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經絡刮痧法是在民間刮痧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中醫經絡學說和現代生物全息理論作指導,選擇刮拭與病變臟腑相關的部位防病治病的非藥物療法。新興的全息經絡刮痧法用微循環理論破譯了"痧"的實質、"痧"與疾病的關係、出"痧"的原因、作用,闡明了刮痧療法治療疼痛性疾病療效迅速的機理,將刮痧療法的臨床應用從單純的治療作用擴展到防病保健作用及診斷作用,並提高了療效。其獨特的診斷作用,可以將潛伏的疾病早期發現,提前治療,消除隱患。經絡刮痧法:按照經絡和腧穴的主治規律選經配穴的刮痧方法為經絡刮痧法。
全息刮痧法:以刮痧的方法選擇刮拭各局部器官的全息穴區診病、防病、治病,稱為全息刮痧法。全息刮痧法廣泛適用於頭、面、耳、手、足、四肢、背部脊椎對應區等人體各全息胚及各臟腑器官體表投影區,具有刮拭範圍小,刮拭時間短,治療部位靈活多樣的特點。全息刮痧法特別適合身體虛弱,不能進行大面積經絡刮痧的患者。因刮拭部位多在頭、手足等部位進行,治療時可不必脫衣服,使刮痧治療更簡便易行。如因疼痛、皮膚病或痧未消退而不能刮拭的病變局部,就可以刮拭對側或其他全息穴區,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由於可供選擇的刮拭部位多,這個部位痧沒消退時,可以刮與疾病相對應的另一個全息穴區。解決了刮痧療法不能連續進行的難題。經絡刮痧和全息刮痧結合起來,並根據病情交叉或重疊使用,經常變換刮拭部位,可以提高機體對刮痧的敏感性,以增強療效。
全息經絡刮痧法具有科學、使用與操作簡便的特點:
1、科學性:汲取民間刮痧法、經絡刮痧法的精華,融入現代生物全息理論指導刮痧的選經取穴,豐富了刮痧部位;利用刮痧療法快速改善微循環的特點及皮膚經絡穴位、全息穴區的關係,使刮痧療法的診病、防病、治病作用有了科學的依據;總結出刮痧的適應症、禁忌症、注意事項和適應各種體質、各個部位的刮拭手法;革新了刮拭器具,提高了刮痧療效,總結出刮痧診斷和保健的方法,使刮痧療法具備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多種功效。
2、實用性:此法用特製的器具刮拭體表有關的經絡穴位和全息穴區,達到疏通經絡、調理臟腑,活血化瘀、活化細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可以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恢復和提高臟腑的調節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此法廣泛適用於各科常見病的防治,對頭痛、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疼痛性疾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對心腦血管病、腸胃病、哮喘、糖尿病、乳腺增生等常見病也有顯著療效。
3、簡便性:其操作方法簡便,易於掌握,不需要複雜的醫療設備,屬非藥物療法,無副作用,費用低廉,能以極小的投入換來極佳的醫療保健效果。全息經絡刮痧法使醫務人員增加了一種簡便有效的防病治病的手段,非常適合醫院、門診、社區醫療及家庭保健。
新興的全息經絡刮痧療法是對傳統療法的繼承和發展,早在1996年"健康報"就曾連續報道介紹此療法。此法深受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民眾的歡迎,並因其科學性、實用性、簡便性已多次在國際醫學大會獲獎,國內外醫學專家均給予充分肯定和讚揚,中國中醫研究院已將全息經絡刮痧法列為向全國推廣的中醫技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蜈蚣的功效與作用
蜈蚣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雖然蜈蚣是有毒的,但是他們的毒是神經毒素,構成成分是蛋白質,用酒那些泡很容易讓它失去活性的,先用沸水將其燙死後,最好找來薄竹片,用兩頭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端,繃直後曬乾或風乾再泡酒。 蜈 蚣《本經》藥材曾記載:飲片中還有制蜈蚣,是用少量酒噴灑拌炒而成,以制其腥臭氣。性味歸經 辛,溫,有毒。歸肝經。功效應用 1,息風止痙:主治肝風驚搐,急慢驚風。2,通絡止痛:適於風濕頑痹,伏風頭痛。3,解毒散結:外敷瘡癰,瘰癧。用量用法 1-3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適量。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用量不可過大, 孕婦忌用。
【出處】出自《廣西藥植圖志》
【拼音名】Rù Dì Wú Gōnɡ
【英文名】Rhizome of Ceylan Helminthostachys
