羊水流失,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流產在所難免。
誘發宮頸糜爛的5個不良習慣:
一、多個性伴侶:
性生活頻繁、經期性生活等,也是宮頸糜爛不可忽視的原因。多個性伴侶極其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使宮頸糜爛情況很複雜,治療的難度也不斷加大。
二、不潔性生活:
不注意性生活衛生,會直接把病菌帶入陰道,感染宮頸;對已患宮頸糜爛的女性而言,則可加重其宮頸炎症,擴大糜爛面,嚴重時還會出現性生活出血。
三、自我清潔過度:
常常用較大濃度的消毒藥液沖洗陰道,結果影響陰道正常菌群的生長,使其抑制病菌的作用下降,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上皮損傷,最終出現糜爛。
四、屢次人工流產:
反覆人工流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損傷,給病菌可乘之機,引發宮頸炎。由於炎症的刺激,局部分泌物增加,宮頸長期浸漬在炎性分泌物內就會造成糜爛。因而育齡女性一定要做好避孕工作,避免屢次人工流產,防止宮頸糜爛的發生。
五、月經持續過長:
宮頸糜爛與月經經期和持續的天數有關:月經經期≤20天者患病率為 81.80%,≥20天者患病率≤43.81%;因而,凡經期過短、持續時間過長的女性發生宮頸糜爛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更年期婦女為何外陰搔癢 如何日常保健
外陰瘙癢是婦女較正常的症狀,從幼兒到老人均可發生,但更多見於更年期婦女。常發生瘙癢的部位是陰蒂和小陰唇內外側,重的可波及整個會陰部、大陰唇以至肛門周圍。多半是陣發性的,突然出現,稍過一段時間又消失或減輕。
吃什麼容易流產?女人流產後飲食注意事項
要養胎補胎,一定要注意忌口!這不是迷信,而是食物中真的含有一些對孕婦和胎兒生長不利的元素。要讓胎兒安安穩穩度過這十個月,這些食物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