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和內臟下垂的人】
如患有胃腸、肝臟下垂的人,散步的確是體育醫療方法之一,但是切忌在飯飽後立即進行。因胃納入食物後重量相應增加,加上直立行走,胃的下垂程度也會加重,而且還會壓迫腸、肝臟等器官同時下垂,不利於病情的改善和康復。因此最好飯後躺臥半小時至1小時後,再去散步。
【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
這類患者原來消化功能很差,有的還有尚未癒合的潰瘍疤痕,很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在飯飽後立即散步,會因加強胃腸蠕動,使胃腸壁血管收縮相應增強,而容易引起潰瘍疤出血,嚴重時還會發生穿孔。
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或進行胃切除手術後的半年或一年時間內,切忌飯後立即散步或進行其它活動,最好採取右側位半躺或臥下休息,以利食物的消化,順利地進入腸道,繼續消化和吸收。
【患心血管系統疾病者】
散步能增強心肌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脂肪、降低血壓,是心臟病人、冠心病人、高血壓患者最好的體療方法,最適宜的運動。但對已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則切忌在飽食後立即散步或作其它活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老年人散步不宜太快
專家很推崇的健身方式,但對於老年人來說,並非人人適合。「我國有句民諺『急行無好步,緩走當歇氣』,就提醒老年人走路時不宜過猛過快。」這句通俗易懂的養生諺語暗藏著老年人調養氣血的秘密。
不同於年輕人的血氣旺盛,老年人的氣血普遍偏虛。外在表現就是容易疲勞,活動量過大會出現頭暈眼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等。衰老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可有些老年人偏偏不服老,無論是做事還是運動,處處與年輕人看齊,其實這很不利於養生。走路或者運動太快屬於過勞的範疇,中醫認為會耗傷氣血。走路太快,對年輕人來說可能稍微休息一下就能恢復過來,老年人則不然。
此外,對於一些有特殊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疾病的老年人,不光走路時要慢,做其他運動也要如此。有心臟病的老人,運動過量會加重心肌供血不足,誘發或加重疾病;而腦血管的血液循環更有賴於心臟的正常泵血,運動量太大的話會出現腦供血不足,也會有危險。老年人的協調能力也相對較差,如果走路過猛過快,容易摔倒,輕者軟組織挫傷,重者引起骨折、腦震盪。
因此,老人散步時不宜太快,一般每分鐘約60—70步即可。為了達到鍛煉效果,每次持續時間最好在30分鐘左右。體質較差的老人,還應準備一條合適的手杖,以增加雙腿的支撐力。
走路散步要注意四個要素
1、注意走路的姿勢
每天上下班途中,只要能走路時就儘量走路。走路的姿勢非常重要,挺胸、收小腹,臀部夾緊,千萬不要弓腰駝背。如果走路時不緊縮小腹,不管你走多少路,也無法刺激你的腹部肌肉,你的小腹就不會縮小。此外,駝背會破壞身體的平衡感,降低走路的運動效果。
2、加大走路的步幅
將走路作為一種減肥的運動,就不能像平常散步一樣隨便,要適當加大步幅,只有大步流星地向前走,才能運動你的大腿肌肉,避免蘿蔔腿出現。
3、後腳跟先著地
後腳跟先著地,而不是整個腳底平放在地面上。將重心放在前腳,每跨出一步,須按照後腳跟、腳心、腳尖的順序著地。這樣走路,後腳跟會自然上提,腿的曲線就會變得緊實勻稱。
4、甩包練手臂
女性外出一般都會攜帶提包,在不妨礙別人的情況下,可以把它當成「微型運動器械」前後甩動,這種甩提包的動作可以鍛煉手臂肌肉。但要注意如果提包過重就不要前後甩動了,不然不僅容易損傷肩關節,還可能打傷周圍的路人。
老年人散步可防癌症 想長壽要做三件事
研究發現,經常參加中高強度體育鍛煉男性早亡的可能性會下降32%。每周進行3個小時中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如踢足球、游泳和力量訓練等),或在自家花園和農家院裡辛勤勞作同樣長的時間,就能獲得這樣的效果。
孕婦正確散步的方法
專家建議,孕婦每天散步時間的總和在1—2個小時之間比較好。當然孕婦也可根據自己的感覺來調整,以不疲勞為宜。散步時間以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飯後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