【別名】倒地蜈蚣、蜈蚣草、倒麒麟、地蜈蚣、過路蜈蚣、過路鵝江、假七葉一枝花、七葉一枝槍、水蜈蚣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莖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L。) Hook。[Botrychium zeylanicum L。;Osmunda zeylanic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七指蕨,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橫走,外面紫紅色,內面白色,有多數肉質粗根,形似蜈蚣。葉柄長20-30cm,棕褐色;營養葉呈掌狀鳥足形,草質,無毛,通常3出,長15-25cm,寬20-25cm,基部羽片有短柄,長0.5-0.8cm,2叉分,中央羽片3叉分或羽片分裂,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14cm,寬2-3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波浪形的小鋸齒或近全緣,主脈明顯隆起,葉脈分離,1-2次分叉。孢子囊穗單生,從葉片基部中間長出,梗長7-9cm,棕褐色,穗長8-12cm,青綠色;孢子囊球形無柄,幾枚聚生於囊托上,頂端有不齊的雞冠狀突起;孢子卵形,平滑。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濕潤疏林下或溝邊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雲南、廣西、海南、台灣等地。
【化學成份】根含豆甾醇(stigmasterol),岩蕨甾醇(fucosterol),衛矛醇(dulcitol),還含入地蜈蚣素(ugonin)A、B、C、D。
【性味】苦;甘;涼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主癆熱咳嗽;咽痛;跌打腫痛;癰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治跌打內傷,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淨曬乾,研末。每服六分,酒或開水送下。(《廣西藥植圖志》)
【各家論述】1。《廣西藥植圖志》:清熱,化痰。治癆熱咳嗽及跌打內傷。2。《廣西藥植名錄》:止咳,去瘀生新,鎮痛。治痢疾,肺炎,蛇傷。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丹參的作用與功效
中藥丹參,是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參的根和根莖。具有活血化瘀、涼血安神等功效,丹參含丹參酮、原兒茶醛、原兒茶酸、丹參素、維生素E等,可用於治療多種病症,以下介紹中藥丹參的功效與作用。
丹參的作用:
一、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1.強心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2.對血管作用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腦血流量下降
3.抗血栓形成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內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血粘度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
4.改善微循環
二、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作用
1、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丹參製劑治療:壞死心肌清除快;纖維母細胞分化、膠原纖維形成較明顯;肉芽形成比較成熟。局部淤血減輕、血液循環改善,癒合時間縮短。
2、抑制過度增生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
三、保肝改善肝微循環。
四、抗菌丹參製劑中含有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對體外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性桿菌有抑制作用。
丹參的功效:
中藥丹參味苦、微辛,性微寒;心、脾、肝、腎血分之藥。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腫的功效。主治瘀血頭、胸、脅、腹疼痛,積聚,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關節痹痛,跌打瘀腫,溫病心煩,血虛心悸,瘡瘍腫毒,丹疹疥癬。
丹參的用法:一日5~15g。煎湯,浸酒,泡茶。
附方:
1、田七丹參:三七100g,丹參15g。水煎取濃汁,加白糖適量,乾燥成顆粒。每次20g,溫水溶化飲。亦可將二藥研為細末,每次10g,加糖適量,泡茶飲。本方用二藥活血化瘀,並降血脂,增加冠脈流量。用於冠心病心絞痛。
2、丹紅酒:丹參60g,紅花、月季花各15g。以白酒500g浸漬。每次飲1~2小杯。本方以三者活血化瘀,調經。用於血瘀經閉,月經不調,痛經。亦用於病心病心絞痛。
3、丹參玉楂飲:丹參、玉竹、山楂各15g。煎水飲。本方以丹參活血化瘀,並同玉竹、山楂降血脂。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
細辛的功效與作用:溫經止痛
細辛的用途是:①全草入藥,用為解熱、利尿、鎮痛、鎮靜藥。治頭痛,有發汗、祛痰之效。(由於細辛中含馬兜鈴酸等毒性成分,05版藥典規定細辛改為根及根莖入藥)②獸藥用於治咳嗽喘、便秘。③農藥作殺蟲劑和
玳玳花的功效與作用 孕婦不宜飲用
玳玳花味甘,微苦,疏肝和胃,理氣解郁,主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少食,清血,促進血液循環,舒肝、和胃、理氣,適合脾胃失調而肥胖的MM。有破氣行痰,散積消痞之功,治咳嗽氣逆胃腕作痛等功效。玳玳花是一種美容茶;玳玳花略微有點苦,但香氣濃郁,聞之令人忘倦。可鎮定心情,解除緊張不安,此外,也有助於緩解壓力所導致的腹瀉,能清血、促進循環,還有減脂瘦身的效果。